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评价

王胜民 许叶 孙吉亮

滨州市中心医院 山东 滨州 251700

摘要:目的:评价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选择我院2019.6-2021.7内6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并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予以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观察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及治疗前后跟骨Bohler角度改善情况。结果:康复优良率分析:观察组高达96.66%,对照组仅有76.66%,两组数据对比,P<0.05。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其余指标用时较短,术后Bohler角度较大,数据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并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锁定钢板内固定;植骨;跟骨关节内骨折;康复优良率;Bohler角度


跟骨骨折在所有鲋骨骨折中占比60%,其中关节内骨折占比高达75%,若未在有效时间内解剖复位,导致骨折畸形愈合,而不平整的关节面还会引起不同程度分创伤性关节炎,继而挤压肌腱并促使患者根骨外侧出现明显疼痛。现阶段临床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需先复位骨骼,促使跟骨恢复正常的生理位置,其次对其进行植骨治疗,确保骨骼恢复正常形态,最后予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促使患者尽快恢复[1]。研究证实,与普通钢板相比,锁定钢板支撑作用良好且稳定性较量,使用后可避免骨塌陷并有效防止跟骨高度丢失。为评价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及价值,特做如下研究并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方式选择我院2019.6-2021.7内6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并分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有16、14例,年龄20-65(42.51±6.36)岁。观察组:男、女有13、17例,年龄20-66(42.48±6.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通过SPSS 22.0软件分析,P>0.05。

1.2方法

术前准备:完善临床和实验室各项检查,给予患肢抬高、止痛、消肿、脱水等基础处理,直至患者病情稳定后实施手术。术前再一次行CT、跟骨侧位、X线检查,确保医务人员可准确、详细的了解骨折具体情况。在外侧做“L”形切口,保护好腓肠皮神经和腓骨长短肌腱后分层切开,紧贴跟骨外侧壁,由下向上锐性剥离,促使整个跟骨外侧面充分显露,后对关节面、骨折移位情况做密切观察,行临时复位固定,借助牵引、撬拨促使跟骨结节角恢复,后在侧方挤压跟骨内外侧壁,纠正跟骨增宽,确保塌陷后关节面复位。塌陷处撬拨复位后,遗留的空腔用植骨填充。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自体骨骼或人工骨植骨,确保骨折处结构恢复。解剖复位确认正确后以克氏针临时固定。取合适锁定钢板固定骨折,在切口内置引流管,切口缝合、包扎。术后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抬高患足。对照组手术方法同上,但复位骨折后用普通钢板内固定即可,不予植骨。

1.3观察指标

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2]:借助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制定的AOFAS评分展开评价。分值90~100分记录“优”,80~89分记录“良”,70~79分记录“一般”,不足70分记录“差”。

临床治疗指标以及治疗前后跟骨Bohler角度改善情况:治疗指标主要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跟骨Bohler角度借助X线摄片、CT进行检查。

1.4统计学内容

本文中所有数据均借助Excel设计表格,后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录入并分析。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2.1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

康复优良率分析:观察组高达96.66%,对照组仅有76.66%,两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1。

表1: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

组别

一般

优良率(n,%)

观察组(n=30)

15

6

8

1

29(96.66)

对照组(n=30)

7

5

5

7

23(76.66)

x2

--

--

--

--

5.1923

P

--

--

--

--

P<0.05

2.2临床治疗指标及治疗前后跟骨Bohler角度

表2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其余指标用时较短,术后Bohler角度较大,数据和对照组相比,P<0.05。见表2。

表2:护理质量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周)

跟骨Bohler角度(0

时间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n=30)

92.33±5.23

152.36±15.45

6.33±1.23

12.23±1.36

5.36±1.33

23.23±5.66

对照组

(n=30)

98.56±6.33

165.52±16.33

8.52±1.45

15.63±2.45

5.69±1.45

33.23±6.45

t

4.1557

3.2063

6.3085

6.6457

0.9186

6.3827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跟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足跟着地所致,在多因素的联合推动下,跟骨骨折发展为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而跟骨关节内骨质结构较为复杂且形态呈不规则,所以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且治疗方案也有明显差异[3]。跟骨由松质骨组成,部分关节、骨结节下方骨皮质较高,特殊的组织形态学特征促使跟骨骨折多为压缩性,所以一般的保守治疗并不能促使关节面恢复平整,措施的实施不当,甚至还会对其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跟骨属于不规则的矩形体,所以骨折后会有明显的移位,因此手术治疗该病,需选取合适时机,而骨折后不应立即手术,需对骨折部位消肿且皮肤褶皱征阳性后给予手术治疗。锁定钢板属于钛金属,与人体组织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加之锁定钢板的塑性、固定性较强,因此使用更有利于骨折的治疗和恢复。同时锁定钢板还具有支架作用,可通过螺钉形成锁定结构,且稳定性明显比普通钢板强,能直接降低患者术后分骨骼塌陷风险。而给予植骨治疗,可在骨间隙中放置填充骨,对塌陷关节面及骨块发挥支持作用,防止复位后骨块不愈合并大幅减少致残率[4]。此研究中的观察组,康复优良率高达96.66%,对照组仅有76.66%,且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其余指标用时较短,术后Bohler角度较大,数据和对照组相比,P<0.05。证实了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及价值。故,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甫国, 刘明哲. 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J].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 7(2):2.

[2]罗亚平, 汤峰, 管志海. 梭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9, 16(5):3.

[3]孙淑建, 刘效志, 王金华,等. 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打压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 33(1):2.

[4]王灿斌, 江摩, 汤善华,等. 关节镜辅助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 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