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临床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1
/ 2

前瞻性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临床影响

童欢

安徽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2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64例纳入研究,随机排列表法均分2组,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加用前瞻性护理模式,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攻击自我、攻击物体、攻击他人、言语攻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人身伤害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而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96.88%较对照组的78.13%高(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模式用于精神分裂伴有攻击行为中,有效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护理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前瞻性护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度精神疾病,有着不明的病因,较多因素能够引发精神分裂,比如遗传、环境、心理等因素,该病多发于青壮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幻视、幻听、幻触等,重症患者会出现攻击性,易产生严重的后果。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和家属而言,不但是一种身体上的伤痛,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常规的护理往往关注病情治疗,缺乏心理、精神、社会等多方面的干预,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大大影响了治疗的效果[1]。前瞻性护理能够给予患者全面、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有助于加快患者的恢复。本次研究重点分析了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运用前瞻性护理模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64例精神分裂伴攻击行为患者进行研究,分组依据随机排列表法进行,各32例。对照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20岁,平均(41.02±2.01)岁,最长病程为10年,最短3年,平均(5.04±1.16)年;观察组男女人数均为16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19岁,平均(40.57±2.23)岁,病程最短、最长分别为2年、9年,平均(4.75±1.21)年。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表现在观察病情、遵医用药、预防并发症、制动护理等。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瞻性护理。(1)建立前瞻性护理小组,组员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专业的知识,上岗前需要对成员进行培训,使其对前瞻性护理的内容、目的等有全面的了解,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2)对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因、性格、临床表现等,对病情进行合理的评估,并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3)环境管理和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要充分尊重患者,护理中注意语言的温情、动作的轻柔,多与患者沟通,主动排解其不良情绪,帮助其调整心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要进行严密的观察,若患者出现呼吸急促、愤怒、躁动不安等情况时,要转移其注意力,减少接触,做好自我保护,对其合理需求要尽量满足,使其不良情绪得到缓解;(4)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引导,多组织健康活动,比如打太极、绘画、下棋等,丰富其生活,分散其注意力,减少攻击性行为,对难以自控的患者给予适当的约束,预防对自身和他人的伤害。

1.3 指标观察

利用MOAS量表,对攻击行为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攻击自我、攻击他人、攻击物体、言语攻击。每项分为5个评分等级。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有着更严重的攻击性。自制护理问卷评定表,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观察记录人身伤害事件的发生情况[2]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18.0处理数据,(6295dbe639a8a_html_e6d3b44913790489.png ±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MOAS指标

观察组的MOA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比较MOAS各项评分(6295dbe639a8a_html_83b8b1eae122e04d.png ±s)

组别

例数

他人攻击

物体攻击

自我攻击

言语攻击

对照组

32

8.17±2.36

2.01±1.21

3.24±1.42

1.01±0.49

观察组

32

5.02±2.13

1.42±1.13

1.75±1.38

0.71±0.25

t


5.605

2.016

4.257

3.085

P


0.000

0.048

0.000

0.003

2.2对比两组人身伤害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人身伤害事件情况更少(P<0.05),见表2:

表 比较护理满意度和人身伤害事件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体满意率

人身伤害事件发生率

对照组

32

13

20

7

25(78.13)

8(25.00)

观察组

32

20

19

1

31(96.88)

2(6.25)

x2





5.143

4.267

P





0.023

0.039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有着较长的病程,反复、迁延的病情,临床致残率比较高。精神分裂症病人往往从思维、行为等方面均表现出与环境的不协调,急性发作阶段,会伴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对家属、病友和医务工作人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相关研究指出[3],精神分裂症者往往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需要给予正确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预后的改善。

前瞻性护理是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依据护理程序,全面分析和判断患者的病情,从而对病情的风险进行提前的预知。前瞻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突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对病情的科学、全面评估,能够依据病情的实际情况,对护理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管理,使患者的心态、行为得到较好的引导,让患者能够对疾病、治疗有正确的认识,从行为、心理上积极应对治疗,提高疗效,减少攻击行为,对患者和他人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护,这对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者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MOAS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而人身伤害事件发生率为6.25%,较对照组25.00%低,且护理的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的78.13%(P<0.05)。可见,在护理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时候,与常规护理相比,前瞻性护理的运用,有着更佳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提高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更快恢复。

参考文献:

[1]覃燕燕,赖玉兰,李美娟,等.人性化教育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症状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0,v.10;No.218(2):156-158.

[2]齐晓燕,方喜玲,王静.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2):3345-3347.

[3]邓义.细致化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自知力依从性和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6):81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