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技能培训模式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0
/ 2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技能培训模式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王华 郭旭 熊乙霓

遂宁市中医院科教科 四川 遂宁 629000

摘要 目的:通过探索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技能培训模式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增强医师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及服务水平,为优化住培模式提供参考。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中医规培住院医师,一组采用传统培养模式,另一组采取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技能培养模式,并对两组医师进行考核与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核、技能考核与满意度问卷调查自我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步从“重知识、轻实践”的传统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模式转变为多维度的教育培养模式,初步建立起“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技能培训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 规培医师 技能培训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post competency skills training mod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the training mode of resident physicians.Methods: One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 the other group adopted post competency-based skill training mode, and the two groups of physicians were assessed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Result:The scores of theory assessment, skill assessment and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The teaching mode is transformed into a multi-dimen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ode, and the "skills training mode based on post competency" is initially established.

Key Words: Job competency normalized training the skill training mode

“胜任力”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vid McCldlland教授于1973年正式提出。岗位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绩优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体特征及可预测的、指向绩效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知识、技能、思维模式等。中医规培住院医师进入临床之初,缺乏工作经验和应变能力,医学服务水平较差。探索设置一系列科学、规范的培训安排,并开展考核评估,以实现对中医规培医师过程管理与培养效果的有效反馈。本研究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现将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符合条件的64名中医规培住院医师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2例。2018年9月-2019年8月之间的32名中医规培住院医师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包括男性10例、女性22例,年龄24-29岁,平均(27.2±0.8)岁,其中本科24例,硕士8例;2019年9月-2020年8月之间的32名中医规培住院医师设为观察组,采用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住培培训方式,包括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23-29岁,平均(27.2±0.7)岁,其中本科24例,硕士8例。组间基线资料可比(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进入医院时间<1年;(2)除实习外,无其他医院工作经历;(3)未婚育。

排除标准:(1)实习、进修人员;(2)单位委培学员;(3)曾接受过其他规范化培训(如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等);(4)已结婚或生育的学员。

1.3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住培培养模式,以中医带教老师日常指导与师承老师带教为主,期间接受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理论、技能培训、轮转科室出科考核与全国结业考核。观察组采用岗位胜任力的中医技能培训模式教学法,具体如下:在传统培养模式基础上,基地针对规培医师年级与专业方向,设置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每周接受不少于4学时的专科培训,同时接受理论与技能考核。

1.3.1构建稳定的师资队伍

依据中国医师协会《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工作指南(试行)》要求的师资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带教医师,首先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及演练,使其掌握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稳定的师资队伍。

1.3.2加强技能中心建设

基地加大投入,技能中心建设日臻完善,开展内科、外科、急诊急救、妇产科、儿科和综合技能板块,同时注重加强中医特色技能操作训练。

1.3.3因才施教开展分层培训

我院作为国家级中医住培基地,面向全国招收医学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医学知识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基地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员,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进行分层次技能教学,带教老师进行点评指导并逗硬考核。

1.3.4岗位胜任力技能培训

以中医拔罐技能操作为例,规培医师提前预习,带教教师讲解教学目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技术、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操作时尽可能让规培医师模拟角色分工:一位负责拔罐,一位准备器具,一位扮演患者,一位负责医患沟通,使其不但掌握拔罐技能,同时对医疗全过程有更深刻地理解。带教教师仔细观察规培医师的表现,做出评估与反馈。

1.3.5学时安排

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对照组规培医师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20学时。观察组规培医师学习望闻问切、体格检查等基础上,增加更多专科技能培训学时,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观察组累计开展技能培训超过240学时。

1.4观察指标

1.4.1考核成绩

两组规培医师在培训6个月、12个月后进行考核,包括理论与操作考核,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1.4.2问卷调查

两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针对职业价值与素养、医学知识掌握与应用、临床技能、医患沟通能力四个方面。采取百分制记分,评分≥80分,记为满意,评分<80分不满意。分值越高说明对教学满意度越高,同时岗位胜任力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传统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数据采取(均数+标准差)描述计量资料,培训6个月、12个月后数据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成绩分析

两组规培医师入职前的理论成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入职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理论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理论成绩统计分析(x±s)

62947261114e6_html_3ca3130e5e53b4d5.png 2.2技能成绩统计分析

观察组规培医师的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技能成绩统计分析(x±s)

62947261114e6_html_9a08acfa45c28813.png 2.3 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

针对自评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组规培医师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分析(x±s)

62947261114e6_html_3ec3fd71c527987.png

3.效果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技能培训模式明显提升规培医师的综合素质与服务水平。我院规培医师参加2020年、2021年全国业务能力测试平均成绩居四川省地市级住培基地第一名,用人单位对结业规培医师的职业素养、综合能力等给予高度肯定。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技能培训模式,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规培医师的综合能力,为中医规培模式的完善与创新提供思考方向。

参考文献

[1]赵书豪.基于胜任力模型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在中医科的措施及成效[J].临床研究,2019,27(1):15-16.

[2]田蕾,孙宝志.对我国七省市抽样调查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的现状及其评价[J].医学教育管理,2015,1(1):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