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肩锁关节脱位诊断中MR影像诊断技术的运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在肩锁关节脱位诊断中 MR影像诊断技术的运用价值分析

殷伟

咸宁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湖北咸宁 437000


摘要】目的:探究肩锁关节脱位诊断中MR影像诊断技术的运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入选的9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CT诊断,观察组采用MR影像诊断技术。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指导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97.92%,高于对照组85.42%,误诊漏诊率2.08%,低于对照组14.58%,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诊断方式指导治疗有效性97.92%,高于对照组79.1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肩锁关节脱位诊断中采用MR影像诊断技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诊断误差,有利于指导有效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诊断;MR影像;诊断技术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关节脱位疾病,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对于该病关键在于正确诊断,进行针对性治疗,以保证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1]。临床中对于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主要采取CT、X线以及MR影像学进行诊断,不同的诊断方法所取得的效果不同。本研究采取CT和MR影像进行诊断,分析不同方法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入选的9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3.52±1.95)岁。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4.25±1.8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CT诊断,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损伤部位进行检测,合理调整扫描参数,并引导患者采取合适体位,给予患者CT薄层扫描,并将扫描结果传输至医院工作站,由两名专业医生进行审片,分析患者肩锁关节损伤情况。

观察组采用MR影像诊断技术,采用超导磁共振仪,患者取仰卧位,合理调整参数,扫描层厚度为4毫米,扫描间隙为1毫米,扫描矩阵为256×224,对患者斜矢状面、横断面、斜冠状面进行扫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指导治疗有效性。

1.4统计方法

用SPSS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97.92%,高于对照组85.42%,误诊漏诊率2.08%,低于对照组14.58%,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n,%)

组数

例数

准确率

误诊漏诊率

观察组

48

47(97.92)

1(2.08)

对照组

48

41(85.42)

7(14.58)

X2

4.909

P


0.027

2.2比较两组诊断方式指导治疗有效性

观察组诊断方式指导治疗有效性97.92%,高于对照组79.17%,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n,%)

组数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8

25(52.08)

22(45.83)

1(2.08)

47(97.92)

对照组

48

11(22.92)

27(56.25)

10(20.83)

38(79.17)

X2




8.317

P





0.004


3.讨论

肩锁关节主要由肩胛骨肩峰关节面和肩胛骨肩峰端关节面组成,当肩锁关节出现脱位的时候,就会影响患者整个上肢的运动功能。而导致肩锁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肩锁关节受到外力影响。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可通过健侧肢体拖住患侧肘部来减轻患者疼痛,如果肩锁关节脱位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疼痛加剧,或出现在脱位的二次发生现象,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为指导治疗以及分析患者脱位情况,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现阶段,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肩锁关节脱位采用MR影像学进行诊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3]。而且MR影像学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患者软组织损伤情况,全面诊断患者肩锁关节脱位的病情,以减少误诊、漏诊发生率。CT诊断方法能够较好的反应软组织肿胀、关节囊内积水等情况,同时还能够显示骨膜撕裂状况,但是CT检测受到技术局限性,其诊断准确率不如MR影像诊断技术[4]。主要原因在于MR影像诊断技术能够准确判断患者脱位情况,全面分析患者病情,为患者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本研究对9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诊断97.92%,高于对照组85.42%,误诊漏诊率2.08%,低于对照组14.58%,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诊断方式指导治疗有效性97.92%,高于对照组79.17%,P<0.05,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针对肩锁关节脱位采取MR影像诊断技术,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指导有效治疗,保证患者治疗体验。



综上所述,肩锁关节脱位诊断中采用MR影像诊断技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诊断误差,有利于指导有效治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蒋章坚. 在肩锁关节脱位诊断中MR影像诊断技术的运用与临床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6):104-106.

[2]李雪霞,曾仲刚,麦春华,等. MR影像诊断技术在肩锁关节脱位诊断中的应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9):85-86.

[3]Claudio,Rosso,Frank,Martetschläger,Maristella F,Saccomanno,Andreas,Voss,Lucca,Lacheta,ESA DELPHI Consensus Panel,Knut,Beitzel,Giuseppe,Milano.High degree of consensus achieved regar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instability among ESA-ESSKA members.[J].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ogy, arthroscop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SSKA,2021,29(7):2325-2332.

[4]李慧斌. MR影像诊断技术在肩锁关节脱位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研究[J]. 浙江创伤外科,2019,24(5):1037-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