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研究

王海燕 蒋玲玲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556000

【摘 要】:目的 探究造血干细胞抑制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2例)、观察组(2例),分别接受化疗治疗、化疗治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0.00%,与对照组0.00%相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2例患者均发生感染,其中1例患者并发腹泻、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异常症状;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1例患者发生肝肾功能异常,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结论 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治疗基础上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效果良好,但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临床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较差。化疗治疗为该病主要治疗方案,但长时间化疗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造血能力损伤程度较大,影响预后[1]。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在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后,通过回输自身或他人造血干细胞,以重建免疫功能及造血功能的治疗方案。为此,本次研究对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探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其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均符合诊断[2]标准;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2例)、观察组(2例)。对照组男性1例、女性1例,年龄21~81岁,平均(61.46±10.54)岁;观察组男性1例、女性1例,年龄20~85岁,平均(62.33±8.19)岁;两组资料相近(P>0.05);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4例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其中9例患者接受CHOP方案(表阿霉素-吡柔比星、泼尼松、长春新碱-长春地辛、环磷酰胺)治疗,1例患者接受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CHOP)治疗,19例患者接受二线、高剂量化疗治疗,其中1例使用RDHAP(利妥昔单抗、地塞米松、阿糖胞苷、顺铂),2例接受Hyper-CVAD(长春新碱-长春地辛、地塞米松、表阿霉素-吡柔比星、环磷酰胺、米托蒽醌)治疗。

观察组:接受4个疗程化疗后,以BEAC(环磷酰胺、阿糖胞苷、依托泊苷、卡氮芥)方案实施预处理,预处理24h后,从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并实施支持营养支持、成分输血、抗感染等支持治疗。

对照组:维持化疗治疗。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均从化疗4个疗程后为起点持续随访1年为终点进行效果评价,参照WHO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价,包括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稳定)、PD(进展),总有效率=(CR+PR)/例数*100%;(2)统计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软件为SPSS24.0,(Χ±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2检验;P<0.05提示比较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2例患者经治疗后,1(50.00%)例PR,1(50.00%)例SD,总有效率为50.00%(1/2);对照组2例患者经治疗后,1(50.00%)例SD,1(50.00%)例PD,治疗有效率为0.00%(0/2);两组治疗有效率相近(2=0.000,P=1.000>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2例患者均发生感染,其中1例患者并发腹泻、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异常症状;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1例患者发生肝肾功能异常,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

3.讨论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较大。对其应用化疗方案治疗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进展,但化疗治疗后会影响患者免疫能力、造血能力,影响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对肿瘤控制质量,复发率较高,影响预后,且易并发化疗不良反应,难以获得满意治疗效果[3]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主要依靠大剂量化疗治疗后,将肿瘤细胞充分清除后,通过造血干细胞回输增强患者自身免疫机能,以通过提升患者自身肿瘤细胞抑制能力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近,但观察组治疗后1例患者部分症状缓解,存在疗效优势,考虑原因为,在化疗治疗基础上,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促进患者免疫能力恢复,进而可提升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2例感染,对照组未发生感染情况,考虑原因与预处理方案对患者免疫能力影响较大相关,但接受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患者感染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提示治疗安全性良好。杨懿春[5]在研究中发现,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处理后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总治疗有效率为75.5%,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但本次研究患者数量较少,使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仍需深入研究。

综上,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整体治疗效果理想,但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

参考文献

[1]付曾强. R-DA-EPOCH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014(024):75-77.

[2]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ChineseSocietyofHematology,等.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3, 34(9):816-819.

[3]王希, 夏冰, 王超雨, 等. 诱导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年龄≤60岁初治中高危/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比较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9, 40(2):117-124.

[4]卢柠, 李晓帆, 董玉君, 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0, 41(02):117-122.

[5]杨懿春, 岑雪波, 罗小华,等. CEAC预处理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评价[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9, 41(23):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