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焊缝的新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无损检测焊缝的新方法

于丽丽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 161002

摘要: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和高效运用。而在工业发展进程中,无损检测技术不可或缺,成了工业高水准前行的无限动力,尤其在焊缝检测过程中,合理使用无损检测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从无损检测的概念出发,详尽介绍了各种无损检测的新方法以及在焊缝方面的具体应用实际和注意事项,并对未来进行合理展望。

关键词:无损检测;焊缝;新方法


无损技术伴随工业生产的加速而兴起,在诸多生产领域中得到广泛推崇。在焊缝领域,为了提高效率,也巧妙地应用着无损技术,包括射线、超声波、渗透、磁粉等等。该技术作为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应用方式,对焊缝技术在安全与稳定方面的更高指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无损技术对于焊缝的强大助力作用,更多的生产部门相继扩大使用,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添砖加瓦。


  1. 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况

1.1无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征

无损检测是通过内部结构存在漏洞的材料所引发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置设备,用超越人力的高效方式对材料内部漏洞的具体信息状况进行详尽检测筛查的一项检测技术。这项技术不仅能高效检测出产品材料的内部病原体,同时对产品材料的基本操作流程和功能应用不造成影响。除了无破坏性以外,无损检测与其他存在破坏的检测方式相比,还具有更加全面的检测范围,它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对产品材料进行深度检测,效率极为优越。同时无损技术由于具有不对产品材料产生影响的优良特性,因此该技术可对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产品材料进行检测,这是具有破坏性的检测方式难以企及的方面。因此,综合各种特性,无损技术是工业生产检测中的不二选择[1]

1.2无损技术的发展历程在焊缝领域的应用现状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起初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无损探伤技术,该技术对于广泛科学发明的选择和应用还不算成熟。随后便演变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无损检测技术,在这一阶段,对产品材料的检测内容更加详细和高效,逐步走向成熟。最后在新时代经济和科技领域的洪流中,该技术继续演变成无损检测评价技术,该技术除了对产品缺陷进行明确详尽的反映外,还可以对产品性能的综合指标进行衡量,且与各类高科技紧密结合,成为当今工业发展的一大助力。

1.3无损技术在焊缝领域的应用现状和选择原则

一直以来,焊缝技术都是工业发展的重头戏,有力助推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在焊缝领域,由于焊缝的部分操作起来过于繁琐,其他低效的检测方法难以满足广泛的需求,于是无损技术成为检测焊缝的主力军强势兴起。如今,无损技术通过多种新技术的融合和灵活应用,正促进焊缝技术的快速发展。但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方法的选用不当和细节处理不妥,仍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进而降低检测和生产的效率。对于利用不同新技术的无损检测技术,应仔细校对各自的擅长领域和应用范围,依据实际的需要,尽可能选择检测效果更强、破坏更小的技术方法。

  1. 无损检测技术在焊缝中的具体应用实践

2.1射线检测技术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中的射线技术,又被称为射线照相法,是通过X射线和r射线等对材料

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穿透。在用射线进行穿透的过程中,射线本身会产生衰减效应,而射线无损检测便是通过射线在材料产品表面和内部各部分的衰变值的大小变化来对材料产品的漏洞进行精准高效的检测和反馈。在进行射线检测的过程中,对于材料产品的定性十分准确,提供的图像清晰而直观,同时可以保存良久。而由于射线本身的特殊性,成本价格始终高悬不下,成为该技术难以被大范围推崇的一大弊端。除此以外,射线技术更适用于密闭性高的材料产品中,在这类产品中,射线检测能够有效避免外来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但对于其他类型的材料产品,效率方面相对不算太高,检测时间差强人意,还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

2.2磁粉无损技术的应用

磁粉无损技术依托被磁化后的零件产品所产生的漏磁场对材料产品外部的磁粉进行吸附,在一定的亮度条件下,可以找出因磁粉而留下的痕迹,进而筛出工业产品的不连续的部分所在,并对详细的信息进行反馈。该检测技术依据其特殊独特的性质,可对铁磁性敏感的工业产品进行高效准确的检测。同时对于一些表面积小而窄的产品而言,由于人眼难以发现其细微的变化方面,磁粉无损技术成了更为明智的选择之一。该技术在焊缝领域中,对裂纹的检测独领风骚,对于部分焊接性能差的材料产品而言,对他们进行逐层的焊接检测,可以准确及时地查找出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裂纹缺陷。但值得注意的是,磁粉检测不适用于对铁磁性不太有感触的原件和产品的检测,对非磁性材料的检测反而可能会具有反向效果,也不能用于检测不锈钢类材料和对应产品。而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对于使用不同清洗液的磁悬液,应注意等到彻底干燥后进行连续磁化检测,在检测过程完成后,相对于其他技术而言需要进行退磁和清洗的额外操作,更为复杂繁琐。

2.3超声波技术检测的应用

超声波技术检测,是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同待测的产品材料相互结合,通过对各种形式所产生的波进行分析和鉴定,逐步筛查出材料产品所存在的漏洞和缺陷。该技术广泛适用于多种类型材料的检测鉴定,对于厚度大的产品内部空间的检测效果尤为显著。相比于射线检测法成本低得多,对人体的伤害也可以忽略不计。相较于磁粉检测法而言操作十分简洁,使得检测的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2]。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形状和空间结构较为复杂的材料产品不适用于超声波技术检测的方式,同时由于该技术在定量和定性方面评定能力的欠缺,在操作过程中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娴熟程度相比其他技术而言,有着高得多的要求,也会加大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2.4渗透无损检测的应用

渗透无损检测技术,是将含有荧光粉剂的渗透液在预检的焊缝表面进行喷洒,随后应用毛细管的作用机理,通过物理渗透性较强的特征,对待侧焊缝进行精准检测,进而暴露其弊端和漏洞所在。该检测方式又被别称为着色检测。在应用该技术过程中,缺陷处的渗透液会呈现明显的不同,便于更为直观清晰地筛查[3]。而这套技术,可适用于检验各种材质的产品和部件,检测成本较低、操作较为简便、灵敏度也十分可观。但对于一些表面不够光滑和疏松多孔的部件,检测起来会十分困难,因为该技术只能检测出在表面开口的漏洞。同时该技术只能对漏洞进行定量分析,难以对缺陷的大小和位置进行更为详细和准确地定性分析,从而创造出最终的结果不够准确,也会无形中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在选择这一技术检测时,应依据检测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地安排,从而提高检测过程的效率。

  1. 结束语

几十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对工业品的检测工作也在不断完善。检测技

术由起初低效破坏性强的粗暴方式逐步转向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具有破坏性小、全面性高、高效简便等优点。但在目前的应用方面,由于各技术的特性不同,会出现应选择不当而出现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对各类技术的优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阐述,以便在选择中做出更为明智的判断,促进焊缝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青, 朱红亮, 李洪刚,. 龙城大桥钢结构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应用[J]. 交通科技, 2009(S2):9-12.

[2] 黄民, 李功. 焊缝超声无损检测中的缺陷智能识别方法[J].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4(002):33-36.

[3] 吴明复. 焊缝的无损检测技术[J]. 航天制造技术, 1998(6):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