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达标率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0
/ 2

探讨品管圈 (QCC)活动在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达标率中的作用

范梦云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214000

摘要:目的:探究结肠镜检查期间应用QCC对患者肠道准备达标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2月~2022年1月之间接受本院结肠镜检查患者100例,分别给予患者基本肠镜检查护理、QCC管理,两组分别纳入50例,以BBPS(肠道清洁度Boston评分)分别评价患者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各个清洁度与整体的清洁度。结果:行品管圈(QCC)活动组各个肠道位置的清洁度以及整体清洁度偏高,BBPS分值高,患者肠道清晰,(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中患者肠道的清洁度与肠镜的清晰度有直接的关联,部分患者因肠镜检查意识偏低,缺乏肠道准备的理解能力,导致肠镜检查不如人意,经由QCC可有效的提高患者肠镜系列检查依从度,使得患者做足肠道准备保障肠镜检查的效率。

关键词:品管圈(QCC)活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达标率

结肠镜检查多少会导致患者腹胀、轻微的疼痛,患者可耐受,但由于其大肠走形具有差异,也可能因患者的疼痛敏感而难以忍受,结肠镜检查需做好肠道的准备,降低痛苦并做好心理预设,完全的排空肠道内容物,使得肠镜视野更加宽阔。品管圈活动基于患者肠道准备不足的问题展开了系列的研究,着重于肠道准备达标率开展了议论,联合有关指南、标准、文献进行了分析,使得患者在肠道准备时更为理解,准备的更为充分,促进了结肠镜检查的安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1年2月~2022年1月之间接受本院结肠镜检查患者100例,分别给予患者基本肠镜检查护理、QCC管理,两组分别纳入50例,QCC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29例,年龄19~76岁;基本组男性28例、女22例,年龄14~78岁。患者行结肠镜检查的因素、检查时间与检查条件,无统计意义,P>0.05.

排除条件:肛管直肠先天狭窄;合并腹膜刺激征;月经期;肛肠脓肿;畸形肠胃炎症。

纳入条件:患者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呕吐;疑似慢性肠胃病;X线钡餐检查尚不能对疾病定性[2]

1.2方法

基本护理:提示患者结肠镜检查的准备要求,在检查前一天调整饮食,必要情况下口服泻药,结肠镜检查当天严格禁食,对于便秘患者,提示其服用有关药物,将肠内容物排泄出去。对患者介绍结肠镜检查的流程与方式,促使患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来院检查[3]

品管圈活动;针对结肠镜检查对肠道清洁度的要求,建立品管圈小组,由护士长任职圈长,结合护士的年资、职称、工作水平分派任务,要求护士、护师分别提出针对肠道准备的相应意见;组织圈内人员开展主题活动,回顾我院的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达标率,分析不达标的因素,对患者进行走访调查,询问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的情况,了解并分析患者的心理活动;查阅有关的文献,分析适合我院的检查前管理模式,结合对结肠镜检查医生、患者的意见收集,制作柏拉图数据,纳入主要影响因素:①护士掌握的肠道准备知识不充分、不全面;②护士在肠道准备的宣教中采取的方式或者内容不容易被患者理解;③准备流程不够规范;④患者不按需服用泻药,依从度不高。对于以上的调查结果开展了下述工作:结合国内外的资料与研究内容,分别对护士开展肠道准备的理论考核、技巧谈话培训,针对结肠镜检查制作动漫动画视频,并设计宣传栏与宣传手册,在肠道准备中一对一开展宣教,严格按照肠镜检查流程进行准备说明,将患者的肠道准备达标率与对应责任护士的考核进行衔接[4]


1.3观察指标

以BBPS(肠道清洁度Boston评分)分别评价患者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各个清洁度与整体的清洁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均数±标准差( 4-s)表示,配对资料t计量、计数x2检验,统计差异P判定(P<0.05or P>0.05)。

2.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肠道清洁度达到6分较为适合开展结肠镜检查的标准,而基本护理后,患者肠道清洁度偏低,低于结肠镜检查对肠道的评分标准,详见表1.

表1 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对比

组别

n

右半结肠

横结肠

左半结肠

总体评分

QCC组

50

2.15±0.51

2.48±2.65

3.41±0.52

6.85±2.14

基本组

50

1.56±1.23

1.52±0.95

2.95±2.53

5.12±1.26

X2

-

2.654

2.123

2.563

2.845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结肠镜检查因照顾到患者的心理诉求,日前推广了镇痛等无痛检查模式,患者可进入浅睡眠状态,轻松的接受肠镜检查,但无论是何种检查形式,都要求患者肠道准备充分,患者检查前不宜摄入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且需配合泻药清理肠道,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得患者意识到肠道准备的重要性,对于肠道前的饮食、服药需求更为理解,容易接受,品管圈活动分别从对患者的宣教说明、结肠镜检查指导、心理抚慰等角度展开了干预,患者检查前具有认知,检查中较为配合,检查后压力也骤然松解。在整个结肠镜检查期间,给予了患者全面的帮助[5]

综上,采取品管圈管理形式,在结肠镜检查前,能够提高肠道清洁率,提升肠道准备的效果,品管圈的开展是肠道准备达标率提高的重要形式,可结合常见的患者肠道准备不足问题进行根源研究,从护士宣教、护患交流、肠道准备需求等角度执行品管圈活动路径,围绕患者结肠镜检查前的心态、依从程度、认知与否,针对的开展肠道相应问题疏导,为结肠镜检查的顺利开展提供前提基础。


参考文献:

[1]乔燕, 陈艳, 沈爱华,等.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的作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8):4.

[2]程建群, 黄双玉, 管柔,等.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达标率中的作用[J]. 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科研, 2021(1):1.

[3]卢伶俐, 李秋兰, 李琴.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的作用分析[J]. 2022(3).

[4]李萍, 黄梅.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肠镜检查前准备充分性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6.

[5]袁国春.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的意义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