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探析


周晶


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建设市场发展迅速,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水利建筑质量管理和水工建筑物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对施工企业来说,工程管理的质量直接取决于施工成本和运营利润。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建设技术的更新,按照国家建设标准开展建设工作,提高建设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从水利工程的管理视角,需要将管理方法和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及时解决各项源头问题,并且能够提升施工质量管控效果。水利工程项目的所有管理人员都需要以项目成功为基础目标,并将工程项目的不同实施阶段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执行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的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1水利工程管理中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水利工程历来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工程,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对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为促进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标准、质量控制规范、工程技术效益评价体系等,希望以此方式实现建设项目的高效优质发展。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我国水利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技术监督和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社会和工业的稳定发展。除了施工企业外,参与施工过程的科研技术部门和施工设计部门必须不断优化工程技术,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落实建设项目的施工效果。但是,建设项目本身的流程和环节比较复杂,容易出现质量下降,在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特别是在施工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设单位及有关监管部门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施工质量管理,提高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有利于降低水利工程施工风险。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可有效提高整个工程质量。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受环境因素影响,施工危险系数较高,只有加强工程建设与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将施工风险降至最低。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还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管理,则会导致人员混乱,出现材料、设备或者技术等使用不当等情况,进而导致资源浪费,增加施工成本。此外,在材料采购环节加强管理工作,还可确保材料规格、型号等符合生产标准,避免材料与施工现场要求不符,造成浪费。基于此,只有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才能优化资源配置,保证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2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探析

2.1加强教育培训力度

为有效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对于建设单位而言需要重点关注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以及能力。建设单位应当通过定期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来帮助质量管理团队提高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针对质量管理人员的相关技能展开深入培训,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素质。在开展有关质量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内容上,需要符合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培训的内容应当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培训入手,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的能力;第二,培训的内容除了要有理论性的知识以外,还要结合实践展开;第三,教育培训应当匹配相应的奖惩责任制,通过奖惩责任制来确保质量管理人员能够认真完成相关培训。除此以外,在实际的施工监管过程中,也应注重奖惩责任制的建立,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来提升全体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把管理人员的个人绩效与建筑工程质量挂钩,以此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在项目施工中做到认真负责。为了能够更好地规避一些舞弊行为,在惩罚机制的设置上一定要加大力度。结合奖惩责任制,还能够借助其优胜劣汰的机制来把控工作人员,不断地选拔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以此来提高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施工单位除了要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以外,同时还要注重引进社会上一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及时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将他们所拥有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及时融入公司中,帮助公司获得更好发展。

2.2加强建筑材料管理

在水利工程方面,施工现场必须有良好的物料管理,建立完善的物资监管体系,确保建材的采购和储存符合规定要求,目的是达到理想化的质量,确保工程不受物料影响。一是要对物资的采购、检查实施严格的监督,当物资的质量、性能达到施工要求时,一些高质量、高成本的建筑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企业的一些成本。此外,施工单位必须始终以“质量为基础”的生产经营目标为导向,采购和管理材料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严禁浪费材料,或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问题。建筑材料的管理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与施工过程和施工环节完全相适应,要真正体现材料管理的价值,便于施工管理,很好地处理存储材料的输入和输出。施工企业必须遵守物资管理三重保障原则,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不容忽视,如如采购检查、工作场所检查、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只有反复的施工材料管理,才能避免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材料问题,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从根源确保施工的有效开展。

2.3融合应用信息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体系中,融合应用多项信息技术,能够直接节省较多管理成本,还能够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整体协调性。不论是建设方、施工方还是监理方,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过程中,都能够快速发现各项质量控制问题,此时需要进一步深化项目组内部沟通和协调能力,才能够快速解决阻碍项目进展的技术难题和管理难题。通过融合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相关管理人员还能够进一步增强信息素养能力,并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精准反馈和总结分析,并充分运用可视化项目协管平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内容的内部协调和沟通功能。在融合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水利工程项目的各项施工质量控制因素以及被控制过程都能够公开展示在项目统一协管平台的各个功能模块之中。因此管理人员都能够在此平台中快速获取相关建设工程施工数据信息,并对后续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内容进行规划与全面规约。

2.4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协调各方工作

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是完成管理任务的基本前提,管理者需要明确项目管理的需求,将理念融入具体任务,提高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日常管理。此外,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分包,需要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各施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协调各方工作,确保施工的和谐衔接。必须建立合理的项目管理结构,在分包的情况下,整个项目,整合和系统应该被视为整个项目协调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对施工过程的规范、分析和施工,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2.5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其进行改善。具体包括:①在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选拔的过程中,应该提高相应选拔标准,选择专业对口或者持有职业证书的管理人员,可通过宣传或提高管理阶层待遇的方式引进高级技能人才。②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培训,针对市场环境的具体变化对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进行及时更新。③通过内部激励措施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优胜劣汰。选择更能适应工程环境的管理工作者,提高管理人员竞争意识。④企业内部定期举行高级技能人才交流会,不同部门的管理阶层定期进行沟通交流,扬长避短,必要时可由企业出资组织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引进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

结语

水利工程项目是涉及众多环节的工程,对于其质量的管理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基于当前建设工程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把控其质量,首先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加强质量管理部门的培训,提高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最后要搭建好社会诚信信息网,借助社会力量共同监督城市中建设工程项目的进展,有效约束参与工程的主体,注重项目的创优,从而把控好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黎华智.探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安全和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5(12):86-89.

[2] 段建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安全及其质量控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345(65):444-450.

[3] 徐军,张瑞春.水利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445(11):33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