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无线网络优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8
/ 2

TD-LTE无线网络优化探讨

罗裕亮

身份证号: 45032719860727**** 广西南宁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4G网络得到了广泛部署普及。TD-LTE是4G网络的一种模式,为了把4G网络建设成为一个更具有竞争优势的网络,应当对现有TD-LTE网络进行优化调整。本文主要针对TD-LTE无线网络优化进行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TD-LTE;无线网络;覆盖;优化;

一、TD-LTE无线网络概述

LTE,也称之为4G网络,属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LTE网络基于OFDMA技术,由3GPP组织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它包括FDD频分双工)和TDD(时分双工)两种模式。TD-LTE是TDD版本的LTE的技术,它是3G网络TD-SCDMA的一个长期演进,它最高网速超过100Mbps。相比以往的移动通信系统,TD-LTE网络有着较高的下载速率、较短的系统延迟、更高效的频谱效率、更灵活的频谱配比等诸多优势,同时引入了64QAM调制、MIMO、OFDM等以往移动通信系统没采用的新技术,因此对网络优化带来新的挑战[1]。为最大程度地利用TD-LTE网络制式的频谱效率优势,在实际网络中采用20MHz频谱同频组网方式,这也有别于中国移动2G/3G时代的异频组网模式。

二、TD-LTE无线网络优化内容及阶段

TD-LTE网络优化,主要是指在一定成本控制下,建设一个网络服务质量足够优秀、网络容量足够支撑商务运行的无线通信网络。TD-LTE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覆盖优化、干扰控制优化、邻区切换优化、RF优化。在实施网络优化过程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实现,分别是单站优化阶段、簇优化阶段、全网优化阶段。其中单站优化,主要是进行CQT和DT的测试。CQT测试主要是验证该站点是否能正常起呼、语音质量是否良好,这就需要对基站的每个小区做上传和下载业务测试来进行验证。而DT测试主要是验证每个小区的覆盖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扇区接反、切换是否正常、业务是否正常。簇优化,主要是保证优化区域内信号的连续性覆盖和接收质量、每项CS/PS业务的连续使用都会得到良好的保障。全网优化,主要是结合簇优化成果,重点关注簇间配置、越区覆盖,各项业务的整体性能。

三、TD-LTE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TD-LTE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一般要经过前期准备、参数核查分析、查找质量问题成因、优化调整等步骤,基础流程大致如下:开始→参数检查→找出问题原因→采取措施调整优化→验收。

四、TD-LTE无线网络优化措施方法

1、覆盖优化

(1)覆盖空洞优化。覆盖空洞是指在规划连续覆盖的覆盖区域内出现 UE终端搜索不到TD-LTE信号的区域。一般的覆盖空洞是由于站点布局不合理或站点之间出现新建高层建筑、现网基站闭站等情况导致,一般定义RSRP<- 119dBm的区域为覆盖空洞区域。覆盖空洞时应采取的优化措施有:① 在适当的网络位置新增宏站、拉远站、微基站等站点,提供信号覆盖;②适当调整附近基站的参数及功率,使得无线信号能够到达覆盖空洞区域;(2)重叠覆盖优化。TD-LTE无线网络建设基本上是利用旧网2G/3G站址,天馈系统较复杂,存在许多问题。常见引起重叠覆盖主因有:一是高站低下倾角。密集城区的站点密集、平均站间距小,高站、低下倾角将造成较多的重叠覆盖区域。二是天线性能异常。天线老化或故障,导致天线旁瓣、后瓣信号泄漏严重,信号泄漏区域会造成较多重叠覆盖区域。在TD-LTE无线网络中,重叠覆盖主要包括越区覆盖和导频干扰。其中越区覆盖是指基站天线挂高过高或下倾角过小引起小区覆盖距离过远,从而越区覆盖到其它覆盖区域,且越区覆盖信号强度高于其它覆盖区域信号强度。对于越区覆盖应当采取的优化措施方法:① 调整天线工程参数,如加大下倾角、调整方位角、降低发射功率等,减少信号覆盖范围;② 增强越区覆盖区域周边基站发射功率,使基站成为主服务小区;③ 将两个区域的基站小区互配邻区,提高信号切换成功率。同时,由于LTE基站共址较多,非合路开通的站点都是通过在原天线支架上新增天线实现,形成了大量不合理的天馈场景,给道路的重叠覆盖度调整造成了各种困难。现实工程中,可通过升降天线挂高、更换不同内置的下倾天线以控制覆盖,将楼顶增高架或拉线抱杆整改为分离式扶墙抱杆以加大天线隔离度,实施美化罩或美化水桶整改,以加大隔离度和天线可调整空间等特殊天馈调整手段,从而降低道路的重叠覆盖度[2];(3)弱覆盖优化。弱覆盖指无线网络信号强度微弱,主要是由于TD-LTE信号受到建筑物遮挡、UE终端处于小区边缘等情况造成。对于弱覆盖应当的优化措施方法:①更换高增益天线,提高通信链路质量;②调整天线挂高、下倾角、方位角,优化信号覆盖质量;③提高基站发射功率;④在弱覆盖区域附近新增基站设备,改善信号覆盖。

