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卡诺模型的“柳编文化”校园推广形式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基于卡诺模型的“柳编文化”校园推广形式的 研究

鲍冰洁,卞咏梅,李根 ,李一菲,郝莹莹

(哈尔滨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40)

摘要:作为非遗的“柳编文化”近年来面临着传播与传承的问题。校园是非遗文化传播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平台,如何找到更好的方式将“柳编”文化推广至校园,从而让学生对这种非遗文化深入了解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通过运用卡诺模型分析,为未来如何在校园中更好推广“柳编文化”提出一些实践方向与建议。

关键词:非遗 ;柳编文化 ;校园推广; 卡诺模型

中图分类号:G206.3

引言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俗代表的之一的柳编历史悠久,但传播影响力与传承问题严峻,让非遗扎根校园土壤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目前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大多停留在表层宣传的阶段,要想真正扎根重要的是进入课堂和教材,让文化传承由宣传演示进入到系统性学习、技能培训等更深的领域。基于此,本文利用卡诺模型调查需求影响因素的优势,对柳编进校园的形式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一些参考依据。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卡诺模型反映了顾客的满意程度与服务的属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服务特性与客户满意度之间的关联,将服务质量分为五种类别:

必备型属性(M):客户认为产品或服务必须包含的服务或功能;期望型属性(O):产品或服务的提供与否与客户的满意度正相关;魅力型属性(A):对客户来说出乎意料的服务或功能;无差异属性(I):此类属性具备或不具备,客户都表现为无所谓或理所应当;反向属性(R): 期望型属性的满足程度与客户的满意度负相关。

(二)问卷设计

问卷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了解被调查者的基础信息,共4个题项。第二层次是以卡诺模型应用为基础设计的调查问卷,共3大类16个题项,每个题项都包含正向和负向两种问题,旨在将质量要素与质量属性一一对应,更好的融入卡诺模型,进而给予更加准确且具有建设性的建议。问卷题项具体见表1。

二、数据收集及统计结果

通过“问卷星”共发布62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617份,通过微信、邮件等即时通讯工具发放确保了问卷的及时收回。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男女比例为4:5,且多为本科大三学生,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对柳编的了解程度处于听说过或从未了解过的阶段,超过40%的调查者认为不定期开展活动更好。

我们对采集的数据用SPSS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计算了各要素的满意系数SI及其不满意系数DSI的绝对值,结果见表2。




表1 问卷题项

维度

测量题项

维度

测量题项

调查对象信息

f1.调查对象性别

f2.调查对象所在年级

f3.调查对象对“柳编”的了解程度

f20.调查对象认为多久举办一次活动适宜

新的校园活动形式

f9.政府或其他文化公益组织举办的演出

f10.社团举办“柳编文化节”

f11.活动具有的传统意义

f12.参加活动时的现场秩序

f13.活动中包含的销售环节

f14.参加柳编活动加分

f15.举办柳编知识竞赛

选修课程

f4.学校开设柳编文化为主题的课程

f5.提供专门课件或教材

f6.讲授专业柳编文化知识

f7.课程中的动手实践环节

f8.课程中有专业手工艺人面授

柳编融入日常生活新形式

f16.学校报刊和公众号报道推送

f17.校园内或校园附近开设“柳编工艺馆”

