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格特色认知书法创作与书法理论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基于风格特色认知书法创作与书法理论的融合

陈侃

六盘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书法作为中国特色文化形式,发展到今天仍然具有突出的活力,伴随着历史的更迭,有些不断变化的风格特点。大多数的书法大师都是在总结前人作品基础上,融合自身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让书法展现出汉字与众不同的美。作为我国传统艺术发展5000年来最有标志的民族符号。书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注重表现形式,书写的内容仅作为代替和参考对象,书法的形式和内容之间联系性非常有限,把理论和书法创作的融合作为切入点,了解书法家在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对当前书法的深度认知有着突出的作用。因此文章基于风格特色认知书法创作与书法理论的融合,对书法有更深入的认知,让书法家们将书法的理论理性思考,结合自己的实践创作,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关键词:风格特色认知;书法创作;书法理论;融合

书法理论内容诸多,大部分情况下书法理论包括了书法作品的流传、演变和技法传承等,这些都属于理论。其中和书法创作联系最为密切的理论就是技法。例如有一些书法家虽然对技法有着深度了解,但是自身缺乏艺术天赋,又没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对于技法能够天花乱坠描述,夸夸其谈在人前,但这些都只是纸上谈兵,无法将其融入实践。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书法家他们的书法非常优秀,但不知道是怎样来写的,无法将其表述出来。善学者不鉴,善鉴者不写,这句话就是说,善于写书法的鉴赏眼光未必高,因为他擅长的可能是隶书,如果让他去欣赏金文、甲骨文,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一、基于风格特色感受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融合的前提条件

(一)深入对书法的技巧展开学习

书法的技法是书法创作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这也是书法家创作根本,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书法艺术的基础,要对书法技法进行深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掌握这些技法的基础上进行创造[1] 。从古至今,相关的书法名家作品成功都离不开他们的高超创作技法,所以要将创作技法的理论烂熟于心,然后在创作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才能将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展现出来。例如有些人喜欢草书,那么他就需要找到一位草书大家的作品进行鉴赏学习,观察这个书法家在其中所用的技法。草书的代表人物有唐代书法家怀素和张旭,他们的作品都可以被拿来进行鉴赏。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书法学习实现不断提升。在初期可以对其进行学习,学习这些草书的技法,如果这些技法和怀素和张旭的作品有一定的相似,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创作,否则仅进行学习是无法达到突出的成效,缺少自己风格和作品的理解,很多书法学习者仅停留在阶段,认为自己所学习的书法作品和这些名家作品相似,就已经取得了成效。然而这样的结果只能算作一个技法娴熟的工匠,不能称之为一个书法家,因为缺乏自己的风格,无法将书法的艺术成就与彰显,无法对各种书法有深度了解,更不要提对各种书法融会贯通。

(二)对书法的精神修养深入理解

在当前模式下,围绕着书法进行创作,除了学习基本的理论之外,对于书者的文化修养、人文精神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书法家要向学者不断的努力学习,例如著名的书法家苏东坡,他是大文学家,鲁迅是大思想家,他们都是书法家,然而在文学素养方面的成效也十分的突出。所以在学习书法技法的过程中,要注重技法为书法创作的基础,对这些名家作品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对这些书法家的文化修养进行深入的了解。在当前时代,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清洗着人们的大脑,作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需要真正的沉下心来沉淀在书法创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身的文化修养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让最终的书法作品呈现突出的个人魅力 [2] 。书法写作虽然不难,但是要写出特色,写出气势,写出出色的内容,需要相关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书法艺术不仅要单纯地靠技法技巧,更重要的是靠思想、靠文化、靠才情。当前书法创作过程中,少部分书法创作者受到社会利益的诱惑,不能静下心搞创作,思想无法沉淀在书法创作中,转而投机取巧借用各种刻意的包装、各种创新效应来吸引人们的关注。这样的炒作虽然能够在意识吸引人们的关注,然而对提高整个书法家的艺术水平,让他们名留青史,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出名也只是空中烟火和昙花一现。只有文化和修养达到一定高度的书法家,才能让自己的作品和鉴赏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二、吸取理论精华,构建书法体系

在前文中围绕着现阶段风格特色,感受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融合的前提条件,要对书法的技法展开深入学习,对书法的精神修养进行深入理解,对书法大家的品格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集百家之所长,实现自身的发展进步。除了这一方面之外,在相关的书法理论中,因为书法理论诸多,所以要想实现书法创作和理论的融合,需要从这些理论中找到其精华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自己的书法理论体系,帮助自身的书法创作实现更好的发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么在书法创作中多去学习那些名家大作,才能够帮助书法学习实现更好的发展。

但这样的理解是书法创作的误区,对于书法理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书法理论可以帮助书法写作者了解书法家的突出成效,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他们的创作经验。通常书法家非常重视对古代书法理论方面的修养和孜孜不倦地对传统国学深入研究,书法家在创作书法之余,不断地总结前人的书法理论,提炼出激活唐楷等适应时代转变的书法理念,总结出适应时代的书法理念,让书法家自身书法作品也彰显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给当今书法界极大的震撼和积极效应。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讲究书法创作,技法和书法理论的结合,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帮助书法创作实现更好的成效。在学习书法技法的过程中追求文化修养的积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书法创作者个人的审美品格和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书法的每一笔、每一画和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诞生的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一定有自身的体系和风格,有书法创作者个人的感受。

参考文献

[1]白廷彩,张敦元,赵苒婷,尹莹,苏涛, 3.2 中国民居论著文献索引 3.2.3 民居论文(中文期刊)(2014-2018). 陆元鼎 主编,中国民居建筑年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2018,167-264,年鉴.

[2], 河北社会科学发展报告 河北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21). 彭建强 主编,河北社会科学年鉴,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人民出版社,2021,9-35,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