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3
/ 2

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文娟

徐州市中医院肛肠科 221000

【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到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8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n=44,行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n=44,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及治疗依从率。结果:护理前两组SAS与SDS不良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与SDS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可显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信依从性,预后效果更佳。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人性化护理;不良情绪;治疗依从率

原发性高血压表现出血压升高,伴有或是不伴有多种心血管疾病,该疾病具有病程时间长、反复发作的特点[1-2]。人性化护理干预是当前临床中的一种新护理方式,其主要是从患者角度出发,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从生理上、心理上都得到满足,以此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此次研究对到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相关情况阐述如后。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到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8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4)。对照组男女比例24:20,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3.22±8.41) 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11.40±3.24)年,学历: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14例,其中高血压1级22例、2级14例、3级8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3:21,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2.85±8.61) 岁,病程1-17年,平均病程(11.30±3.34)年,学历: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13例,其中高血压1级23例、2级12例、3级9例。两组患者以上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纳入标准:患者意识正常;具有一定沟通能力。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同时存在肝肾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者;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体温、血压加强监测,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则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办法如下。

  1. 心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病程长,患者需长时间用药控制血压,患者存在焦虑、烦燥等不良情绪,严重时还影响治疗依从性。结合患者不同个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指导,了解患者心声,引导患者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2. 用药监督。部份患者在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时就不再继续用药,或是出现漏服、少服的现象,患者对疾病不了解,自认为用药后会出现药物依赖性,其自作主张减药或是暂停用药。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用药,提高患者用药意识,告知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同时应指导家属每日监督患者坚持用药。

  3. 饮食干预。高血压患者食物应低脂、低盐、高蛋白以及高纤维素为主;戒烟戒酒。

  4. 运动干预。告知患者户外有氧运动的对于控制血压的重要性,运动以轻微出汗为宜,切勿运动量过大。

  5.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定期开展讲座,并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的形式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让其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主要治疗方式、并发症情况等,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提高其依从性。

  6. 睡眠干预。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每日安排适量运动,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提高夜间睡眠质量。

  7. 控制体重。应结合患者当前体重,拟定体重目标。让患者知晓体重对于疾病的影响,让患者自主控制体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SAS与SDS不良情绪评分。SAS与SDS评分量表共有20项,采用1-4级评分方式,≥50分表示焦虑,≥53分表示抑郁,患者评分越高代表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主要对患者作息规律、健康饮食,按时按量用药、坚持运动、定期复查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依从性良好是指患者完全能按医嘱执行,规范治疗;基本依从是指患者基本能按医嘱执行,偶有存在未规范治疗的情况;无法依从是指患者并未按医嘱执行,无法坚持,甚至是中断治疗。治疗依从率=(依从性良好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文内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n)代表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6256912f14d2d_html_ceaa00e8aa8e2256.gif ±s)代表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SAS与SDS不良情绪对比

护理前,两组SAS与SDS不良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与SDS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6256912f14d2d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分)

组别

例数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对照组

44

44

38.55±2.26

38.74±2.30

30.15±1.23

34.33±1.48

54.13±2.56

53.45±2.81

40.75±1.85

47.19±2.03

t

P


0.391

0.697

14.408

0.001

1.187

0.239

15.554

0.001

2.2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对比 (n)

组别

例数

依从良好

基本依从

无法依从

依从率

观察组

对照组

44

44

25

20

18

16

1

8

43(97.73)

36(81.82)

χ2

P值





4.456

0.035

3讨论

当前,随着人们不良饮食习惯、不良作息习惯,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高血压对患者心、脑、肾、血管以及眼底视网膜等都带来影响,因此应及时治疗,以免贻误病情[3-4]。单纯性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并不佳,加上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欠缺,患者同时也存在焦虑、不安等心理情绪,加重病情。除积极对症治疗外,还应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人性化护理坚持“以人为本”,从患者健康出发,帮助患者恢复和重建社会功能为主旨。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SAS与SDS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可见,通过人性化护理措施让患者掌握原发性高血压有关健康知识,其建立良好治疗信心,用药依从性得到改善。分析在于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了解患者心中所想,打消其心里顾虑,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也避免了患者由于临床症状消失而停止用药,家人监督也减少了漏服、少服、停止用药的情况,用药指导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5]。患者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让其注重饮食结构,每日坚持适量运动,合理控制体重,逐步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改善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对于控制血压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开展疾病相关知识讲座,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等形式,让患者掌握控制血压的重要性,提升其自我护理意识[6]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措施是具有系统性、有效性的一种护理方式,将其运用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可提升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让患者在生理上与心理上得到最大满足,改善其不良情绪,使其严格遵照医嘱执行,有利于病情改善。

参考文献

[1]陈彩虹,吴冰虹. 个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9):202-204.

[2]赵露露,刘晓英,邹素红,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16,38(09):65-67.

[3]张晓妍. 人性化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02):240-241.

[4]唐苗苗.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0):262-263.

[5]薛红芹,于晓静. 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1):275-276.

[6]崔巍.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6):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