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

崔玮

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摘 要: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以建筑工程为主体,缺乏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督监管。现代建筑工程中需要加强造价管理,在保质保量的同时严格控制成本,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严格审核施工人员的资质水平,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对工程建设进度进行全面监督,着力打造建筑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大舞台,保证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性、科学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工程建筑项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和探索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回报,帮助企业在日新月异的行业变化中占据先机,取得历史性突破和发展。同时要正视当前建筑工程体系下造价管理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应用和探索解决造价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保证造价管理规范,促进企业在建筑行业取得佳绩。

1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的具体意义
  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不仅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中期督察工作以及后期审核工作之外,还需要对整个过程做好工程造价管控。工程造价需要针对施工方案上边的要求,来对各个环节的成本支出进行详细的规划,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整个过程的预算进行合理的预测,而且同时也对全过程进行了严格的管控,有助于相关造价人员及时发现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协调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造价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为建筑企业保障一定的经济效益。

2 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面临的问题

第一,从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本身来看,该工作时间长、环节多、内容繁杂、涉及人员众多,现实中,由于施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彻底等情况,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质量往往大打折扣[2]。

第二,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及其相关工作中,技术人员对各类市场调研不够详尽细致,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算设计不合理、施工方案缺乏整体性和严谨性、一些报价存在争议或可疑之处等问题。此外,某些招标竞价单位为了拿下竞标项目,不惜采取恶意压低招标价等不正当竞争的方法,严重违反了公平这一基本定价原则。采取这种操作的竞标单位在拿到项目后,为了把建筑工程的总造价控制在极低价格范围内,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铤而走险,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问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巨大风险。

第三,在建筑工程验收阶段,工程造价工作人员容易出现怠惰、疏忽等心理,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具体表现为竣工验收相关的财务数据收集、汇总进度迟缓,并存在数据错漏等问题。

3 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水平的方法

3.1 决策阶段

在建筑工程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人员必须以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做好三项工作。第一,基于充分调研和分析,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造价整体估算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合理性。第二,重视后续阶段的市场情报和信息调研,采用科学且实务的分析方法处理获得的数据,便于后续施工阶段使用以及对其进行科学调节。第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标准开展施工规划和设计,否则,建筑工程将难以通过竣工验收,甚至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3.2 设计阶段

对于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造价、施工监管而言,设计阶段居于“提纲挈领”的地位,对整个工程项目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阶段,施工图纸、施工进度等计划安排将得到拟定,具体的施工流程、技术指标、工艺要求等将得到确认和阐述。因此,在建筑工程图纸设计阶段,提高相关事项的管理水平,对于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来说,无异于“开个好头”。

为此,首先要确保设计单位与勘察单位之间的顺畅沟通和实际效率,充分了解整个建筑工程的有效信息,并据此进行设计和质量管理工作。顺利且有效的沟通是各项工作顺利落实和推进的保障,而信息阻塞则会对工程设计及工程质量监管形成阻碍和遗留隐患。其次要统筹兼顾技术设计和经济效益,既要确保设计方案科学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并应尽可能实现经济上的高性价比。

3.3 招投标阶段

现实中,招投标阶段的相关工程管理不受重视甚至被忽视,一些施工单位利用法律规范或招投标规则的漏洞,施行围标、串标等非正当行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对此,一方面,建筑工程单位要学习贯彻相关法律法规,树立依法竞争的意识,自觉杜绝招投标活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招标单位应尽可能保证中标单位的施工能力、施工质量符合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强化对各施工单位的技术指导和现场监督。总之,应始终明确一项重要原则,即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就是保障各方的经济利益。

3.4 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设计合同的签订、管理,以及对施工设计变更的审查。以国家法律法规、政府规章为依据制定的施工合同技术标准具有强大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是确保施工、建设过程中双方利益不被侵犯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派出专业水平高的员工处理施工合同,防止合同中出现因主观故意或订立过失而产生的不利于某一方的内容。

设计变更是建筑工程造价波动甚至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施工现场,因具体问题导致设计变更的情况难以避免。对此,要从建筑工程技术视角,实事求是地判断相关变更是否具有足够的合理性,避免出现现场人员随意、无充分理由变更原有设计的行为。因此,要严格执行变更申请流程,尤其要明确要求任何变更都应说明情况和理由,对于那些因操作失误、工作水平不足而突增的材料消耗或是工程量,原则上不宜给予批准。

3.5 竣工验收阶段

在竣工验收阶段,应着重做好的造价控制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认真考察施工实地现场,仔细核对已经竣工的或是即将竣工的建筑工程是否符合合同提出的各项标准和要求。盘点有多少工程量尚未按规定完成,注意理清双方关于各项材料的计费标准、具体价格、結算方式、计价依据、特殊优惠约定等事宜。第二,结合现实情况及需求,定期组织对隐藏大型工程的查验,特别注意隐蔽建筑工程是否与主体实际竣工工程图相符,一旦发现有出入情形,要及时记录并按流程逐级上报。第三,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预定的设计要求进行竣工验收,杜绝拖延,一旦绘图、设计发生变更,要当场核实并确认,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4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对于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成本、缩小实际造价与总预算成本之间的差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建筑工程企业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当然,全过程造价控制并非只着眼于经济利益,而是要以全局视野关注并解决工程设计质量标准、建筑材料的选择与采购、竞标公平合规、施工现场操作按合同和纪律执行等问题。只有真正落实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企业及其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丁科.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探析[J].砖瓦,2021(3):124-125.

[2] 陈伟利.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1(6):45-46.

[3] 张学峰.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当代化工研究,2021(2):165-166.

[4] 刘志.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