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交流中的俄语信函翻译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9
/ 2

科技交流中的俄语信函翻译浅谈

舒 珊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 江西南昌)

摘要:以传真、电子邮件等为主要传递形式的信函是对外科技合作重要的交流手段,针对信函的应用语体特征和“交际型”科学语体特征,本文提出在翻译中应遵循翻译目的论原则,以交际翻译方法为指导,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达到交流目的。

关键词:信函;交际 ;翻译目的论

  1. 引言

对外科技合作离不开中外双方的联络沟通、信息交换,信函是除电话、视频会以外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且其作为以文本形式进行的交际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电话、视频会等口头交流可能出现的错误或遗漏,是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具有正式效力。

信函篇幅较短,格式相对固定,套语使用频率高,交际目的性强。本文以航空科技领域中外合作往来信函为研究对象,对信函的定义、语体特征、翻译原则、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探讨,希望为科技交流中的俄语信函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信函的定义

信函包括纸质信件、电子邮件、传真等,一般具有特定的表达习惯和格式,本文探讨的信函以对外科技合作中的传真为主,包括航空发动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描述及其排除措施沟通、技术问题问询和答复、合作双方工作信息交流以及商务磋商等。

  1. 信函的语体特征

从语体特征上讲,信函属于应用语体,具有准确性、简明性、实用性等特点,一般具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语。本文探讨的传真除了具有应用语体特征外,其正文在词汇和句式等语言表达特点上还具有科技语体特征,并带有交际特色,以提出和解决问题为主,再加上撰写者素质不同、撰写时间仓促等原因,造成用语规范性和叙述严谨性上稍弱。

  1. 信函的翻译原则

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即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翻译的预期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1]。翻译目的论的“目的原则”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信函翻译尤其具有指导作用。

  1. 信函的翻译方法

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明确了本文所探讨的信函是为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属于“信息型文本”。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针对“信息型文本”提出,这类文本功能所关注的是 “语言之外的本体”,因此信息传达的“真实性”是 “核心”,对这类文本的翻译应该注重接收者的理解和反应,即信息传递的效果,因而他建议采用“交际翻译”的手法,突出信息传达的准确与真实[2]。

6. 信函的翻译技巧

6.1 规范性翻译

信函文体格式相对固定,但由于中俄撰写习惯不同,译员在翻译时不仅要留意笔译工作本身,还应注意格式、套语、称谓乃至标点符号等的转换:

(1)信头:没有统一标准,主要包含以下信息:发件人公司名称、传真号码、电子邮件地址、信函编号、发函日期、收件人及其职务等,并按照固定格式及顺序排列。译员在翻译中应考虑读者习惯,对译文的信头格式作适当调整。

(2)称呼:俄语信函中对收件人的称谓一般是Уважаемый(-ая) господин (госпожа)...,可以顶格,也可以居中,之后常用感叹号或逗号,但译为汉语时通常顶格,后面加冒号,如尊敬的......先生(女士):。

(3)正文:信函的核心部分。对外科技合作中的信函一般在正文的开头就清晰地表达写信的目的和来由。如果是回复对方来函,会首先交代对方的来函时间和主要内容,再给予答复,从而节约读者的阅读时间,提高沟通效率。

(4)结尾礼辞:信函结束时的礼貌用语,是信函礼貌性和完整性的保证。常用的有:С уважением, Искренне Ваш,等,译成汉语可以使用套译的方法,套用 “此致敬礼!”、“致以真诚的问候!”等。

(5)落款:信函撰写者公司领导署名,包括姓名和职务,常见的职务有:президент—总裁,генеральный директор—总经理,Зам.главного инженера—副总工程师......初涉信函翻译时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记忆。翻译职务时也有一定的技巧,如главный конструктор 和 генеральный конструктор 直译都为总设计师,为了区分,将генеральный конструктор前加上公司名称,如××设计局总设计师,以表示为单位最高领导。

6.2 套译

在信函的开头和结尾经常使用一些固定的词句,也称为“套语” :

Пользуясь случаем, выражаем Вам своё уважение и благодарим за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Надеемся и в дальнейшем на взаимовыгодн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и взаимопонимание.

借此机会向您表示敬意,并对合作表示感谢。希望双方继续互利合作和互鉴互谅。

有些“套语”是中外双方在长期合作中频繁使用,慢慢固化形成的,如笔者公司往来传真以发动机使用中出现的故障交流为主,所以外方发来的俄语传真多数是针对中方提出的某故障或问题进行回复,正文开头一般采用如下“套语”:

По результатам анализа получен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рекомендуем...

根据所得材料分析结果,我方建议......

В ответ на поставленные Вами вопросы по...сообщаем следующую информацию...

就贵方提出的......问题,我方回复如下:

正文结尾的“套语”有:

Ваше решение просим сообщить.

请告知贵方的决定。

В ожидании Вашего положительного ответа.

望收到贵方的肯定答复。

针对“套语”直接采取”套译”的翻译手段,译员在平时工作中多注意总结和积累,翻译时才会信手拈来。

6.3 归化翻译

信函的目的在于交际,重在通过翻译完成跨文化语言交流,外方能明白发动机出现的故障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而中方能明白外方的回复,并以此完成相应工作,保证问题的解决和故障的排除,这就是译文达到的效果。因此翻译时要多站在译文接收者的角度,回归目标语,从而减少双方专家理解和接收信息的时间,有助于问题的尽快解决。

6.4积累专业技术知识

信函一般篇幅较短、语言简洁明了,让读者一眼便可捕捉到关键信息,但这恰好加大了翻译难度,因其不像技术报告详细描述技术原理、解释术语、注释缩略语……再加上信函内容范围广泛,可能是技术问题交流,还可能是商务切磋,甚至是寻求抗疫物资支援的求助信。译员需在平时口笔译工作中多留意中外双方合作背景,总结专业术语,积累专业技术知识,拓展知识面。

  1. 结语

信函虽然短小,但内容广泛,信息量大,要做好信函翻译也不是一件易事,需要不断学习、积累,根据具体的语言特点、句子结构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但始终要坚持交际目的至上,这样才能翻译出具有目标语表达习惯的译文,为读者所用。

参考文献

[1] 石凤叶,目的论视角下的商务俄语翻译,实践﹒探索,2018

[2]纽马克,《翻译问题探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姓名:舒珊 性别 : 女 籍贯: 四川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6年9月

学位:学士 职称:二级翻译

单位: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

研究方向:科技俄语翻译

电话:18091291196

快递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施尧路天使水榭湾北区

邮编:3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