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要点

冯正华

身份证号: 32021919851030****



摘要: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强国发展,随着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也与日俱增。虽然我国当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成果,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物质环境发展迅速,但是,当前的大气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影响。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有效控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废气排放水平,需要在立法的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状况监测。如何科学合理的布设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较为科学、及时的掌握地区的空气污染状况,及时制定相适应的发展政策,维持大气污染水平处于社会发展、人们健康所能够接受的合理水平内,平衡好发展和健康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保护;大气污染;监测;布设  


0 引言

  一般而言,工业污染厂房需要设置在城市常年风向的下方,降低对城市居住区的空气污染。大气的污染情况直接受到扬尘、工业排放和扩散条件等的影响,特别是雨雪和风的天气状况,对于大气的污染情况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实际进行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污染企业位置、常年风向和风力情况,需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将大气监测点布设在上风向。总而言之,大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需要进行实际情况的考察和多方案的对比,需要在实际监测过程中进行动态的调整,客观实际的掌握大气污染状况。

1  环境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设置要求   

1.1  根据监测目的的差异进行设置

环境保护的监测过程中,对大气污染情况的监测目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掌握城市区域的污染状况,掌握不同区域的污染特点和整体区域的污染状况和等级,便于开展限行、限产等行政措施,控制城市区域的污染处于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对城市形象影响较小的状况下。另一方面,需要对城市所在地的污染排放重点企业进行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掌握企业正常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掌握企业的生产污染排放的规律,确保企业污染大气净化装置处于有效的工作状态。不相同的大气监测目的,需要对空气监测点的布设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案研究。

1.2  根据污染源的差差异进行设置

污染大气监测点的布置,需要根据污染源的特点来安排,只有适应污染源的分布情况、排放频次和数量,才能更好的掌握监测点的布置要求。在污染源的核心位置,可以采用以污染源为核心的圆形排列监测点或扇形布点,提高污染源的监测精度。在污染物相对平均或分散的区域,则采用正常的网格排布的特点采集大气污染排放情况,以取得相对精确的污染状况采集数据。部分污染源的排放高度较高,扩散范围较广,而有的属于挥发性污染源,不同于烟囱排放,排放扩散高度较低,在实际布置污染源采集点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比选确定。

1.3  根据污染源的地里位置和环境来进行设置

  污染源大气采集监测点的地理位置不同,对监测点位的布置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只有科学的设置大气监测布置点,才能取得准确度测量数据。例如,当污染源位于被风山坡或山谷地带,按照普通的网状和圆形污染源数据采集点,采集数据将很难获取真实的数据。需要根据风向和风力的作用,采集污染源周边的数据。只有当污染源附近少风力作用时,采用网格空气污染源采集监测点才能取得较高的测量精度,当风力作用强烈时,需要适当考虑风向和风力作用,进行模型设置和计算确定空气监测点。 

2  空气监测点布设过程中的问题要点

2.1  监测重点

  空气污染后,随着风力作用和扩散作用,将相互影响,因此在空气污染监测过程中,很难确切的进行城乡和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区别,任何监测点的数据都不是独立和孤立的数据,都具有一定的相互影响的作用,需要从整个区域数据监测网中进行分析。但是,实际我国空气污染监测点布置过程中,存在着各个行政区域各自归属和管理的问题,存在着重视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而忽视农村的环境质量监测问题。而对于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检测重点是进行污染物的分类和级别划分,满足上级国家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的基本要求和考核需要,对于大气污染敏感物质的监测多采用网格的方法进行监测点布设,对城市在外的污染源周边,往往需要根据地理环境和大气气候作用,使用扇形和圆形空气监测点布设。

2.2  布设空气监测点

  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空气污染监控点设置并非随意设置,需要进行区域的基本情况摸排和进行模拟,确定在常见风向和风力作用下,能够较为客观的反应当地的环境空气污染情况。在监测点周边,不允许具有较大的风力作用和遮挡设施,对于空气监测点的高度也有明确的要求,不能直接对准饭店的排风口,需要避免刻意选择的公园环境中。对于实际情况需要进行适当的微调,不能严格按照图纸设置点位进行设置,需要对最终空气监测点的精确位置和高度进行标识和实施传输数据,在当地也需要能够及时显示相关数据。

2.3  空气采集点密度

在我国环境监测过程中,空气污染采集点的设置密度具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是,在实际环境保护空气监测点的设置工作中,各地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地貌具有不同的要求,需要结合实际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大气污染采集点。空气污染物的采集样本数据,需要能够满足后期的计算和统计意义要求,需要能够指导当地的行政管理要求,能够较为客观的体现实际情况。环境保护空气污染采集点的设置需要消耗相关的材料设备和资金维护,需要实现数据的实时动态分析和采集。当前采集点的设置逐渐自动化和智能化,人工采集数据起到校对和检查的作用。   

3  空气污染数据采样点的分析方法

3.1  功能分区布点法

按照功能分区进行空气污染采集,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和考核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能够实现当前经济发展和评估的直接指标,而且,对于工业区和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不同的污染物相对集中,开展功能分区法进行污染物采集点布设,具有较常用的意义。   

3.2  网格布点法

  网格布点法便于采集整个行政区域内的空气污染信息,该方法需要将整个区域分为均匀的网格,每个采集点位于各个网格的交点。一般情况下,需要考虑风向,位于下风向的空气采集点应多于上风向。具体网格的划分大小,需要根据城市区划的实际需要设定,合理的开展空气污染采集点的布设规划工作。

3.3  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

  如果风向确定,应当采用扇形布点方法进行空气污染物采集,而对于风向不固定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同心圆的布点方法。对于风向作用较小的情况下,一般采用网格布点法进行采集。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大气污染情况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加强环保监测过程中的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和采集工作,为工业化发展保驾护航,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反正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克继,浅谈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J].《科技与企业,2014(14):62~63.   

  2. 刘维飘.浅析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4):51-52.

  3. 赵根成,贾劲松,姚运先,李支援.高职《室内空气监测》课程项目化设计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01):50- 52.  

  4. 贺虎虎,论环保检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J].《城市理论建设,2014(5):28~29.

  5. 胡中华.论环境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J].低碳世界,2017(2):27-28.

  6. 孙贺江,徐崇,刘皓天,刘俊杰.住宅室内空气质量和通风系统性能在线监测平台及数据库[J/OL].暖通空调,2020:1-6.

  7. 宋林富,论环保检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J].《科学之友,2012(11):36~37.

  8. 胡成方.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及优化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7(06):276-278.

  9. 邝俊侠,温佐钧,裴成磊.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智能成效审核技术研究与应用[J].分析仪器,2017(2):88-93.

  10. 韩茂昌.基于MS-EEPO理念下对《室内空气监测》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8(05):114-115.

  11. 余朝文,赵丹.基于MS-EEPO有效教育体系的教学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03):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