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干眼的中医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2
/ 2

浅谈干眼的中医治疗

姜兰兰

绵阳万江眼科医院 四川绵阳 621052


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抗生素眼液的滥用,导致干眼已成为目前十分常见的眼表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引起角膜炎、角膜溃疡等并发症,甚至导致失明。中医学历史悠久,中医治疗对目前临床诸多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主要对干眼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1. 干眼的病因和分型

导致干眼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包括全身性因素、眼局部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相关因素、手术相关因素、药物相关因素等。常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水液缺乏型。因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和(或)质的异常而引起,如Sjögren综合征和许多全身疾病引发的干眼。(2)脂质异常型。由于脂质层的质或量出现异常而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及各种引起泪液蒸发增加等因素造成的干眼。(3)黏蛋白异常型。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眼表上皮细胞(尤其杯状细胞)受损而引起。如临床眼表药物的毒性损伤、化学性眼外伤、热烧伤及角膜缘功能障碍、长期配戴接触镜等造成的干眼。(4)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因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包括瞬目异常(如瞬目频率降低、不完全瞬目等)、泪液排出异常、结膜松弛及眼睑异常等导致的干眼。部分视频终端综合征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麻痹性或暴露性眼睑闭合不全也属于这一类型干眼。(5)混合型干眼。临床最常见的干眼类型,为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所引起的干眼。从中医学的层面进行分析,干眼症在中医学理论归纳于“白涩症”范畴内,和五脏关系密切,而肝开窍于目,因此和肝关系最为密切。肝藏血,肝受血能视,肾主水,目窍得以滋养,因此肝肾不足,阴津亏虚导致眼部干涩不适。

  1. 干眼的中医治疗

    1. 干眼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患者眼部不适症状,改善眼部体征,恢复其正常视功能。西医对干眼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如人工泪液、促进泪液分泌剂、抗炎药物等)、物理治疗、脉冲激光治疗、泪道栓塞及手术治疗等。但是西医治疗干眼通常只能在短期内缓解患者症状,长期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对中老年患者来说,长期复诊导致患者来回奔波及医疗资源浪费。而中医从整体角度出发,遵循补肝益肾、滋阴明目的原则,兼具内治、外治及针灸、推拿、按摩、热敷、熏蒸等法,从根本上改善患者泪液分泌及泪液质量,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2. 辨证治疗

中医对干眼的辩证分型主要包括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湿热型以及肺阴不足型。

肝肾阴虚型是干眼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型,对该证型患者治疗需要遵循补益肝肾、滋阴明目的原则,其中采用养肝润目方进行治疗效果理想。

气阴两虚型也是十分常见的干眼中医证型,益气生津方治疗该证型效果理想。另外,其他药物也具有明显的效果,如杞参膏、润明汤等。

阴虚湿热型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眼睛干涩、刺痛、视物模糊、舌红苔黄腻等,常用的中医治疗药方包括甘露饮、四妙散和二至丸、三仁汤等。

肺阴不足型也是干眼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型,临床治疗需要遵循滋阴润肺、养阴益气的原则。常用治疗药方包括桑白皮汤、清肝养阴汤、滋阴润目丸、生津玉液汤等。

    1. 针刺治疗

针刺是目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治疗干眼临床效果确切。眼针能够有效刺激眼周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泪液分泌。联合体针,选择眼部周围的风池穴、太阳穴、合谷穴、太冲穴等穴位,达到疏通气机的效果。同时联合电针、灸疗、耳穴以及穴位注射等中医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另外,针刺契合个体化的治疗要求,操作简便,经济实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非常低,因此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1. 推拿按摩

导致干眼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睑板腺功能障碍,约占干眼发病患者的64%-87%,针对这一病因导致的干眼,采用眼周推拿按摩治疗效果理想,特别是对睑板腺的推拿按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其康复。在干眼治疗过程中,采用专门的睑板腺按摩架等器械顺沿睑板腺开口方向缓慢滚动挤压,使睑板腺及开口扩张通畅,进而有效促进睑质的分泌与排出,使泪膜脂质层情况得到改善,泪膜破裂时间得到有效延长,同时还能促进局部微循环的恢复以及炎症的吸收,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1. 热敷熏蒸

热敷熏蒸属于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对干眼患者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不但能够使中药药物与眼部直接接触,强化药效,还能通过中药的温热作用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促进眼部新陈代谢,使睑板腺和泪腺的分泌量增加,进而提升泪液的质和量,有效改善患者眼部不适症状及体征。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毒副作用发生风险非常低。眼睑热敷使睑板腺扩张,同时再进行睑板腺按摩,可以轻松排出睑脂,减轻患者不适感,提升患者依从性,因此在热敷熏蒸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按摩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随着对干眼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中医治疗干眼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医对干眼的治疗尚未建立统一的疗效评估标准以及辨证分型标准,多为参考西医相关标准;其次,虽然中药副作用小,来源广,价格低廉,但是患者的依从性不佳;最后,部分医生尚未认可,对中医治疗的推广造成一定阻碍。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中医治疗干眼的制剂与方法,明确中药治疗干眼的机制,为干眼的诊疗开辟全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