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例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实践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87例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实践思考

张应帅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 讨论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本院87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3例),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康复指标、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应在围手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从而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取得更好的预后康复质量。

关键词: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康复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发病率较高的一类良性肿瘤,通常以40-50岁左右的女性为主要发病群体。当前临床可通过外科手术,或者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但无论哪种治疗方式,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进而影响预后康复质量。因此,在治疗之外,积极有效的护理模式必不可少。相关资料表明,临床护理路径相较于常规护理,可以促进护理干预模式趋于标准化、流程化,实现护理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研究将以8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样本,讨论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本院87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年龄均值(47.63±5.26)岁,病程均值(2.63±1.03)年,肌瘤直径均值(5.23±0.74)cm;研究组年龄均值(48.12±5.46)岁,病程均值(2.83±1.19)年,肌瘤直径均值(5.48±0.82)cm。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前做好各项手术准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研究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包含以下方面:首先,在患者入院之际,为患者做各类检查,明确患者是否有水电解质紊乱、贫血等症状。术前需要将手术注意事项、时间和大致流程告知患者,建立患者对手术过程的认识,避免对手术过分担心。其次,手术之前数个小时,应为患者清洗阴道,并使患者排空膀胱。术中辅助医生操作,关注患者情况。术后8小时使患者采用半卧姿势,给予流质食物。同时结合患者尿液外观情况,加强尿道口护理。术后应当为患者给予流质食物,并帮助患者正常翻身,尽量在不使用尿管的情况下,使患者可以自行排尿。另外,术后应当在患者身体允许的前提下,为患者居住病房适当通风,并为患者制定营养丰富的膳食食谱,加快患者症状康复。最后,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醒患者重视休息,隔半年才能夫妻同房,并且在出现异常情况之后,及时到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指标对比(625f6daae9052_html_a67ea7a7718f8f12.gif ±s)

分组

例数

术中出血量

(ml)

术后下床时间(h)

术后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

(d)

对照组

44

115.62±14.29

19.66±4.72

29.87±5.43

11.26±3.84

研究组

43

91.05±9.57

13.62±2.74

21.31±3.61

8.59±1.55

t

-

9.401

7.278

6.638

4.234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分组

例数

十分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44

16(36.36)

13(29.55)

15(34.09)

29(65.91)

研究组

43

28(65.12)

12(27.91)

3(6.98)

40(93.02)

χ2

-

-

-

-

9.743

P

-

-

-

-

0.00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1例腹胀,1例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对照组5例腹胀,3例伤口感染,4例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12/4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良性肿瘤的一种,会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相关临床资料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和护理,值得临床引起高度重视。相较于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是相对较新的护理模式,可以依照时间进展,照顾患者围术期各项需求,护理人员会结合患者病情进展情况,针对性制定护理计划,在术前将手术相关内容告知患者,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影响和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术中保持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急救准备。术后令患者保持舒适度较高的体位,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提醒患者充分休息,科学饮食,从而摄入较多营养,加快康复进程。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康复指标、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应在围手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从而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取得更好的预后康复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微微.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以及对并发症预防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96):332-332.

[2]苏惠瑜,庞红芳,游美凤.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研究[J].中外医疗,2020,39(26):172-174.

[3]徐丽,黄会,张惠玲.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5):167-168.

[4]龚美蓉,傅力妹.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切除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及预后效果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5):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