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瘤诊断中应用放射技术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肺部肿瘤诊断中应用放射技术效果分析

徐刘学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合兴医院有限公司 215600

摘要:目的:研究放射技术对肺部肿瘤诊断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肺肿瘤患者145例,按照治疗顺序分为73个MRI诊断组和72个CT诊断组。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了两组的诊断一致性和检出率。结果:CT诊断组诊断一致率为93.06%,高于MRI诊断组的8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组良性肿瘤肺血肿检出率为26.87%,周围性肺恶性肿瘤检出率为16.42%,弥漫性肺肿瘤检出率为28.36%。与MRI诊断组相同指标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诊断组中央肺肿瘤检出率为28.36%,MRI诊断组为13.33%(P<0.05)。结论:CT对肺部肿瘤的诊断更为有效。

关键词:肺肿瘤;放射技术;CT;核磁共振

早期肺肿瘤没有特定的临床特征,容易误诊和漏诊。临床试验表明,肺肿瘤由于最初无抗体症状,所以容易误诊误诊。CT和X线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放射学诊断方法。与X射线相比,CT检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用于肺部肿瘤的诊断时,可以清楚地显示位置、大小、形状、密度、肿瘤及周围区域。它具有操作方便、可反复检查的优点。同时,CT扫描清晰显示肺部纹理,可以区分肺部解剖结构有无病变,使诊断效果更加理想。本研究选取肺部肿瘤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放射技术对肺部肿瘤诊断的影响。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随机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145例肺部肿瘤患者,按照治疗顺序分为73个MRI诊断组和72个CT诊断组。CT诊断组男30例,女42例,平均年龄(47.56±3.72)岁。MRI诊断组男性36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48.67±3.5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都通知了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这项研究得到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检验方法

1.2.1CT诊断组

使用16排螺旋CT(日立ECLOS16)进行胸部扫描,指导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如何呼吸,吸气后屏住呼吸。探测器层厚5mm,层间距5mm,间距为0.938,宽度为128cmx0.625cm。扫描范围从胸腔入口到胸腔入口以下3-4厘米。隔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强化扫描,打通静脉通道,注入80ml造影剂,以2.5ml/s的速度获得相应图像。

1.2.2MRI诊断组

使用1.5TMRI机器(GESIGNATMCreator,USA)扫描整个胸部以避免丢失病灶。拍摄正常使用的SE序列、T1加权图像、T2加权横截面和矢状面等图像,将切片厚度控制在5-8mm,并进行呼吸补偿以减少伪影。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了两组的诊断一致性和检出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实测数据表示为(±s),计数数据用t检验表示,用χ2检验统计P<0.05,认为有显着性。

2结果

2.1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

CT诊断组诊断一致率为93.06%,高于MRI诊断组的8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诊断结果比较

CT诊断组肺良性肿瘤检出率为26.87%(18/67),周围肺恶性肿瘤检出率为16.42%(11/67),肺弥漫性肿瘤检出率为16.42%(11./67)与MRI诊断组相同指标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诊断组中央肺肿瘤检出率为28.36.%(19/67)。67)与MRI诊断组比较,检出率为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牺牲了环境的恶化,而当环境恶化时,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将不断上升。其中,环境相关疾病——肺肿瘤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损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威胁到的生命健康。肺肿瘤患者有效治疗的前提是肺肿瘤疾病的有效诊断。目前,临床检测肺部肿瘤的主要方法有CT、MR、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胸针穿刺活检等。对患者执行CT平面扫描和增强扫描可让在多平面和矢状平面重建图像。检查仔细观察肿块边缘的短毛刺迹象和胸膜凹陷的迹象,可以确定疾病的状况如下:观察这些迹象。CT和其他放射技术在检测肺部肿瘤患者方面的应用非常准确。CT检测可以清晰地观察肺窗,并清楚地识别肺部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状。肿瘤的性质非常准确。辐射技术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临床检测任务总结了放射学检查方法的局限性。例如,在检测出周围型肺癌后,其影像学症状与炎症性疾病的影像学症状非常相似,如肺癌和肺结核,转移性肺癌与肺结核的影像学症状也有很高的相似性,容易出现误诊。

肺癌(肺癌)是人类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专家认为,肺癌和艾滋病是本世纪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两种疾病。肺癌是28个发达国家中最常见的恶性死亡原因。现有数据显示,从长远来看,我国肺癌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又称肺癌(tumor),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至少35个国家,肺癌是所有男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仅次于女性乳腺癌。该病主要影响40岁以上的人群,最大年龄为60至79岁。男女发病率为2.3:1。种族、家庭和吸烟都与肺癌的发展有关。在我国癌症死亡人数中,肺癌在男性中排名第4,在女性中排名第5。

恶性肿瘤本身的组织学特性和局部导管结构的阻塞性改变是肺癌诊断的主要依据,可用于临床医学对肺部肿瘤病灶的生动分析。CT可以更好地了解恶性肿瘤的形状、大小和边缘特征,区分恶性肿瘤是否侵犯周围器官。CT还可以作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指南,以正确指导肺穿刺。

目前,CT灌注成像在促进与恶性和淋巴肿瘤相关的癌症方面非常重要,在临床医学分期等领域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双层CT具有优异的时空分辨率,适用于灌注量的精确测量。

CT和MRI均可用于诊断肺部肿瘤。大多数肿瘤组织的密度与正常组织不同,恶性肿瘤常涉及血管、支气管和纵隔的破坏,进入病变组织时对比度显着增强。因此,CT扫描用于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数量、形状、血供、坏死、囊性变、瘤周钙化水肿、增强后增强等,可以识别和表征。瘤。诊断。本研究结果显示,CT诊断组的诊断一致率为93.06%,高于MRI诊断组的8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的检出率肿瘤。表明。CT诊断组肺血肿为26.87%,周围肺肿瘤检出率为16.42%,弥漫性肺肿瘤检出率为28.36%。与MRI诊断组相同指标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诊断组中央肺肿瘤检出率与MRI诊断组比较为13.33%。差异为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进一步解释放射技术在诊断肺部肿瘤中的有效性,CT不仅可以作为肺部肿瘤的初步筛查方法,而且还可以作为诊断和鉴别肺部肿瘤性质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甘志兰,赵剑波,晏毅杰.关于不同放射诊断方法鉴别肺癌与良性肿瘤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2):20-21.

[2]张慧.肺部肿瘤诊断中放射技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5).100-100,102.

[3]杨海燕.浅析放射技术在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6,(3).28-30.

[4]谭绪升.放射技术在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21).84-86.

[5]冯然.肺部肿瘤诊断中应用放射技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3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