2、干扰控制优化

TD-LTE无线网络系统干扰一般由系统内部干扰和系统外部干扰这两部分组成。(1)系统内部干扰,主要是系统参数设置问题、基站之间信号重叠等问题造成。如果产生系统内干扰最主要来自基站与基站之间的干扰,则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组网方式减少系统内干扰的发生。TD-LTE组网方式有同频组网、频率移位频率重用(FSFR)和异频组网等3种,不同的组网方式有不同的适用特点。其中同频组网干扰,容易造成小区间干扰,载干比恶化,边缘用户速率下降,但同频组网可以高效率的利用频率资源;对于FSFR组网上行干扰,虽然下行干扰小,但是存在小区干扰不平衡、效率低下、调度算法复杂等特点;对于异频组网,干扰最小,频率资源利用率也最低。(2)系统外部干扰,主要包括军方通讯、PHS系统、大功率电子设备、非法发射器干扰等问题造成。外部干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杂散干扰:干扰源在被干扰接收机工作频段产生的噪声,包括干扰源的杂散、噪底、发射互调产物等,使被干扰接收机的信噪比恶化[3]。②阻塞干扰:干扰信号与TD-LTE网络信号同时被接收机接收,接收机器件饱和产生失真。③互调干扰:其它系统 (如PHS)的二阶互调、三阶互调落入了TD-LTE系统的频带范围造成的干扰。解决外部干扰首先要发现干扰源,采取合适的方法定位干扰源,然后通过关闭干扰源、或者增加与干扰源的空间隔离度降低干扰。
3、邻区切换优化

邻区优化旨在提高TD-LTE切换成功率。邻区配置过程中主要会出现如下两个问题,一是如果邻区少配,可能会导致掉线、误切换、孤岛效应;二是如果邻区多配,不仅会影响到终端的测量性能、也会引起切换不及时、误切换及小区重选慢等。对TD-LTE无线网络进行邻区切换优化时,需综合考虑小区站间距、方位角、覆盖范围等因素。同时,相邻的小区一般设置互为配置邻区。当信号强度达到特定门限,考虑配置为邻小区。而在非特定需求,配置邻区时,一般相互都配置为邻区。TD-LTE无线网络优化工作中,邻区切换优化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优化内容,是优化平台建设的基础,以合理而科学的方式充分利用邻接关系,保障切换的成功率,减少掉话几率。
4RF优化

RF优化也叫无线射频优化,主要是对无线网络进行优化的时候,在保证比较好的信号接收质量同时,还要有合理的邻区关系,要保证进行下一步优化任务的时候无线网络信号的覆盖是合理的。RF优化的主要措施方法是:一是对线线路进行优化;二对整个网络进行普遍调整,且在优化时要特别注意小区天馈旁瓣背瓣信号泄露的问题,以及室内信号外泄等问题。

五、结语

总之,TD-LTE网络优化是建立在无线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展开进行的,同时TD-LTE无线网络优化工作是一个长期运行的过程。当一个区域内的TD-LTE无线网络覆盖到一定范围时,就可以进行网络优化,以确保网络能够满足广大用户对数据传输速率和容量的需求,增强用户使用满意体验。在现实TD-LTE网络优化工作中,一定要通过现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判断问题出在哪里,才能更好地完成TD-LTE网络优化这项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卢卓君,彭陈发,岑曙炜.TD-LTE网络优化探讨[J]电信技术.2012(07)

[2]赵康成,王国梁,李凤花.TD-LTE无线网络中重叠覆盖优化解决方案分析[J]山东通信技术.2014(03)

[3]余泽兵.3G移动通信系统间干扰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