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利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利用分析

范檬萌

阿拉善博物馆 内蒙古 阿拉善盟 750306

摘要: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对于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利用,是实现其功能价值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后,对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社会发展对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价值认识也在逐步提升,因而,博物馆应加大对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开发力度,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管理;现存问题

引言

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庞大的工程,从遗址保护、文物挖掘、文物保存、文物复原、文物研究等等,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同时涉及到的工作也极为复杂。就目前而言从遗迹发现的那一刻起,文物的保护工作就开始了,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就是为了确保文物的留存传承。文物是我国民族文物的承载物,见证了我们民族发展的历程,也见证了我们在民族发展中为了更美好生活所做出的努力。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有助于对传统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研究,目前我国在文物保护和管理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政策和群众认识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在文物保护和管理上也凸显了一部分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1文物保护的价值意义

文物作为先辈们的智慧结晶,体现了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其中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化内涵,在当前社会发展变革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在当前现实背景下,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大众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逐步提升,深入挖掘文物所蕴藏的价值,提升其利用效率能够充实大众的精神生活,也让他们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对于我国历史文化传承等各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入推进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能够为民族团结统一,国家建设发展提供助力,也为历史文化研究、现代文化创新提供有力的依据,将文物中所蕴含的价值信息融入到高校教育当中,也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增强大众的文化认同感、激发其文物保护意识,如此为我国历史文化弘扬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与利用面临的主要困境

2.1公众文物保护意识较为薄弱

文物是博物馆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础,搜集民间文物并进行保护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职能。然而在工作实践中,受限于人们缺乏良好的文物保护意识,加之由于时间因素,大量文物出现损坏或丢失,进一步加大了博物馆在文物藏品保护与利用上的难度。

2.2现代技术发展对博物馆工作开展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适用于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与利用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现阶段一些博物馆仍局限于开展简单的文物保管、展览等工作,缺乏对文物藏品的全方位保护及深度开发,进而制约了博物馆文物保护职能、教育职能、文化研究职能等职能的有效发挥。

2.3管理体制比较落后

在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工作中,基础的保障内容就是管理制度的建立。文物管理和保护的工作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复杂多样,且工作责任重大,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那么对文物的保护就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时可能还会造成文物的损坏。文物的损坏所造成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这样烦琐且关系重大的工作必须有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只有明确合理、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在开展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明确工作目标、把握工作方向,提供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质量的支撑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大部门的文物管理单位并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体系不健全,造成相关工作的开展中,工作效率低下且保护工作不到位,对我国的整个文物保护管理环境和水平造成重大影响。

3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利用措施

3.1文物库房的保护

文物库房作为博物馆保存文物藏品的重要场所,大量不便展示、易损坏的文物均保存于此,所以文物库房在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文物藏品有各不相同的性质,所以要将文物保存于不同的库房中,这些库房也应当结合文物的具体性质,开展针对性的规划设计。首先,文物库房的温湿度调节尤为重要,应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及文物藏品的实际情况,进行对应的温湿度参数调节。其次,文物库房的防霉变、防虫蛀等工作也至关重要。因而,在库房保存文物藏品时,要在保障库房适宜温湿度的基础上,开展好虫蛀隐患消除工作,加大文物库房的保护力度。

3.2加强民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文物保护事业仅依靠政府部门力量是无法取得理想成效的,民众在这之中同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物保护事业更需要公众参与,在科学统一的文物保护工作中,促进文物保护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未成年人是未来社会的继承人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尤其要注意培养未成年人的文物保护意识,这是文物保护事业的重点工作内容。除此之外,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主管部门需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从教育层面减少遗址景区的破坏文物等违法行为。攀爬文物、在文物上雕刻名字等行为的出现,均是有关部门缺乏公众教育的表现,针对攀爬文物等现象,最好能够在文物遗址附近竖立“保护文化遗址请勿攀爬”等标志、提醒语,帮助人们规范自身行为,从而有效唤醒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积极将意识转化为行动,营造良好的全民文物保护氛围。

3.3完善管理制度,建设保护管理设施

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离不开相应的科学管理体系。当地文物保护单位在指定管理制度时,可以参考其他优秀单位的管理制度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具体的执行标准和流程。文物该如何进行分类、该如何保存、后期的维护展示等等,都应该有具体流程标准和执行要求,同时也要将责任的划分落实下去,提高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细心兴致和认真负责。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同时还需要建设相应的管理设施,在科学快速发展的当代数字化管理也应该进入到文物管理中,文物保护管理一般情况下涉及数量和范围比较大,将文物的相应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结语

近年来,我国提高了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度,在强调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的同时,还强调适应时代的发展,推进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利用。博物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还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为此,博物馆相关人员应围绕如何更有效开展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与利用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明确目前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与利用面临的主要困境,从多方面入手,积极促进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乌敦花.试析如何做好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1):96-97.

[2]黄芳芳.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科学管理与保护[J].炎黄地理,2021,(2):56-58.

[3]孙静.具有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博物馆文物保护路径研究[J].文存阅刊,2020(2):46.

[4]鞠香艳,孟宪会.探讨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及管理工作[J].商品与质量,2020,(6):13.

[5]高腾.探讨如何做好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J].精品,2021,(6):27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