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可行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3

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可行性分析

郭司妮

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5

摘要: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发展,财务共享新型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但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限于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需要,导致中小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时缺乏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因此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可行性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从财务共享的相关理论和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了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的必要性,并从理论逻辑、技术支持、市场需求、经济效益等方面深入研究和分析了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可行性。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共享;作用;发展现状;必要性;可行性

1 财务共享概念

1.1基本概念

财务共享是在共享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依托互联网+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财务核算、资金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实施集中化管理,优化组织结构,实现财务管理的流程化与规模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管理层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扩展新的利益渠道,提高企业利润,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其本质是一场由信息技术推动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通过建立财务共享的管理模式,控制企业内部财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国家政府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税收监管,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

1.2作用

财务共享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增加企业利润以及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企业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集中处理不同分支机构中相似或者相同的财务业务,并将处理结果上传至信息平台,为企业的各分支机构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流程化、智能化的财务功效服务,优化和精简了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比如,我国知名HR集团,经过长达八年的建设周期,终于真正实现了财务共享服务体系。据调查发现,集团在实现财务共享后,在不影响财务工作的情况下,财务人员由上千名下降到近百人,大大降低了集团财务人员的人力成本。

(二)提高企业财务工作效率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分支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企业各分支机构因规模和低于的不同,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每年度的财务内部审核工作任务繁重、审核程序复杂导致财务工作效率低下。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由总部将这些工作集中处理,大大提升了财务工作效率。当然,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同时还应统一业务流程以及信息处理标准,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财务共享的作用。

(三)扩展新的利益渠道,增加企业利润

企业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财务共享后,通过现有的财务共享系统可以为集团外的企业提供会计核算、报税等会计服务,以及向外输出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经验咨询服务等业务,充分发挥企业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为企业拓展出新的利益渠道,增加企业利润。

(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此,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便更好地抢占市场,这就导致企业分支机构数量较多,且具有分散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会计机构设置繁杂,工作效率低下。建立财务共享将各分支机构的财务业务统一处理,解决基础会计工作,同时还实现各分支机构资金集中结算管理,提高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

2财务共享的发展现状

财务共享中心最早建立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在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的优越性日渐显露,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国内外众多学者致力于研究财务共享在大型企业集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2013、2014年 财政部先后出台了有关财务共享的法规文件,如《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尝试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与此同时,有关大型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研究文献也大量涌现,但是有关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研究却比较少见。

近年来,虽然大多是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要性,对财务共享的理解和应用也在不断完善,但主要还是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较少。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发展得更加完善,而中小企业财务共享仍处于逐步发展阶段,涉及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较少,这不仅制约了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的创新发展,同时也不利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普及与推广。

3 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的必要性

3.1符合新时代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十三五”规划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等多次并突出强调共享这一新的发展理念。共享可以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包括环境、资源、利益等方面的优化配置。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要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益的共享,必须要先实现技术创新、管理手段的共享,那么必须在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3.2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破解中小企业困局,实现健康发展,国家连续颁发了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17)、《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等,同时还大力推进“互联网+中小企业”,惠及全国4000万户中小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财务部门是各自独立的,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存在一定的缺陷,数据信息分析不完整,且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壁垒,导致财务信息数据无法实现共享,不利于发展。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实现财务数据信息的共享,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3.3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

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资金匮乏、信息化建设落后、缺乏专业人才以及落后的管理理念,以及企业自身行业门槛低、竞争压力大的特点,导致出现诸多问题,如经营效率低、竞争力不足等,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瓶颈。

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实现会计信息化,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落后问题,并将财务共享的优势推广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中,提高企业管理效能。同时,在中小企业中还能充分发挥财务共享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问题。

3.4利于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征管

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的财政税收具有很大的贡献。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约4000万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税收征管的较大,偷税、漏税现象严重,存在较大的税收风险。中小企业实现财务共享后,利用共享平台对原始凭证进行拍照、传输、保存,使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趋于规范化、标准化,,财务信息更加可靠,申报纳税的财务数据更加全面、准确,有效规避了纳税风险没有利于国家税收征管。

