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2
/ 3


浅析 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措施

潘玉明

身份证号码: 45012219640105****

摘要:近年来中国化工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始终保持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人们比较熟悉的产业形式。化工生产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各个行业与各个领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化工产品的供给。当下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较突出的安全问题,这源于化工产品在原材料和技术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实际生产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安全事故。本文分析了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情况,挖掘其存在的问题,从安全管理对化工生产影响的角度,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应急策略。

关键词:化工安全管理;事故应急管理

引言

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既是对企业安全运营的维系,又是对社会经济效益实现的有效保障。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的重要组成原件包括大量危险易爆物品,生产过程中禁止危险化学品出现重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首要之事。因此,需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基础,健全并完善保障安全生产的各项体系标准;增加人们对生产企业的安全防范意识,明确所承担的责任;旨在建设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等。

1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可有效降低生产事故

化工生产涉及各类化学品,其化学反应、生产工艺复杂、自动化控制封装、维护作业复杂等,面临高温、高压等特殊工况环境,安全生产风险增加。因此,为降低安全生产发生的各类风险,亟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水平。针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材料、设备、制度、规范等进行严格管理,以便最大程度降低安全生产风险。

1.2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促使生产效率有效提高

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可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助于企业稳定生产经营。因此,各化工企业人员必须加强各项管理,保障安全进行生产,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运行效率。

2化工安全管理现状

2.4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化工企业在生产运行期间,其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完整度,增加了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使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难以顺利开展。针对当前化工类企业的运行状态来说,其安全管理缺失的具体形态为负责人与对应领导的不作为、不重视,该现象生成的原因为对安全管理的认知存有局限,针对化工企业来说,该行为会给其带去巨大的安全隐患。此外,部分化工企业产生安全隐患或存有突发事故的原因为安全管理机制不合理,没能及时预防企业内部存有的潜在安全隐患,部分管理机制的设置更加注重形式,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内部的安全事故风险,不仅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行,还对其进一步发展形成较大阻碍。

2.2产品规划设计不合理

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设计人员结合生产需要,制定与之对应的安全生产方案,以此提升化工生产的整体安全性。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化工企业在产品规划设计阶段缺乏安全意识,无法满足新规范的实际需求,规划设计存在缺陷,给化工生产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导致化工生产中危害性突出。许多化工企业的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规划设计阶段仅依靠自身经验,未严格按照行业的安全规范,设计出来的规划虽然理论上可行,但不符合化工企业实情,导致规划设计效果大打折扣。

2.3安全生产监管不到位

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强化监管人员的职责意识,让其高效地参与到化工生产的全过程,这是深化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的主要途径。从当下我国化工企业管理工作予以分析,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玩忽职守、消极懈怠的不良现象,企业的监督部门工作存在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化工专业监管人员不足,难以发挥出其本身应用的效能,造成监察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也导致企业缺少安全管理工作。此外,也存在部分企业为了规避经济成本的支出,忽视了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设置一个完善、健全的监督管理机构,这也极大程度上遏制了企业的监督职能,同时也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2.4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意识不足

化工企业内部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是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从当前企业员工的安全管理情况来看,安全管理意识严重不足,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本身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导致在内部培训和企业文化宣传中对安全工作的强调不到位,使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降低。而企业内部上下对安全意识的忽视,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无法到位。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不足还与员工自身的侥幸心理有关。企业员工在生产中坚持安全生产理念并不是一段时间的工作任务,而是持之以恒的坚持,只要在岗就需要保持安全生产意识,需要员工具有充分的耐心和毅力,但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员工并不多。很多老员工由于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在工作中更依赖于自身的经验,对企业的规章制度不重视。

2.5职工安全意识薄弱

通过分析近几年出现的化工安全事故,发现大部分的生产人员并没有很高的安全意识。这样的情况会对化工企业的顺利生产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是考核机制不完善。在化工企业中建立的所有考核机制,并没有明确提到安全生产,进而致使很多生产人员对这一方面并不重视;其次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不合理。倘若化工企业没有在企业内部积极推广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在工作人员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也不会全面的认识这一内容,进而致使在生产作业中产生了很多安全事故。例如在生产设施产生故障后,由于生产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他们通常都不会向上报告并及时停止运行。倘若使其依然处于使用状态,就很可能导致出现严重事故。

