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探究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

蒋健勇

身份证号码: 45088119920328****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越来越多,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的设计也逐渐被人们提上日程,节能成为人们在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节能建筑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因此,节能建筑是未来我国建筑产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在现代化社会、行业领域内发展,逐渐树立了绿色环保的目标,并且该目标也体现在设计、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尤其是建筑设计环节,采用多元化绿色建筑技术,可以提高建筑项目绿化程度,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现今,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行业不断普及应用,带来了更为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选择绿色环保型材料,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还能够维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推动建筑行业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飞速发展。

1.节能建筑含义

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能耗与使用能耗两大部分。建造过程中的能耗,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生产和运输及建筑施工和安装中的能耗;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使用期内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用电器、电梯和冷热水供应等能耗。建筑节能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包括房屋建筑本体技术、房屋建筑用材料产品、房屋建筑热环境用设备等方面的节能。建筑节能设计应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环境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有效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积极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因此,节能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点。

2.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节能建筑以其优越的质量、经济和生态效益在当前工程项目建设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是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形态,也是建筑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从节能建筑设计应用过程来看,其具有以下现实意义:其一,建筑项目传统设计施工中,钢筋、水泥等材料的应用较为普遍,这些材料虽然能保证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然其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同时施工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使得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开展建筑节能设计,能在新材料、新工艺的支撑下,解决建筑施工环境污染及能源浪费问题,生态效益良好。其二,节能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在实际设计中,其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侧重建筑能源使用的考虑,这有效的降低了项目建设资源和能源的损耗,满足了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其三,我国提出了持续发展战略,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建筑节能设计,能实现建筑行业发展模式的变革,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提供保证。

3.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措施

3.1坚持绿色建筑节能理念

员工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缺乏良好的节能理念,没有将节能因素考虑在内,导致整个的施工环节从头到尾都存在严重的能源损耗问题。所以,在节能环保背景下建筑企业领导需要加强对员工节能意识和节能理念的培养,从设计根源上解决能耗的问题,比如在地面结构建筑环节中,所购买水泥和砂石具备的水凝性不一,不一定能够与住宅地面的可粘性相符合,这就需要进行水泥与砂石的混合比例分析,研究出最佳的混合比例,有效避免建筑材料的过度浪费,对于多出的水泥,还可以运用到墙壁的涂刷上,而对于多出的砂石,就可以运用于住宅外围景观的打造和里面的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所有材料的再利用,最大程度上降低能源损耗,提高施工环节的环保性。

3.2注重建筑物整体形状与外部环境的环保设计

太阳辐射与空气流动是决定城市居民住宅内气候环境和舒适性的两大主要因素。设计者可以根据太阳高度角、太阳辐射量来合理、科学地选择和规划建筑物的朝向,通过降低太阳辐射达到节能减排、自然通风的效果。因此在设计规划时要根据我国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选取夏季主导风向,以便于通风,增加居民居住的舒适度。建筑物整体形状与外部环境的环保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规划设计者立足在整体综合设计概念,要求要与环境分析家、能源分析家、结构搭配师等的紧密配合。在对建筑物实行规划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周围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此外,必须要分析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气候特征,尽量选择自然环境优良,能带动室内空气调节的地理位置。其次,建筑规划设计的环保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之路。

3.4科学引进高新技术

无论是建筑的节能设计还是智能化设计,都应当紧跟上时代的潮流,科学引进高新技术,由此确保建筑项目在实施期间能够获得便捷服务。常见的节能技术包括“外遮阳技术”、“集雨保水技术”、“外墙保温技术”、“BIM技术”等。其中前三种技术是指在施工期间针对门窗结构、外墙体以及给排水设施进行节能设计,而BIM技术作为一种建模手段,可应用于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阶段。好比在装配式建筑中,可在BIM技术下建立“5D建筑模型”,之后可结合建筑模型判断建筑结构的安装位置与组装拼接方法,由此既能降低建筑施工返工率,又能避免建筑项目产生较大的材料损耗。此外,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还可为建筑项目选择适合的建筑结构以及建筑材料。好比经由BIM技术的分析,可对中空玻璃的洞口尺寸以及施工方向给出可行性建议,这样可至少节省1/3的能源损耗。因此,善于应用高新节能技术也是促使建筑朝着智能化与节能方向发展的重要依托,故而值得推广。

3.5强化设计人员的节能意识

建筑节能设计工作开展是否有效、设计方案是否完善等,与设计人员的职能作用发挥是否充分直接相关。因此,在实现节能建筑设计目标、提升其科学设计水平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不断强化自身的节能意识,积极地参与各类培训活动予以应对。同时,设计单位应对人员方面的节能认知状况是否良好进行科学分析,不断加强业务素质锻炼,并在激励与责任机制的配合作用下,提高节能建筑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新时期建筑建设中的节能设计更具专业性,从而提升相应工作完成中的专业化水平,避免引发建筑实践中的能耗问题。

结束语

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方面,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合理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的成本,提高了建筑业的整体效率。另一方面,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也是建设友好型环境城市的保证。因此,在建筑业的未来发展中,大力发展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不断完善节能设计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建筑节能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建筑业一项重要、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切身做起,从实际出发,开创建筑节能的新局面。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由此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能够结合着工程周围的实际状况,在采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理论的过程中,能够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建筑物绿色节能的功效,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勤.浅论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节能环保理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

[2]周启虎.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与设计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7).

[3]颜怡明.浅议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J].江西建材,2020(10):92-93.

[4]谭茗心.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