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优化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优化对策

刘文典 张颜彪 马刚

身份证号: 61052119791108**** 陕西省

身份证号:61052319930306**** 陕西省

身份证号:14273119750606**** 陕西省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的市政项目工程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项目的扩展,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有所增加,难度加大,更加需要加强对施工的安全管理,以保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鉴于此,本文就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优化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优化对策

1.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保证市政工程能在规定的工期及成本内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对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是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并对一些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排除与控制。总体而言,安全管理是通过管理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控制与管理,进而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1]

2.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2.1安全意识不强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有些企业安全意识不强,在一些工序中心存侥幸,违规减少安全监督环节,忽略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此外,个别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施工利润,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私自减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减少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对施工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社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2监管体系不完善

市政工程和其他工程建设项目一样需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急管理等多部门联动监管。从监管效果来看,监管体系不够完善,有些项目出现了监管脱节、监管不到位、监管形式化、监管片面化、监管缺失的情况。

2.3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一些企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赶超国际水平。但不容忽视的是,受经济实力等自身因素的影响,仍有部分企业没能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水平低。还有些老企业留不住人才,技术能力突出、技术业务熟练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工流失严重,出现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断层的现象,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上不去[2]

2.4施工企业安全职责不明确

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大多通过设立安全生产总负责人再逐级负责的方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但实际上有些工程安全职责不明确,管理工作不能真正落到具体责任人身上,或安全负责人职责过于笼统,导致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情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不到实处。

3.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对策

3.1完善监管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市政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监管部门、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应依据现有安全生产法规对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监督,完善监管机制。施工企业要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时分析、总结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教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安全管理检查工作,一旦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要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针对部分施工企业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监管部门要依据我国现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督促施工企业制定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企业要加强人员岗前安全培训,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时刻将施工安全放在首要位置[3]。此外,施工企业在组织员工参加岗前培训活动时,要运用典型安全案例向施工人员做安全警示教育,灌输安全施工思想,让全体员工从现场施工人员到管理层各阶层都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加大施工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定期组织员工体检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员工的健康情况,安排切合员工自身实际情况的工作任务,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3.2施工材料的管理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管理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决定着整个施工项目的成功与否。而对施工材料实行管理更是至关重要的,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要做好施工材料市场的调研工作,对市场的价格做出准确的衡量,在厂家的选择上,要优先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厂家,在材料入场后,要做好存储管理工作,检验合格后才能应用到施工中。(2)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施工材料的特性,如一些施工材料的存放需要防潮、防晒等,以免因材料存储不当而导致施工材料的性能较低。(3)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并要注重附件流程的实施,如果发现材料有问题要查明原因,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市政工程施工现场

[4]

3.2施工人员的管理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要根据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的规定与检查,对监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能够相互配合、履行各自的职责。随着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不断深入,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及施工基础知识等,并且可以相应设立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专业素养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在面对单调的工作时也能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与责任心。

3.3施工设备的管理

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但为了能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就需要在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做好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在机械设备管理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对于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也要加大重视。对于快要到达使用年限的机械设备,要加强对其的保养工作,对于超过使用年限的机械设备要进行及时更换,以保证市政工程施工项目顺利、安全地进行[5]

3.4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与管理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对危险源进行评价与控制是保证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要对危险源评价方法进行合理的运用。危险源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危险源定性评价方法、危险源定量评价方法及危险源综合评价方法,危险源定性价法是根据相应的经验来对危险程度进行非量化的评价。危险源定量评价方法中包含两种,即半定量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半定量评价法是通过对危险指标的选取进而来反映出危险程度的大小;定量评价法是将危险源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根据危险源的具体危险程度来进行评价;危险源综合评价方法指的是将定性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进行综合的应用,对建筑施工的各项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结语

总而言之,安全生产管理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才能实现工程项目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大对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制订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有效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郑艳鹏.简析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8,(08):193.

[2]李观龙.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策略[J].居舍,2018,(07):97+103.

[3]王禹童.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7,(39):233-234.

[4]龚军勇.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以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145.

[5]丁宇.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