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及凝血功能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及凝血功能的价值

吴爱群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上海 200070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及凝血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剖宫产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之间,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每组均为35人。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恶露排尽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 48 h 治疗后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凝血指标均趋向相对低凝状态。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优质护理运功用与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中,对产妇术后尽快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凝血功能也得到有效的改善,避免下肢出现静脉血栓的情况。

关键词:优质护理;剖宫产;术后康复;凝血功能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剖宫产更容易出现阴道出血、休克等并发症,所以必须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剖宫产的适应症有难产、严重并发症、胎儿窘迫等,是一种创伤较大的产科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存在不容忽视。盲目使用剖宫产会增加术后出血、感染、泌尿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剖宫产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将有助于产后手术后的恢复。本文旨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探讨其对产妇术后恢复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剖宫产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之间,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每组均为35人。其中,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在21-37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2岁之间,孕周 / 平均孕周为: 36~42( 38. 62 ±1. 52) 周。实验组中患者的年龄在36-4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8岁左右,孕周 / 平均孕周为: 37 ~ 41( 38. 61 ±1. 52) 周。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没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对象均单胎。(2)本次研究征得患者、患者家属同意。

排除标准:(1)排除剖宫产禁忌患者。(2)排除妊娠前与围产期凝血功能异常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1.2.2 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

(1)术前:①护理人员应参照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口头鼓励,并为患者列举剖宫产治疗的成功案例,以激发产后对剖宫产治疗的信心。②做好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并在生产前完成血液生化检查。对于剖宫产妇女,血液生化检查显示血液呈高凝状态,护理人员应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凝剂。(2)术中:剖宫产时,护士要根据手术的进展情况,将相关的手术器械交给主治医师,同时密切监测产褥期的生命体征。此外,产妇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可以通过握手、口头关怀和鼓励来解决。(3)术后:①体位干预,术后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头转向肢体另一侧,并指导患者家属有效按摩患者的下肢。在手部彻底消毒的情况下,刺激下肢血液循环,正常情况下,每2小时按摩一次,单次继续按摩15-30分钟。此外,护理人员应每天监测记录患者下肢及背动脉振荡的皮肤温度和肤色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师。②早期康复运动。本组产妇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稳定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返回,并要求患者家属每2小时被动移动患者脚踝,帮助患者完成踝关节的屈伸。生产后24小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拔除导尿管,帮助患者下床行走。③饮食干预,若患者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稳定,护理人员允许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足量温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术后正常饮食。④疼痛护理,护士指导患者通过全身放松、冥想或分心来缓解身体疼痛,尽快组织母婴接触,指导妈妈掌握新生儿喂养方法。

2 结果

2.1 围产期观察指标比较

将两组产妇的产后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首次排气时间方面,实验组要明显由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恶露排尽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所用时间也均更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产期观察指标比较

组别

首次排气时间(h)

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

平均恶露排尽时间(h)

实验组

12.32±1.23

24.32±0.21

2.32±0.12

对照组

16.54±1.25

36.54±0.24

4.54±0.11


2.2 两组患者围产期凝血指标变化比较

将两组患者围产期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相比较对照组,实验组均有明显的上升,纤维蛋白时间均有所下降(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产期凝血指标变化比较

组别

凝血酶原时间( s)

凝血酶时间( s)

纤维蛋白原( g/L)

术前

术后48h

入院时

1个疗程后

术前

术后48h

实验组

12.25±1.05

10.15±0.11

18.04±1.11

22.53±1.14

5.21±0.25

3.11±0.21

对照组

12.24±1.02

14.32±0.13

18.02±1.13

18.46±1.12

5.23±0.24

5.85±0.23


3 讨论

剖宫产作为产科的常规手术,在终止妊娠、保障母婴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剖宫产是一种侵入性手术,可能会对母亲的各个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刺激。研究发现,剖宫产的女性比正常分娩的女性压力更大,痛苦更甚,术后切口疼痛、情绪不稳、泌乳不安等,往往会影响产褥期的恢复。因此,如何促进剖宫产女性术后恢复,节省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成为相关学科研究人员探索的热点。

剖宫产方法能有效保障母婴生命健康,对符合剖宫产指征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水平升高会促进血栓形成,进而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和肺动脉血栓形成。因此,优化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护理非常重要。剖宫产患者优质护理关注产妇产前、产中、产后的心理变化,以及当前临床需求的变化,在产前、产中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平息剖宫产的负面情绪。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在剖宫产术后采用优质护理,术后出院时间和下床时间分别为(16. 54 ± 2. 33)h和(43. 34 ± 1. 22)h,相比较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要明显更早,在术后48小时,实验组的凝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于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患者明显更高。

参考文献:

[1]周敏俊.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及凝血功能的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05):869-870.

[2]张园园.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实施优质化服务的价值探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5):328-329.

[3]何惠言,胡丽玲,高美华.优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后涨奶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5):2307-2310.

[4]侯雪.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和泌乳功能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4):404.DOI:10.13586/j.cnki.yjyx1984.2020.04.023.

[5]宋晓聪,柏璐.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03):53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