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9
/ 2

浅谈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

郝宇勋、彭鸽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1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工程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程,涵盖了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等多方面内容。为了保证环境工程质量,需要充分了解其与环境适应性间的关系,从而科学规划作业内容,保护我国自然环境。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生态环境


所谓环境适应性,是指装备在其寿命周期内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等状态预期会遇到的各种极端应力的作用下实现其预定的全套功能的能力,即不产生不可逆损坏和能正常工作的能力。环境适应性是武器装备的一个重要的质量特性,它是通过设计纳人装备、通过试验和管理得到保证的。而环境工程则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由于环境工程处在初创阶段,学科的领域还在发展,但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所以说,环境适应性是目的,环境工程是措施和途径。

人类的活动一开始就污染了环境。自然环境在受到污染之后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只要污染物的量不超过某一数量,环境仍能维持正常状态,自然生态系统也能维持平衡,这个污染物量称环境容量。环境容量决定于要求的环境质量和环境本身的条件。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其发展对英国后至全球的环境都产生了可见的影响,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寅吃卯粮甚至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如果说寅吃卯粮、竭泽而渔必然给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话,那么,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则可以说是对于当前人类的存在产生了直接的威胁。在人类活动中生产是与环境发生作用最频繁、最密切的部分。科技发展的同时人类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一是消耗了大量资源,加剧了资源短缺的压力,破坏了生态、破坏了环境,给人类带来了空气污染,这些是最直接的坏处。二是物种灭绝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坏处.。三是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胜防。而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其相对应的环境适应性相对而言只是适应相对应的环境,而随着环境的变化其适应性也需要相应的改变。

相同的产品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环境适应性,不同的产品在相同的环境下也会具有不同的环境适应性。环境适应性是装备质量特性之一,产品一旦定型,其选用的材料等一些因素已经固定化,对于既定的环境剖面其环境适应性就是固定的了。可见,环境适应性是产品固有的质量特性,是由设计和制造来决定的,是由试验和管理来保证的。

从环境适应性专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在装备环境工程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和讨论,人们逐渐认可环境适应性是装备一个重要的质量特性,主要是靠环境适应性设计来保证的,环境试验主要起到辅助设计和验证设计的作用,并不是环境适应性工作的全部。我国武器装备发展是从仿制苏联产品开始的,一开始接触到的就是苏联批产阶段的环境工作要求,即主要是进行环境验收试验和例行试验,因此结合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中许多厂家都建立了例行环境实验室。这一发展过程和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国外标准主要限于环境试验标准,给人们造成一种假象,即环境适应性工作就是环境试验,认为环境工作就是用环境试验这一手段对产品的出厂进行事后把关,没有认识到环境适应性是武器装备的质量特性,尤其是忽视了环境适应性设计的重要作用,这一错误的认识严重影响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的发展。1997年召开的GJB150十周年研讨会明确提出应该把环境适应性作为产品的质量特性来看待,从设计到全寿命周期都要抓,要通过推行环境工程各项工作,把环境适应性纳入到武器装备中来,不能停留在用“环境试验”这一手段进行被动的事后把关,要把环境试验这一“小环境”概念扩展为环境工程这一“大环境”的概念。

所以,我们要学会的是提高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而这一目标需要通过环境工程来实现,但我们需要改善的不仅仅是产品的环境适应性,也需要改善我们的环境。

保护环境最理想的途径是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工业造成的污染是当前最主要的污染,而它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中的污染物一般是未能利用的原材料或副产品、产品。工业上加强生产管理和革新生产工艺,政府运用立法和经济措施促进工业革新技术,是防止环境污染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然而,生活和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难于从根本上予以防治,因而控制对环境的污染是环境工程的基本任务。

有人认为预测科学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副作用,实质上就是预测未来的环境问题。美国从60年代中期开始探讨一些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二次影响。如建设原子能电站,虽然与传统的能源工业相比,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污染大约减少了一半,但是增加了放射性污染。因此,资源、生态、经济三者发展的动态平衡决定着环境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我们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解决环境问题。

50年代末,中国提出了资源综合利用的观点。6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了技术评价活动,并在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中,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至此,人们认识到控制环境污染不仅要采用单项治理技术,而且还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和对控制环境污染的措施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分析,以防止在采取局部措施时与整体发生矛盾而影响清除污染的效果。随着历史的发展,环境工程也在对应着发展,而环境问题往往具有区域性特点。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和防治技术措施进行整体的系统分析,以求取得最优化方案,是环境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环境系统工程方法还可应用于不同的规模、等级、剖面的系统,如大气系统,地面水系统、地下水系统、海洋系统以及某一环境工程单元过程系统等,系统分析后我们需要再进行细致的分配和问题专项研究,所以这是环境工程需要我们去探究探索的地方。

总之,环境适应性是目的,环境工程是过程和途径,而环境工程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技术体系。它不仅研究防治环境污染和公害的措施,而且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改革生产工艺、发展少害或无害的闭路生产系统,以及按区域环境进行运筹学管理,以获得较大的环境效果和经济效益,这些都成为环境工程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人类与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在开发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会思考怎样为了人类之身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改善生存环境,所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环境的治理问题且研究。

工业革命以后,发达国家讲工厂移到发展中国家,虽然这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其产生的工业废弃物也严重的影响了其居民的生存环境和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谴责发达国家这种举动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迫在眉睫的,只有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国际环境保护立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有关国际环境方面的公约和条约的数量与日俱增。从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92年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到1997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尽管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国际社会已先后制定了许多相关的环境污染防治法,但世界局势毕竟是纷繁芜杂的,环境问题仍然层出不穷:跨国界环境污染的法律责任问题,国际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保护、执行监督问题,发达国家在国际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应承担的义务等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各国签订的各个公约、条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国际环境污染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进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也更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和环境工程一大拦路虎。

参考文献:

[1]杨潘赞誉.浅谈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的关联[J].科学咨询,2020(1):109-110.

[2]郝利军.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J].山东工业技术,2019,280(2):249.

[3]孙才斌.浅析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392(10):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