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土木工程的发展特点与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探讨土木工程的发展特点与施工技术

薛清宇

身份证号码: 45050319910814****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各界对土木工程建设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让土木工程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求,土木工程必须结合自身特点与现实情况,将现代技术作为发展背景,不断优化土木工程建设内容,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与技术水平。本文主要针对土木工程的发展特点与施工技术展开探讨,以便业内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土木工程;发展特点;施工技术


  1. 土木工程概念

土木工程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为了让土木工程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求,土木工程必须结合自身特点与现实情况,将现代技术作为发展背景,不断优化土木工程建设内容,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与技术水平。


  1. 土木工程的发展特点

2.1工程结构功能多样化

现代土木工程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挖土盖房、架桥为梁的范畴,而是以“以人为本,绿色环保”作为其设计理念。对于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来说,尽量要求与周边环境融合一体。就建筑的结构布置来说,尽量与水、暖、电、气的供应,室内温、湿度的自动控制等现代化设备相结合。而对于工业建筑来说,则是要求从恒温、恒湿、防微振、防腐蚀、防辐射、防磁、无微尘,向大跨度、空间分隔灵活、工厂花园化的方向发展。

2.2工程规划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木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为了保证土木工程能够满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建设之前,需要对工程进行整体规划。在以往的工程规划方法中,一般都是提出几种方案,然后从中选择最佳方案。而对于大型的土木工程可以运用系统的工程理论方法来提高工程规划的水平。比如,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并且会关系到周边的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等,所以在建设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规划,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土木工程建设价值。

2.3工程设计和施工

人们努力使设计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达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目的。为此,已开始采用概率统计来分析确定荷载值和材料强度值,研究自然界的风力、地震波、海浪等作用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与统计规律,积极发展反映材料非弹性、结构大变形、结构动态以及结构与岩土共同作用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结构可靠度极限状态设计法和结构优化设计等理论;同时发展运用电子计算机的高效能的计算和设计方法等。

2.4新型工程材料的应用

建筑材料方面。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但是这些材料有些弹性模量偏低,有些价格过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尚待作新的探索。另外,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虽已取得显著成果,仍继续进展。

2.5工程地质和地基

现阶段的土木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地上、地下、陆上或者水中这些工程类型,但是无论是哪种工程类型,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是核心要素,只有确保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才能够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功能的发挥。所以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地质和地基条件非常关键,只有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才能够进行后续的设计提供参考的依据。目前的地质勘察主要是现场的钻探取样以及室内分析试验,但是对于有些特殊工程,勘察技术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需要不断的创新地质勘察技术,为土木工程建设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创造有利的条件。


  1. 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

3.1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

现今,伴随城市建设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正面临的挑战也变得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研究,现今,我国的钻孔灌注桩技术获得了发展,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我国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在技术使用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项技术的使用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因此,在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需要加强对于钻孔灌注桩基的重视,从而确保土木工程的质量。

3.2深基坑施工技术

现今,土木工程变得越来越多,人们对其关注也变得越来越多,许多的建设人员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开始使用新的施工技术,深基坑也是其中的一种,通常深基坑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改善现今土木工程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其使用了信息技术的支护软件进行相应的地下检测工作,联系土建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不仅对周边的建筑群有了一个良好的掌控,还能够加强基础地基使用性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所以,被广泛使用在土建工程中,现今,我国应该积极倡导使用深基坑施工技术。

3.3新型预应力技术

体外预应力作为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是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是近年来的热点。体外预应力现阶段主要应用在特种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和大跨度建筑工程结构中,形成了两种主要体系。体系一是有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优点是预应力摩擦损失小,因为孔道管在结构体外,容易检查和控制管道的铺设质量及其水密性;体系二是无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优点是可采用单根张拉工艺,易于操作,且单根无粘结筋的摩擦损失极小。体外预应力相对于传统预应力体系有很多优点,对工程经济效益有积极影响。


  1. 结论

综上而论,新时期士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情况和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建筑产业上呈现出系统提升和产业升级的特点,在土木工程施工的细节中表现出技术创新和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因此,建筑企业需要要立足于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设计、技术应用和技术实施等关键环节,以新时期作为基本背景,以士木工程施工为基本目标展开深层次研讨,在不断提升士木工程施工技术含量、提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同时,确保建筑产业的转型和发展,实现基础、技术、系统的升级和变革目标。


参考文献:

  1. 江莉.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与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J].工程标准化,2014(10).

  2. 齐明明,李伦光.对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及创新分析[J].四川水泥,2015(01):104-105.

  3. 刘瑜. 土木工程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1)

  4. 赵艳阁.试分析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与未来发展[J].现代装饰(理论),2014,0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