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研究与分析

/ 2

护理学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研究与分析

雷晓雅 张净雯通讯作者

吉林医药学院 吉林吉林 132013

摘 要

现阶段护理学本科生择业表现出较多元的择业意向,其中许多护理学本科生在就业择业意向上都表现出较为共性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要求过高,对事业单位编制较为看重,择业意向希望有利于后期的职业发展。这一想法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因此,当前高校应当对护理学本科生就业指导引起重视,建立专门的择业信息网络渠道;为护理学本科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重视对护理学本科生的择业就业指导工作;从学生入校学习之初便开始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使之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理性的择业就业观念。


关键词: 护理;择业;意向














前 言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2021》统计分析,我国护理行业人员分布不均,一些偏远地区、乡镇及社区等护理人员短缺,而一些大型城市及医院出现护理人员过度饱和的现象。一些护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临床护理相关工作,转入其他行业,出现护理人员流失的现象。造成目前我国护理人员分布不均甚至护理人员流失的现象。

1 护理学本科生择业现状综述

1.1护理学本科生的择业要求普遍较高

近年来,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而大学生毕业数量又逐年增多,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显得较为严峻。在此背景之下护理专业毕业生的择业问题也同样备受关注。通过吴欣娟(2021)学者的研究,大多数的学生希望毕业后的月薪能够达6000元以上,80%以上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够在一二线城市的市医院工作。但是从我国2021年应届护理学本科生数据来看,平均初始薪酬却在4000元左右。如果护理学本科生在毕业的时候没有顺利通过护士资格证考试,不仅无法进行单独执业,而且在找工作的难度上也将大幅上升,由此所获得的薪酬也将更低。

同时一二线城市医院对护理学本科生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且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有着较为优异的成绩,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此类学生的数量往往较少,而一二线城市医院对护理学本科生的需求量又相对有限,整体就业形势显得更加的严峻。

1.2护理学本科生的择业意向对事业单位编制较为看重

在很多毕业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常常存在着一种“铁饭碗”的思想认识,认为在大学毕业之后,不管收入水平如何,但都想进入到事业单位编制之内,林桦通过研究表明,护理学本科生在受亲人、朋友等的意见影响下,对事业单位编制表现出较高的看重度。

1.3护理学本科生的择业意向对后期发展较为看重

在毕业初期择业过程中,护理学本科生主要选择一些对未来发展较好的医院从事工作,即使初期薪酬水平较低,都能够接受。而从当前社会现实情况来看,此类医院多为大城市的大医院,当护理学本科生进入之后,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获得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

他们忽视了基层医院也是大好舞台的机会,习主席也鼓励年轻人到基层大作作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2高校护理学本科生就业指导策略

2.1建立专门的择业信息网络渠道

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可通过网络来进行辅助,建立各种网络辅助就业渠道。首先,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到各医院对护理学本科生的需求,与之做好沟通交流,将这些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发布到专门的就业频道上面,供护理学本科生浏览选择;其次,可建立专门的就业论坛,为校内护理学本科生营造一个相对开放的交流沟通平台,邀请一些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在论坛上发布就业择业经历、初始薪资水平等信息,以此能够形成对护理学本科生择业的参考。建立专门的就业信息网络渠道,能够让护理学本科生自行收集和了解就业相关信息,并在了解的过程中形成理性的就业择业观念,促进其在毕业后顺利就业。

2.2为护理学本科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

护理学本科生追求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从而促进其胜任对应的岗位,这是提升护理学本科生综合竞争力的基础性环节。因此,当前高校应注重为护理学本科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基于护理学本科生的就业意愿,在实习岗位设置上面,主要可以设置临床护理实习岗、科研实习岗、教学实习岗、行政管理实习岗等,提升护理学本科生的实践护理能力,使之能够有效满足医院的用人要求。

2.3 重视对护理学本科生的择业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护理专业应基于当前社会需求,为学生开展相对应的就业指导,为各年级学生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如: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课,对往年就业形势和就业情况做出介绍,通过这些就业指导课内容帮助护理专业新生认识到行业存在的就业问题,在后期学习中调整自身的心态,积极参与专业知识学习,为后期就业奠定基础;在进入大二年级后,让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性质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将护理知识融入到护理专业技能之中,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加强求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通过此种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择业价值观,从学生打造合适的职业发展规划。


总 结

从本次针对护理学本科生择业研究来看,其中许多护理学本科生在就业择业意向上都表现出较为共性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倾向于有一份薪酬较高的工作;并且对事业单位编制较为看重;希望择业意向能够对后期发展较为有利。这一想法会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因此,当前高校应当对护理学本科生就业指导引起重视,从学生入校学习之初便开始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应该建立专门的择业信息网络渠道;为护理学本科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的机会;并且要重视对护理学本科生的择业就业指导工作。使之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在后期护理行业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积极为国家卫生事业做出贡献,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欣娟,马丽莉,贾朝霞.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6(09)

[2]林桦,晁毓菡,张圆圆,柳莹颖.护理学和临床医学本科学生择业意向调查及影响因素[J]. 人力资源管理.2014(12)

[3]周志衡,王彩霞,杨华杰,张荣华,肖垣婷,王家骥.全科医学专业方向本科生的学习需求和择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22)

[4]杨杰文,麦小菡,佘毅敏,欧丽娅.1年级和4年级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的调查分析[J]. 现代临床护理.2013(05)

[5]苏银利,李乐之,周小娟.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意向与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 护理学杂志.2008(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融媒体”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JKH20210515JY)阶段性研究成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