2.6生产技术及设备不符合

使用要求大众对化工产品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化工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一定挑战。部分化工企业没有顺应社会发展形势,自身发展模式不理想,未把握好产品质量关口,导致企业生产技术及设备并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不能满足新时期大众需求。化工生产中的技术及设备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及生产过程投入的成本,若技术及设备和社会发展脱节,必然导致化工生产的滞后性,导致化工企业不能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也无法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3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优化

3.1排除化工安全管理的事故隐患

化工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也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正确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能够将企业设备所存在的故障、生产工艺所存在的瑕疵、工厂管理体系的漏洞等查找出来。例如在设备的故障排查中,因为化工厂的生产设备经常会长时间运行,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样的热量与长时间运行带来的磨损就会对设备的运行造成一定影响。通过故障的排查,就能够第一时间发展这些设备的安全隐患并进行维修与更换,避免这些问题扩大引发严重的生产事故,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安全工作。同时,工作人员在进行事故隐患的排查时,也需要严格按照企业的规定进行排除,避免因为工作人员的个人疏忽而影响到排查工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确保生产工作可以安全的完成。

3.2建立健全安全事故保险机制

在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事故保险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健全的事故保险机制,能够将更多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纳入保险赔偿的范围内。并且我国的赔偿形式是以国家统包为主,这一处理模式下,企业虽然很容易获得赔偿,能够减少企业因为安全事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但这一赔付模式下,企业无法对安全事故的保险机制进行调整,导致化工企业在保险赔偿中经常出现保险赔付不到位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企业积极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通过合作的方式,完善现有的保险赔付机制,将更多类型的安全事故纳入保险的赔付范围,让企业在遭受安全事故后,能够获得更多的保险赔付,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与经营风险,让企业能够更加稳定的发展,推动化工行业的进步。

3.3缩减事故安全隐患

基于化工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环节较多,对其安全管理的专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多项生产环节内存有不同样式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化工类设备,更是带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化工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管理中,工作人员不但要及时提升安全生产认识,还要在具体工作中精准发现各环节中存有的安全隐患,在发现问题后通过及时上报来排除与维修对应的安全隐患,提升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在进行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企业内部员工需严格遵照该类生产中的各类规章制度,优化配置适宜的安全性设施,及时解决生产期间的安全隐患,提升生产与管理期间的安全性。

3.4加大新型技术引进力度

通过对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先进技术的应用,构建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将各项信息输入到系统中的方式,智能化对信息数据展开分析与处理,对设备运作各项情况展开研究,明确其中存在的异常问题,并对其进行合理处理。同时需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在重要设备中安装传感器设备的方式,对设备运行展开智能化处理,确保在故障出现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预警,将故障区域以及故障各项情况信息及时传输到客户端,能够自动对故障区域展开处理,以防对整体生产造成较大干扰,保证故障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排除。

3.5更新化工生产技术、生产设备

化工生产的技术、工艺复杂,其生产质量受所用技术、所用设备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质量控制工作当中,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生产部署等,适时更新化工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将一些更加成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应用到化工生产实践中来。借助其功能、优势,更加精准地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这不仅可以对生产质量起到更为有效的控制作用,使化工产品达到更高的品质要求标准,同时还有助于消除老旧技术、设备中可能存在的生产安全漏洞、安全隐患,促进安全生产。当然,在实践当中,对于设备的选择和更新,不能一味地追求性能、功能,也需要同时考虑到实际的生产需求和经济性,只要设备安全可靠,则应当在成本支出所许可的范围之内,对设备进行更新。

3.6完善工作细节,加强人才培训

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先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完善,并合理划分企业人员工作岗位和职责,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效率,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效果。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企业人员安全管理意识的灌输。通过宣传以及培训等方式为员工讲解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开展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在化工企业安全培训中,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使所有员工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工作中。

结束语

由于安全事故的出现,不仅会对化工生产产生直接干扰,同时也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化工安全问题的管控力度,不仅要按照化工安全管理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安全管理方案。同时,还要以问题为引导,对各项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与升级,确保安全管控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位,事故应急管理方式方法可以真正在事故发生时展开妥善处理,以便达到最佳化工生产安全管控模式。

参考文献

[1]代中明.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26):236-237.

[2]李伟.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化工管理,2021(19):100-101.

[3]刘志松.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和要点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07):170-171.

[4]蔡启浩,黄美娟.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化工管理,2018(1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