4 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可行性分析

4.1理论逻辑的可行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不仅大型企业集团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与其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其中有不少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因此将中小企业视为全球一体化经济组织中的一部分来实现财务共享具有理论逻辑上的可行性。虽然近几年全球经济一体化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进程减缓,但一体化经济发展仍是未来发展趋势,因此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仍具有理论逻辑的可行性。

此外,中小企业财务共享理论逻辑上的可行性还需相关理论的支撑,如共享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流程再造理论等。一是共享经济理论支撑。随着共享理念的深入人心,共享经济理论也更加完善。在共享经济理论中,中小企业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更多相关信息资源的使用权,并且代价与获取资源的时间、数量呈正比,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而提供资源的企业也可通过提供财务共享资源服务获得经济利润,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规模经济理论支撑。在财务共享模式下,随着财务业务处理效率的提高,反而降低了企业的财务业务处理成本,而单个中小企业的财务业务是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需要集合众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业务,如此才能在实现财务共享的基础上形成规模效应;三是流程再造理论支撑。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前提是要对中小企业的财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删减不必要的环节,调整不合理的环节,增加必要环节进行财务风险防控,设计统一的财务流程,实现规范化财务处理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效能。

4.2技术支持的可行性

现有的财务共享平台虽然适用于大型企业集团,但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目标和服务内容基本相同,因此可以为中小企业财务共享平台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财务共享平台的使用使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促进中小企业实现业财一体化,为财务共享奠定了技术支持的基础。同时,随着互联网和云服务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共享平台也日益成熟,逐步将云服务技术运用于财务共享平台,为分散型的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使其实施财务共享更具可行性。此外,中小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的同时也需要一个适合自身特点的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规模和资金等条件限制下,基于云服务技术的 Software-as-a-Service(缩写为“SaaS ”)服务的模式比较适用于中小企业,进一步在技术支持上增强其实施财务共享的可行性。

4.3市场需求的可行性

随着大型企业集团内部职能的进一步分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分离了控制、服务的职能,采用收费模式,由半自主管理的模式逐渐发展为作为一个独立经营实体来运营的独立经营模式,与企业集团外部的服务机构存在一定的竞争。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多的特点,成为具有市场化、独立经营性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争取市场份额的主要对象,在这种市场需求下,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是具有可行性的。

目前中小企业大多都是通过会计服务外包来解决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会计服务机构为了自身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服务的内容和类型,使其成为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共享服务的主体,并根据中小企业业务内容和管理要求的不同,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个性化。而中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实施财务服务共享,很好地实现了规模效应,同时还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及和核心竞争力。由此说明,中小企业会计服务由外包转向财务共享在市场需求方面是具有可行性的。

4.4经济效益的可行性

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能够帮助企业整合组织结构,优化配置人、财、物等资源,通过标准化财务流程作业,帮助企业各部门及时获取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促进实现规模效应,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实施财务共享不仅使财务业务流程标准化,同时还使企业管理模式标准化、人员专业化,实现业财融合,实时管控流程中的各个风险点,并对潜在威胁及时进行调整,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风险防控体系,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此外,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通过财务共享平台实时生成的财务信息,实现风险预警,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安全漏洞。规范化的财务业务流程,可以有效减少业务处理中容易发生的数据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流程的标准化,改善经营效果,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企业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和抵御风险,在经济效益上是具有可行性的。

5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表明,在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是具有可行性的。尽管中小企业在实现财务共享过程中缺乏理论和实践应用参考,但是在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需求以及共享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是大势所趋,需要对财务共享建设路径进行不断探索。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业务分散,内容繁杂,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而中小企业应当与时俱进,抓住财务共享契机,建立优质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财务转型初探[J].中国市场,2020(06):193-194.

[2] 邹志文.大数据时代中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途径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20(03):121-126.

[3] 杨春景.“互联网+”对中小企业会计创新发展研究[J].财会通讯,2019(13):98-102.

[4]周腾.云计算模式下中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2):147-148.

[5]陆旭冉.“大智移云”时代下我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应用问题及创新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10):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