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设计

/ 1

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设计

赵志鹏 1 徐伟 2 夏世飞 3

1南京市高淳区水务局 江苏南京 211300

2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水利管理服务中心 江苏南京211500

3南京市高淳区水务局砖墙水务站 江苏南京211300

一、背景技术

城市河道两岸的防汛墙是抵御台风、风暴潮、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主要挡水设施。传统的防汛墙的墙身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该结构虽工艺成熟,结构可靠,但墙顶高程一般较高,亲水性较差,且硬质结构的景观效果不佳,与河道两岸蓝绿交融的滨水空间难以融合。

为此,经过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技术方案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传统的防汛墙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兼具防洪挡水功能和景观亲水效果的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包括:

构筑在现状防汛墙上的防汛闸门基座;

水平放置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的防汛闸门,所述防汛闸门的临水侧铰接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以及

安装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内且位于所述防汛闸门下方的气动顶起机构;

当处于非汛期低水位时,所述气动顶起机构不工作,所述防汛闸门水平卧倒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并作为亲水景观平台;当处于汛期高水位时,所述气动顶起机构将所述防汛闸门顶起,所述防汛闸门沿着铰接点进行翻起,使得所述防汛闸门的陆地侧的高程高于其临水侧的高程。

1、现状防汛墙包括:

间隔打设在河岸地基内的前排桩基和后排桩基;

构筑在所述前排桩基和后排桩基上的防汛底板;以及

构筑在所述防汛底板上且与所述防汛底板组成形成L型结构的防汛墙身,所述防汛墙身与防汛底板之间回填有回填土体,所述防汛闸门基座构筑在所述防汛墙身和回填土体上。

2、防汛闸门包括:

若干沿所述防汛闸门基座长度方向并排布置的闸门面板,每一闸门面板的下板面的陆水侧分别通过至少一转动铰接支座安装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

安装在所述若干闸门面板上的龙骨结构;以及

铺设在所述龙骨结构上的路面。

3、相邻的两块闸门面板之间设置有止水条。

4、在每一闸门面板的上板面的临水侧处竖直安装有景观栏杆。

5、防汛闸门基座与每一闸门面板的下板面的陆地侧接触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搁置支座。

6、防汛闸门基座的顶面上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气动顶起机构的容置槽。

7、气动顶起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的容置槽内的充气气囊;

用于对所述充气气囊进行充放气的气囊充气机;以及

可调节伸缩长度的限位伸缩带,所述限位伸缩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其另一端与所述防汛闸门的陆地侧连接。

三、附图说明

626359cea8f1e_html_b9c8f917cd4a164d.png626359cea8f1e_html_81c034fdfa0774df.png

图1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防汛闸门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626359cea8f1e_html_f580269036f5c8c2.png626359cea8f1e_html_a25e7d900efee5fc.png

图3防汛闸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处剖面图

三、有益效果

1.本设计兼具防洪挡水功能和景观亲水效果,有助于营造人水和谐的滨水空间。

2.防汛闸门中相邻的两块闸门面板之间可通过止水条进行拼接,整体具有一定柔性,可实现较长距离的共同挡水作用。

3.可在现状防汛墙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施工方便,结构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