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智慧医疗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邱心宇

青岛山大齐鲁医院 266035

摘要: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医疗领域开始渗入智慧医疗,而对应的服务模式也随之得到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智慧医疗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将更为安全、便利、贴心的服务提供给患者,也可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费用高昂的现状。不仅如此,还有利于医疗卫生的发展越发智能化,服务越发信息化。基于此,本文探究智慧医疗的建设现状,并找出现阶段存在的一些不足,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希望可促进智慧医疗在我国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为患者谋求更多的福利。

关键词:智慧医疗;建设现状;医疗信息化;服务模式;发展

引言:伴随着医疗领域对于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有效运用,也促使新型智慧医疗服务模式的逐渐形成,建设智慧医疗并为其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可以促使远程以及自助医疗成为现实,更可以对医疗资源紧缺的现状加以缓解,促使医疗服务更为现代化。也正因如此,我国对智慧医疗的建设给予最大限度上的支持,希望可以促使其在弥补不足的同时得到更好发展。

  1. 智慧医疗的概念阐述

智慧医疗可以表述为对先进技术,例如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加以运用,从而促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医疗机构以及各方面医疗设备之间互动的实现,从治疗疾病逐渐向预防转变。总的来说,智慧医疗的构成部分为三个方面,即智能医院、区域卫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

  1. 我国智慧医疗的发展现状

  1. 医疗信息化建设框架已经逐渐显现

近些年以来,我国对于公共医疗卫生的发展给予充分的支持,甚至已经提升到了战略的层面。尤其是近些年以来,相关部门也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更是从政策方面给予医疗单位建设信息化医疗一定的扶持。国家卫计委也联同多个相关部门进行了政策性文件的多次发布,对于公共医疗卫生数字化给予了全面的指导,从宏观层面也实施有力的调控措施。而我国信息技术在持续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带动医疗卫生信息化标准的逐渐规范和全面。

  1. 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开展顺利

当下,我国一部分地区开始在升级医疗信息化管理平台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比如某省就基于大卫生的相关概念,协同IBM进行医疗信息整合系统的建设,这也可以看出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1. 重点应用系统功能的深化医疗

在一些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的医疗机构当中,医疗救治一卡通、预约系统以及挂号系统等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举例来说,在紧急救治协同平台当中涵盖多个功能,即急救中心呼叫平台、管控急救车辆等。对紧急救治协同平台加以运用,也可以促使医务人员初步对患者的病情状况有明确的了解,及时将救护车辆派出等,这对于急救效率的提升以及质量的大幅度增强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1. 在我国智慧医疗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在对智慧医疗加以推行的过程当中宏观性指导文件缺乏

智慧医疗毕竟属于新兴的事物,因此无论是在对其加以规划的过程中,还是已经投入了实施,智慧医疗可以参考的经验依旧有所不足。从目前来说,国内也仅仅只有一些一线城市的医疗机构,开启关于智慧医疗建设的相关计划,但是与其相关且具备较强针对性的宏观政策或者是指导性的文件,目前还是尤为缺乏的,这也是在建设智慧医疗的过程当中频频出现各种小错误的主要影响因素。尽管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在实施智慧医疗的过程中宏观指导为智慧地球,但是终归这一概念无法作为指导,从而全面推进智慧医疗这一项工作,因此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无法有效解决,且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水平有差距存在,在资金、人才配比等多个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也是智慧医疗建设所必须要面临的问题,甚至会对建设的而积极性造成消极影响,不仅会阻碍建设智慧医疗的进度,严重甚至会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进一步提高带来消极影响。

  1. 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信息资源共享未能充分实现的情况存在

从这一方面来说,主要为在对智慧医疗加以实施的过程当中,其应当充分整合医疗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时共享病患的各方面信息,也可以及时跟踪患者的病情状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样一来,不仅医疗机构对于病患的诊治效率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也有利于切实提高医疗机构内部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水平。但从实际来看,我国大部分区域的医疗机构在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实施共享公共医疗信息依旧未能实现,且存在多方面的阻碍因素,例如技术不对等、市县医院未能与省级医院进行信息共享渠道的构建等等,这不仅不利于患者便捷就医,还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当然这也给大范围推广智慧医疗带来一定的阻碍。

  1. 智慧医疗在实施的过程中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患者的个人信息、隐私关系与患者的个人身体健康、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建设智慧医疗系统的过程当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对患者的个人信息以及隐私情况加以保护。但是从这一方面而言,目前依旧未能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一些领域甚至处于空白的状态。对此,必须要在建设智慧医疗系统的过程中加强力度来建设对应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为智慧医疗的贯彻落实提供全面且充分的保障。

  1. 我国智慧医疗建设的建议

  1. 对组织架构加以强化并进行对应法律法规以及配套政策的积极出台

在建设智慧医疗的过程当中应当配备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指导工作小组的构建,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应的工作,例如规划具体负责的项目、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以及项目资金的立项使用等等。除此之外,还应当集中力度构建各级医疗机构单位的信息化,对领导层人员的责任意识加以强化,促使其在工作落实的方方面面都凸显出自身的责任。与此同时,更应当加大力度建设对应的法律法规,并对其加以强化,进行具备指导性质建设意见以及对应政策的积极出台,相关部门在平时也应当注重引进一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促使产业链条可以时刻保持完善的状态。最后,还应当在资金方面给予相关人员技能培训一定的帮扶,将更优异的政策环境营造给智慧医疗的建设。

  1. 加强顶层设计并统筹规划

要想促使智慧医疗建设工作的进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必须要注重顶层设计,除此之外,还应当统筹布局,除了要科学规划之外更应当明确实施的高效性。从这一方面来说,各地区的主管部门可以发挥出自身的带头作用,全面摸查并统一管理国有医疗机构的资源,与专家协同来将对建设智慧医疗方面的要求和优化建议加以制定。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医疗系统各方面应用和智能系统的升级。

  1. 进行用户服务评价体系的构建

智慧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除了要对相关的技术加以研究并提升积水水平之外,还有一点十分关键,那就是对使用者的健康需求全面满足。对此,需要构建用户服务评价体系,综合用户的评价并调整和改进智慧医疗服务,促使达到用户的满意。而政府部门对于公共产品应当在机构的绩效考核当中,纳入用户服务评价的结果,将其与各人员的绩效挂钩,实施激励措施。最终,还必须要给予研发机构大力支持,促使其积极探索并开发出惠及民生的优异平台,为智慧医疗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现如今大力支持智慧医疗,而各地区医疗模式也都发生了转变,但是我们仍需注意的是在建设中必须要及时明确不足并加以弥补,还应当注重法律法规和各方面服务体系的完善。只有这样,患者所能得到的服务才会更能满足需求,才能为其健康保驾护航,这也是医疗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夏英华, 何群, 何易洲,等. 我国智慧医疗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医院, 2021, 25(1):3.

  2. 董华, 刘太强. 我国智慧医疗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25):2.

  3. 李妍. 我国智慧医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 数字化用户, 2019, 025(020):135.

  4. 项高悦, 曾智, 沈永健. 我国智慧医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