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

冯珊

身份证号码: 37130219931020 ****

摘要:基础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工程开始投入建设施工。而在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地基基础与桩基基础的土建施工至关重要,这两项施工质量将会对整体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的应用也开始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就对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基础与桩基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为其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施工质量的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

引言

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早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地基工程对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是保证建筑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建筑工程正在朝着规模扩大化、层高增加的方向发展,地基需要承受更多的建筑上部重量,加上狂风、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地基不稳、建筑物倾斜、坍塌等不良问题。为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建筑物内部力可以有效地抵消或者传导,将建筑物的基础稳定性提高。桩基础是当前高层建筑常用的施工技术方法,在基础结构稳定性提升、施工质量优化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桩基础包含多种类型,比如钻孔灌注桩、降压桩基等。无论采取何种桩基础处理技术,工作人员都需要充分尊重高层建筑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要保证基础土壤结构优化,足以承担建筑物自重,确保建筑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1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概述

1.1地基基础

第一是复杂性,我国具有十分辽阔的地域,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也不同,进而呈现出了比较复杂的内容。加之不同区域中的自然环境差异,所以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若不做好处理,便会引发一系列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基于此,在具体施工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地形地貌、水文等问题加以综合考虑,以此来确保地基基础的处理效果。第二是质量问题的多发性,通过以往的相关调查发现,在高层建筑中,因地基基础质量问题所导致的整体工程问题十分常见,而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地基基础处理中的施工方式选择不当是导致其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具体的地基基础处理中,施工单位一定要注重施工方式的合理选择,以此来确保其处理效果。第三是问题具有潜在性,在地基基础处理中,一些问题并不会立即表现出来,但是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便会在后续的施工和应用中逐渐体现,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引发相应的安全事故。

1.2桩基础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首先应该了解桩基础施工的相关概念和具体的施工方法。桩基础施工早在之前就已经被提出,主要是指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全面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地基的稳定性。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指将建筑物的力量传递到地基上,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承受能力。在进行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应考虑到桩基础横截面的施工尺寸以及建筑工程的相关尺寸。桩基础施工的时候,需要在地基里埋设许多桩基础,在对这些桩基础进行埋设和处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畴,明确具体的承载力以及力量的重心,充分发挥桩基础的作用,将承载力由地上传递到地下。

2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1挖孔桩技术

挖孔桩技术是大多数建筑施工行业中普遍使用的一大技术,这一技术与其他施工技术相比,具有简单操作的特点,而整个施工过程所运用的施工时间也非常短,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相应的施工质量。而在实际进行挖洞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重视这一工作,在保障表面土壤层能够充分去除并达到平整状态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后期的挖洞工作。在实际进行挖掘工作之前,还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挖孔位置,在寻找挖掘孔的过程中,广泛应用交叉法来进行。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地查找出挖掘线的位置,还可以直接确定桩直径的大小,这对于后期进行孔桩的挖掘工作是极其有利的。

2.2静压桩技术

静压桩是桩基础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是以机械设备重力为基础进行施工。在具体实践中,工作人员首先要清理干净场地,准备好所用设备,检查现场安全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确认无误后利用吊机设备在桩机夹持箱内放置管桩,然后进行压桩作业。压桩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其施工质量,为此,在施工中技术需要利用正面和侧面的吊线锤严格控制压桩的垂直度,保证桩身垂直向下,垂直误差不得超过0.5°。在压桩施工完成后需要焊接处理好接头部分,截除桩顶超标位置。

2.3排水固结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中,排水固结施工技术是一项典型的施工技术,该技术在含水量过大的地基基础处理中十分适用。具体应用中,施工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排水固结系统的合理选择与应用。首先,如果软土层比较薄,或者是土壤具有较好的渗透性,且施工周期比较长,可以将厚度一定的砂垫层铺设在地面上,这样便可达到良好的排水固结效果。其次,如果土层厚度较大,土壤渗透性不佳,就需要通过沙井法来进行排水固结处理,让沙井和地面上的排水垫层之间连接成一个排水系统,这样便可加快排水速度,达到良好的土体固结效果。再次,如果地基土的剪切蠕变较大,排水固结效果不佳,则需要在沙井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压系统的设置,这样便可让地基土孔隙内的水具有一定的压力差,进而自然地从饱和地基土中排出,让地基得到良好的固结压缩效果。

3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3.1钻孔灌注桩技术

钻孔灌注桩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工作人员利用机械设备进行钻孔,在地基上留下桩孔后在里面放置预制好的钢筋笼,并且用混凝土灌注最终形成稳固的桩基。钻孔灌注桩不同于打桩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先钻孔后成桩,周围土体一定程度上会压迫桩基,施工中如何避免桩基发生塌孔、缩径等问题是采用该技术时应控制的重点。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桩孔的垂直度,通过测量确定是否能够和规范标准相符合。为了提高桩基的牢固度还可以适当扩大桩基支撑面,定期核查钻杆、钻架的垂直程度,尽量提高钻孔的垂直度。成孔后,工作人员用超声波探测仪器确定成孔的质量,并且拆卸相关设备。

3.2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指的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对管桩埋设位置以及管桩材质进行合理选择,以此来确保桩基基础的牢固性,同时也需要按照实际的工程情况来进行灵活变换,以此来为施工操作提供足够便利。建筑工程的预制桩自身具有整体性好、承载力强、机械化程度高等诸多优势,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质条件,且对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另外,合理的预制桩施工技术应用也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预制桩位置的合理选择,并结合实际需求来选取合理的管桩材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地基处理质量直接决定了上层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建筑产品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加强分析不同基础处理技术的特点和施工工艺,切实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建筑基础的处理效果,确保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保证基础足够承载上部荷载。

参考文献

[1]刘呈彬.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48):9-10.

[2]郭磊.探讨建筑工程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J].水泥,2021(9):294.

[3]严俊佳.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