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因素及优化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因素及优化措施

李启明

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而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会直接影响其推广和运用。而要想适应国家持续性建设的要求,建设装配式建筑工程就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比装配式建筑和传统建筑造价,合理分析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影响因素,结合沈阳某小区的情况开展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实施装配式建筑的造价管理。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1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

装配式建筑成本是指贯穿整个装配式施工过程发生的全部费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流程主要表现为结构构件在预制构件厂生产,成品结构构件的运输,及最终在施工现场连接安装所发生的相关费用总和。与传统的现浇式建筑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包括一系列相关环节所产生的费用,如:预制构件设计费用、生产费用、运输费用、装卸费用、吊装费用、安装费用以及后期的维护费用。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大类费用:设计费用、生产运输费用、吊装安装费用。因此,降低这些过程的成本是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关键。

2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因素

2.1设计阶段

2.1.1PC材料成本高

相较于传统的现浇建筑材料成本,装配式建筑成本材料费用较高。尽管还有钢结构等,但是大多使用PC材料,所需费用较高,致使整个建筑材料成本不断增加,对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产生了影响[2]。

2.1.2设计费增加

相较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成本,由于装配式建筑在设计时需要多位设计师密切合作,涵盖了建筑师、结构设计师还有其他专业设计师,因此设计费用也增加了很多,这也是影响成本的因素之一。

2.2生产阶段

2.2.1构配件标准化程度较低

相较于传统的现浇式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的标准化程度有所区别。传统的现浇式对于构配件的标准化程度讲究“稳”,对于其标准化程度要求相对固定。相较而言,装配式建筑在构配件的标准化程度上要求并没有传统式高,反而比较低。

2.2.2工期

受生产效率、施工进度等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周期比较长,劳动强度也大,需要耗费的材料很多,尽管比现浇式省时,但工期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2.3运输阶段及安装阶段

在运输和安装上,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也有所降低。建筑的装配能适当缩短施工周期,同时建筑的体量比较大,也会缩短施工周期。整个运输阶段和安装阶段的成本增加了垂直运输和吊装的费用,现场安装、灌浆工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相较而言,现场的加工棚、临时存放的设施日渐减少。

2.4生产技术

现如今,BIM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项目协作形式,能够有效地将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多个领域的矛盾协调好,减少设计成本。但是实际上,选择应用新兴技术减少成本的企业并不多,这极大地影响了建筑成本预算的合理性,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2.5施工管理方面

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更能提高建筑的品质,减少工期和节约材料,达到减排节能的目的。缩短工期能够减少管理费用,缩短投资周期和银行贷款利息等费用。因此,就需要适当提升施工管理的成本。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控制措施

3.1政府层面

3.1.1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工作是整个建造过程成本控制的关键,必须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技术标准体系来依托。我国目前的设计标准规范或文件多以省份出台,生产设计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通用化、标准化程度不够,限制规模经济效益发挥。对此,全国应先完善现行的技术标准体系,编制通用的建筑设计模数、产业化标准图集和标准设计方案等内容,保障设计、生产的构件系列化、配套化和统一化,从而提高后续建造过程的运作效率。

3.1.2加强激励措施,扩大规模效应

装配式建筑在发展初期由于规模限制,无法发挥出规模效益,建设成本高,市场接受度不高,因此容易恶性循环,进一步限制市场规模扩大。对此,政府可以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来缓解初期高成本,包括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税率优惠、商品房优先拿地、减税和面积补偿、科研财政支持、金融贷款支持等,调动企业经营者参与建设装配式建筑的热情,从而扩大规模,发挥规模效益。

3.2行业层面

3.2.1构建完整产业链结构

虽然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产业已具备雏形,但各环节的衔接性还不够完善,对此,行业要整合资源,大力扶持和鼓励发展配套协作企业,特别是预制件深化设计单位、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辅助供应、构配件和建筑部品中间商、专业运输物流公司、管理软件开发商等,形成以主导企业和配套企业为链核的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在产业链结构完整的基础上,以试点示范工程为依托,加强产业链上各单位间的沟通、协作关系,以扩大PC构件的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运输和施工环节效率,减少前后流程冲突和资源浪费。

3.2.2加强行业从业人员培训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在建造方式上发生的转变,对各阶段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设计人员在前期要充分考虑预制率和装配率对构件生产、运输和安装的影响,合理确定预制率和构件模块种类,降低成本和生产施工难度;施工安装工人要严格遵循技术流程,对现场构建的堆放、吊装和节点安装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操作标准,提高施工安装效率。因此,行业要加快、加大对产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根据装配式建造各环节的业务需求,落实到相关责任主体部门,切实对从业人员进行技能、理念等内容培训,建立起全产业链系统的人员培养机制,保障各环节的建造水平和成本控制。

3.3企业层面

3.3.1提高设计技术体系

(1)建筑方案及结构方案设计。采用适当的预制率,既要保证建筑的预制率水平,有一定的预制生产规模,也要综合考虑预制率过高带来的运输、安装等辅材成本的变化。加强主体结构、装修和设备管线的集成设计,减少平面交叉,厨房和卫生间的尺寸满足标准化整体橱柜和卫浴的要求。

(2)拆分构件设计。根据项目特点、预制装配率和选定的结构体系合理拆分,优先考虑水平构件,减少施工时的脚手架和模板措施费增加;提高拆分构件重复率,进而节省模具摊销费;控制拆分构件的重量和体积大小,避免物流运输过程和塔吊配置的费用增加。

(3)节点设计。在保证建筑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设计预制构件之间、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之间的节点连接,节约连接使用的钢筋、预埋件、套筒等连接件,降低成本,简化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

3.3.2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1)加强机械化生产程度。随着装配式建筑规模的逐步扩大,预制件生产需求的增加,预制件生产单位应加强机械化生产程度,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和智能控制系统,打造数字化的生产车间,进一步扩大产能和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可扩展组合式预制构件数字化生产线通过增加模台和轨道、灵活组合关键设备等方式,就可以达到提高生产率、扩充产能的效果,且初期投资较少,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2)引入BIM信息化管理。设计单位可以利用BIM技术建立标准化的预制构件库、优化构件拆分方案、检查专业协调冲突问题等,提高前期设计效率。施工单位可以将施工进度计划写入BIM信息模型,提前模拟施工安排以便及时调整,对复杂部位和关键施工节点进行预演,提高工人对施工环节和措施的熟悉度,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4结语

随着国家保障性住房、雄安新区建设等新建需求的增长,在可持续发展和节能降耗的大环境下,装配式建造方式将是今后新建建筑的主流方向,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控制难点及对应控制措施对降低建造成本、促进装配式建筑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过程中,政府、行业、企业三方要相互协调配合,为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各方参与水平,从而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姜雪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影响因素与控制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6):92-93.

[2]黄蒙. 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20.

[3]高欢欢.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影响因素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