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浅议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

夏洪波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革新是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市场需求变化、跟进时代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由此可见,加强财政税收管理制度和监管力度十分必要,同时,向人民群众普及财政纳税义务也至关重要,财政税收体制成为了我国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财政税收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



前言:财政税收作为中国各层级政府重要财政来源,是收入调配、人民生活改善、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保证,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下,即便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但仍难以与时俱进,无法跟进市场经济发展步伐。

1财政税收改革的重要性

1.1优化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地方财政更层级之间财政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预算管理是对政府支出的有计划调整,是加强政府支出合理化进行的有力保障。预算管理体制优化就是从根源上对预算监督制度加以完善。

  1. 提升政府廉政形象,加强政府公信力;

  2. 简化政府支付流程,收、支两项款项通过一个账户来完成,在既有预算管理体制基础上,实现预算制度的优化与完善,进而提升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有效实施规范化运作。

1.2推动税制转型

税制指的是国家以法律或者法令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办法的总和,主要反映国家和纳税人间的经济关系,是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一体化税收制度,能够彰显出社会的公平,活化市场经营大环境,引导企业公开竞争,提高市场活力。当前,税制主要是以增值税为主,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辅的新税制。当地政府具有税收管理权,结合地方政策与实际情况,科学处理税收问题,以提高财政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政府的财政职能。

1.3完善财政支出体制

政府财政支出包含转移性支出和购买性支出两种。

转移性支出:主要用于社会保障支出和各种类型的财政补贴中,以此体现社会的公平性。

购买性支出:与消费和生产相关,用于调整各种类型的经济活动。

财政支出制度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优化国库支出;

  2. 使各项支出更公开透明,有助于人民群众及时掌握国家财政政策。

除此以外,政府财政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公益项目和民生方面支出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人民幸福感,促使政府逐渐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同时还可实现政府支出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政府财政支付制度得以日渐完善。

2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有效策略

2.1加强财政体制改革力度,全面普及有关财政人员改革意识

将局限性转变为针对性,国家为增强综合国力,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需不断改革和创新财政体制。在现代化网络科技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财政政策制度也要快速顺应新时代市场需求,对当代市场需要进行更规范的制度要求。加大财政体制改革力度,全面普及有关财政人员的改革意识,是实现财政体制革新技术的第一步,唯有从上级领导财政体制革新意识传递于下层,才能实现革新要求。财政人员革新意识尤为重要,由于传统财政体制局限性较多,在转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这些体制的局限性又制约着革新、创新的发展,相关财政人员财政意识高的情况下,把这些局限性可以变成有针对性地对某些体制进行改革,将劣势变为优势的改革制度。

2.2制定完善的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税收政策,即我国政府部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贯彻落实服务市场,优化环境优先原则,严格实行经济政策,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对当地政府债务进行分类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公共债务管理制度,政府可根据具体情况,对部分项目实行自行融资,从而减轻地方财政压力,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活力;

  2. 创建自上而下财政税收一体化管理模式,对中央或地方,各级各部门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

  3. 税收管理作为财政税收体制中的关键一个环节,有关部门要积极创新财政税收管理智能,全面保证税收管理切实落实于每一个环节中。

财政税收政策的科学、有效实施,利国利民,不同时期的财政政策均不相同。应加大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完善力度,构建科学合理、可行健全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实现财政税后政策科学、有效管理。

2.3创建科学、健全的转移支付体系

目前,导致区域经济不均衡的原因有两点,具体如下:

(1)监管制度不完善,转移制度工作的开展未得到有效的监管。工作无组织、无纪律,管理人员工作懒散,从而出现各种类型的糊涂账;

(2)如果应用的转移支付无法匹配当地环境,强行实施的后果是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政府转移支付的目的,破坏不同区域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未能体现社会公平性。

制定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充分保证政府转移支付项目的有效实施,进而促进不同地区因地理环境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府收入差距的平衡反映了社会公平。另外,转移支付制度的有效实施,使各地政府均能够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从而为社会提供更专业、更高质量的服务。

2.4构建分级和分权财政制度

构建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既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又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彰显社会公平。

  1. 中央分权于地方政府,使得地方政府对于自身管辖地区在税种范围内实施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以及独立立法得到保障。各级地方政府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制定符合当地事情的税收减免政策以及税收法规,更利于当地政府财政税收部门开展工作;

  2. 建立在相关政府部门财政划分的基础上,实现对财政支出的直接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减小支出责任。

2.5不断提高相关管理者的素养

管理人员的素养关系到整个财税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国家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已然成为了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的助推器。当前社会,创新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拥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各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财税工作关乎民生,事无巨细,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仅是相关人员的职业需求,也是新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挑战。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是财政税收工作有效落实的基础,而有效地监管制度是保障工作有执行的手段,进一步提高财政税收管理的法制化,有利于约束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情况,从而形成完善的财政税收法制体系。

结束语:

纳税是我国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意识,在财政税收制度不足饿情况下,出现偷税、漏水的现象很多,其主要是财政税收体制缺少完善性,财政监管力度不足所致。财税体制改革与政府收支密切相关,是国家调整经济政策、改善民众生活水平和实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的资金保障,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经济市场活力较强,为国家企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经济市场,也是为企业创造更大社会价值的一种有效财务管理方法。财政体制的改革是必然趋势,也是与时俱进地创新手段。

文献:

[1] 曹珏.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思考[J].时代金融,2017.

[2] 高丽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模式创新与规范化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

[3] 刘宇.浅析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10).

[4] 刘秀婷.探讨新形势下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J].财经界(学术版),2019(6).

[5] 车 蓉.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纳税,2019,13(10).

[6] 吴 非.试 论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探析[J].纳 税,2019,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