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田注水井高压欠注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低渗透油田注水井高压欠注对策分析

杨钊云

大港油田第二采油厂工艺研究所 天津市 300280

摘要:想要保障油田产出量的稳定性,提升油田采收率,必须通过注水井开展油层注水干预,以对地层压力进行补偿,保持油田开采所需压力水平。当前,我国油田开采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低渗透油田数量不断增加,注水井高压欠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水驱采收率的主要原因,油田开采难度不断加大,注水井开采中,注入层配注合格率不足,注入压力水平过高和注入难度增加等问题,均会导致区块油井抽液供应量不足问题的发生,降低原油产量,影响头天生产指标,制约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就低渗透油田注水井高压欠注对策展开论述分析。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欠注井;高压欠注;欠注系统

前言:欠注是储量开采中后期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低渗透储层,由于储层物性较差,欠注过程中容易发生储层积存,导致地面欠注压力高,管道欠注困难,油田整体开发采取技术措施是不可避免的,欠注难度对低渗透油藏中后期开发的影响评价,主要技术措施有采用振动堵水技术,利用井下振源产生脉冲水流,消除地层中的堵塞效应,利用脉冲仪器在地层中产生脉冲波,达到超声波技术解除储层的目的,利用超声波的机械干预,使地层中的粘土颗粒改善欠注,注入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储层油水相对渗透率。

1、低渗透油田注水井高压欠注原因 

  对注水井周围的砂层展布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注水井砂层连通状况,分析欠注水井的吸水剖面资料,从区块地面高压注水实际运行状况分析,对油田区块内的油藏物性进行分析,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油水井的干预,总结低渗透油田注水井高压欠注的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1地层条件 

  首先,区块地层之间的连接并不理想,油井单侧位置与注入层时有连通,会受到断层遮挡作用影响,而另一侧处于不连通状态直接影响注入层的吸水能力,对注水量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区块注采井网缺少完善性,油井地层存在非均值特征,极易对注入层吸水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注采工作开展过程中,失衡情况时有发生,引起高压状况,由于区块内油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原油的采出量不断降低,直接导致注采单元内注水量的增加,分析其发生原因,大都是因为油井套因素引起的油水井化学堵水和被迫关井,影响地层吸水能力,且在进行注水操作过程中,若是操作强度过高,将诱发地层岩石结构破坏现象,引起沙堵问题的发生,增加注入压力;最后,注入层间的干扰作用,油田区域的注水井在工作过程中,大都以分注井形式存在,一根油水管柱所对应的注入层数量较多,层间渗透率较大,导致中低渗透层注水量不足,高渗透层水流注入量过大,从而引起注入压力过高事件的发生。 

  1.2水质问题 

  注水系统操作中,会间接产生杂质混合物,注水系统中也会存在次生不溶物,注入水之中含有的固体颗粒,也会对注入水质量产生影响,极易引起地层堵塞事故的发生,影响注水压力,形成注水井高压欠注问题。首先,注入水水质中更包含固体悬浮颗粒,会对油层的吸水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诱发地层堵塞;其次,管道腐蚀问题,由于注入水之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和溶解氧,上述气体均具备腐蚀性,在应用过程中,会对注水管道内壁部位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在腐蚀过程中,氧化铁和硫化铁大量生成,由于注入水之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盐和氯化物,这些盐类物质会对管线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诱发管线腐蚀问题的发生,腐蚀后生成固体物质,对地层产生堵塞作用。最后,在注入水进入地层位置以后,会与地层的原生水产生化学不相容反应,引起结垢现象的发生,两种以上的水源若是融合以后,也会出现结垢现象,加快对注入井和注水管路的腐蚀效果,生成大量的含铁离子物质,物质具有极高的腐蚀性,对地层流道产生堵塞效果。此外,注入水中含有大量细菌,细菌会随水体进入地层,在进入过程中,会在注水罐底部和管道管壁位置大量繁殖,导致有机酸和硫化氢气体的形成,增加腐蚀效果。 

2、低渗透油田注水井高压欠注对策

分析低渗透油田注水井高压欠注因素,从油田自身低渗透及低孔隙特征出发,分析注水井注入效果的影响因素,以此提出神队形的对策,以提升注水效果,增强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

2.1疏通地层

分析油田地层连通及生产动态数据状况,必须开展地层疏通干预。第一,需要对针对地层较差或者处于断层部位的油井进行分析,由于其连通状况较差,砂体发育过程中,连续性不足,地层可不采用增注措施干预。第二,若是地层的连通状况比较好,但是开发利用中高渗透地层中油层的程度较低,针对此类地层可以采取酸化增注方式进行干预;第三,针对砂体平面渗透率变化较差的地层进行干预,对厚度较高、分布广泛、具备完善注采系统的地层,可应用压裂增注方式进行干预;第四,从油层位置套管防护方法进行考量,若是由于压力升高而引起吸水能力下降的地层,可不采用增注措施进行干预。

2.2有效控制注入水质标准

为系统化的对注水井注入压力进行把控,必须对注入水的水质进行控制,第一,需要对注入水的水质进行强化监测与管理,依照石油企业注入水水质质量规定标准进行水质的监测和管理;第二,必须对地面注入工艺进行优化,依靠水源直接供应、精细化过滤和密封存储等方式进行水源的处理,水处理工艺技术应用过滤和沉降方式开展;第三,对井筒结垢现象采用井筒酸洗工艺开展清洗增注干预;第四,为减少注入水中腐蚀物质的含量,可以采用脱硫处理措施对注入水中的硫酸根进行干预,对地层水与注入水混合以后所形成硫酸钡锶情况进行改善,减少由于两种水源混合而生成混合物的情况发生,降低沉淀问题的发生几率,保障地层流道的通畅程度。

2.3注入系统优化

分析注水站的注入系统存在的问题后,优化搭配形式,进行局部增压干预,并合理进行区块分压处理,以進行整改措施的制定,开展分片的高压欠注井管理,以实现注入系统优化目的。第一,需要在注入系统中增设注水撬装移动设备,若是低渗透油田与注水井之间的距离过大,可应用注水撬进行注水干预,以对注水距离过长的问题进行解决,降低注水管路损伤的可能性;第二,需要应用注入系统生涯形式,对地面注水系统压力与实际注水压力不匹配的情况进行改善,也可通过管网末端增压手段开展;第三,需要进行注水复线的搭设,对部分小管径的支干线进行更换,对注水干线管径过小的问题进行解决,以促进管网内部水流速度的减缓;第四,为降低注入管线结垢问题的发生几率,必须对注入水水质标准进行严格把控,合理进行管线防腐措施的制定。

结语:分析低渗透油田注水井高压欠注的原因,要从地层因素、注入水水质因素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提出对应因素的解决对策,为改变注水井高压欠注问题,首先必须对地层进行疏通,其次,需要对注入水水质进行严格把控,最后需要优化注入系统,以此保障注水井水压正常,水源注入的正常化,确保油井能够顺利开采,满足我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提升石油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齐琳琳,苏小明,陈汝斌,等.池D区C油藏高压欠注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J].石化技术,2018,25(10):213.

[2]王江顺.深层低渗透率油藏注水系统节能优化技术[J].石油石化节能,2018,v.8;No.84(02):8+26-29.

[3]韩霞,王田丽,祝威,等.注水井筒高温高压缓蚀阻垢剂的研究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8,037(010):85-89.

[4]王勇,胡浩,王濤.超低渗透油藏长8区块欠注井综合治理对策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8):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