f18.将学校的粉笔盒等日用品替换为柳编制品

f19.将柳编与其他非遗项目结合共同进校园


表2 统计结果

编号

质量属性

KM/%

KO/%

KA/%

KI/%

KR/%

KQ/%

SI

|DSI|

f4

A

2.43

6.81

59.48

23.99

0.97

6.32

0.72

0.10

f5

I

12.48

11.35

18.64

41.82

7.78

7.94

0.36

0.28

f6

M

53.97

7.62

8.91

22.69

0.65

6.16

0.18

0.66

f7

A

2.76

10.53

60.94

19.45

0.49

5.83

0.76

0.14

f8

A

2.43

9.89

62.88

18.64

0.00

6.16

0.78

0.13

f9

I

7.46

13.78

28.36

36.95

4.21

9.24

0.49

0.25

f10

I

5.51

14.26

26.09

40.36

5.02

8.75

0.47

0.23

f11

M

52.51

8.75

9.24

22.85

0.32

6.32

0.19

0.66

f12

O

4.86

61.91

8.43

18.31

0.81

5.67

0.75

0.71

f13

I

7.78

10.05

20.91

44.25

6.97

10.05

0.37

0.21

f14

O

3.24

59.00

10.05

20.42

1.13

6.16

0.74

0.67

f15

A

1.94

6.32

58.35

26.58

0.81

6.00

0.69

0.09

f16

I

7.13

10.53

22.20

46.19

5.02

8.91

0.38

0.21

f17

A

2.11

6.97

60.94

23.50

0.65

5.83

0.73

0.10

f18

A

1.94

7.46

62.56

21.56

0.49

6.00

0.75

0.10

f19

I

8.59

13.94

28.69

37.44

2.92

8.43

0.48

0.25

基于卡诺模型,可知f6、f11要素属于必备属性M,f12、f14要素属于期望属性O,f4、f7、f8、f15、f17、f18要素属于魅力属性A,f5、f9、f10、f13、f16、f19要素属于无差异属性I。同时,也根据数据对这16个要素所属的三大维度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表2中得到的SI与∣DSI∣值,以∣DSI∣为横坐标, SI为纵坐标,建立各要素的SI-∣DSI∣四分图,见图Ⅰ;同时也建立选修课程、新的校园活动形式、柳编融入日常生活新形式三大维度的SI-∣DSI∣四分图,见图Ⅱ。62316b3bd1fb0_html_b109e6fcb383e809.jpg

三、结论与建议

(一)基于二级指标(图Ⅰ)的说明

在二级指标四分图中,分属于四个属性的指标分布在四分图的四个象限内。

f6和f11分布在第四象限,SI较小,∣DSI∣较大,属于必备属性。说明当在校园中开展选修课或其它活动传播柳编文化时,需要具备相关的柳编文化理论知识。因此,在推进柳编文化课程时,学校要注意课程的设计,柳编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基础内容要得到及时的安排,并平衡好基础知识与补充内容之间的关系。

f5、f9、f10、f13、f16、f19分布在第三象限,SI和∣DSI∣都比较小,属于无差异属性。说明在柳编进校园中采用这些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不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f9和f19处于第三象限的边缘,有进入第二象限的可能,即由无差异属性转化为魅力属性,如果能在非校园组织举办柳编文化进校园活动、柳编与其他非遗项目结合共同进校园这两种形式下融入一些创新的东西,提升SI指标的值,那么学生对此的期望值和忠诚度将会提高,将会成为非常好的“柳编进校园”形式。

f12、f14分布在第一象限,SI和∣DSI∣都比较大,属于期望属性。说明学校在举办柳编进校园活动时,良好秩序非常重要,由此可知,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除了把握好活动内容,还要着重注意活动现场秩序及配套设施,并适时提出如评优评先、加分等形式灵活的激励政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f4、f7、f8、f15、f17、f18位于第二象限,SI值较大,∣DSI∣较小,属于魅力属性。说明在开设柳编课程时、动手实践环节、邀请专业的柳编手工艺人面授、举办柳编知识竞赛、在校园周围开设柳编工艺馆、将学校中常见的日用品换成柳编制品等方面加大投入会有更高的投入产出比,这些形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关注度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二)基于一级指标(图Ⅱ)的说明

在一级指标SI-∣DSI∣四分图中,选修课程的形式、新型活动形式以及将柳编制品融入日常生活这三种形式分布在第二象限,SI的值较高,∣DSI∣值较小,属于魅力指标。说明学生对这些进校园的形式期待值较高,选择这三大类方式将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并且从分布来看,将柳编融入日常生活这种形式在这者中的SI相对较大,∣DSI∣相对较小,是三者中最好的形式,可以在此方面加大探索力度,挖掘此种类型下的多种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汇欣.基于卡诺模型的外卖平台服务质量提升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02):71-72.

[2]吴枚,金兰晓.顾客满意与卡诺模型[J].企业管理,2003(04):88-89.

[3]刘敏.文化馆职能视阈下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相融合的路径探究[J].大观(论坛),2020(11):90-92.

[4]王晨,廖先玲.基于卡诺模型的产品价值创新策略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3):78-82.

[5]赵贤芬,吴顺西.基于卡诺模型分析“傩文化”进校园的激励机制研究——以永靖县为例[J].新课程,2021(38):30-31.


基金项目: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1102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