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体会

杨玉蓉

湖北航天医院 麻醉科 孝感 432000


摘要:目的:分析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方法:本研究中选择的患者共计120例,研究时间起止为2019年2月~2020年10月,,在随机分组的方式下,分为两组,组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干预为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为麻醉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握拳时间、自主呼吸时间、眨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等用时较短,同时,在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数据方面,观察组的也较为可观。结论:麻醉护理干预能加速患者术后麻醉的恢复,快速改善相关指标,保证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

高龄高危患者其病情较为严重,同时由于年龄较大,其身体的各组织、器官等以出现明显的退化情况,其机体的免疫能力较差,因此在手术过程中会承担较大的风险,很容易出现心血管、呼吸循环等并发症[1],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合理的麻醉方式以及麻醉药物的选择是保证患者术后康复以及手术效果的关键。本次研究分析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

1资料和方式

1.1患者资料

本研究中选择的患者共计120例,均为实施手术的患者,同时患者均有手术的适应症,无麻醉过敏者,本研究的患者和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时研究经过临床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时间起止为2019年2月~2020年10月,在随机分组的方式下,分为两组,组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的患者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最低=60岁,最高=88岁,平均年龄=(74.32±1.62)岁。

观察组患者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最低=61,最大=89岁,平均年龄为(75.19±1.71)岁,经统计学分析,上述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较小,p>0.05。

1.2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干预为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为麻醉护理干预,(1)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情况,并根据对患者的机体承受能力进行评估,随后再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术前和患者进行沟通,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进行针对性处理,降低患者对手术的疑虑,也减轻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当患者的情绪稳定后,再实施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手术的方式以及手术效果,让其了解手术配合的重要性,多讲解手术成功的案例,降低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2]。(2)在非全麻手术时,由于患者为清醒状态,因此应闭目接受手术,不要随意和医护人员交谈,也不要猜测医护人员谈话的内容,避免出现误会,也减轻心理压力。如果有明显的不舒服可以告诉医生,医生会及时做出处理,或者可以在医生及护士指导下,主动配合以减轻不舒服的感觉。(3)术后饮食,在手术完成后,病人如果感觉口渴,可以与护士说,护士多会用棉签蘸取少量的水滋润下口唇,术后6h就能进食少量流质食物,并可以逐渐加量,过度到正常饮食,如果患者有其他特殊情况,应严格服从医师的要求。(4)对于全麻的患者,术后应去枕平卧3h左右,并将头部向一侧偏,虽然这种情况会非常不舒服,但是能有效防止出现误吸等情况,等到患者觉得呼吸通畅、肌力恢复正常时,才能改变体位,取早期半卧位等,增加患者的舒适度[3]。(5)麻醉消失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的疼痛感,这里教给患者一些减轻疼痛的方式,首先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过多的注意疼痛,随后可以听轻音乐,稳定情绪,如果疼痛十分严重,并难以忍受,再和医护人员联系,医生会予以相应的镇痛药物治疗[4]

1.3观察范围

①分析患者麻醉恢复情况。

②比对患者的苏醒期间血压、心率。

1.4统计学方式

本次实验中涉及的数据均利用spss21.0进行分析。

2结果

2.1分析患者麻醉恢复情况 见表1。

表1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

组名

例数

握拳时间(min)

自主呼吸时间(min)

眨眼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

观察组

60

11.33±1.54

12.71±1.47

14.32±2.65

24.74±3.56

对照组

60

17.41±1.62

16.22±2.39

19.64±2.13

31.88±3.74

p值


<0.05

<0.05

<0.05

<0.05

2.2比对患者的苏醒期间血压、心率 见表2。

表2患者苏醒期间血压以及心率情况

组名

例数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

观察组

60

131.26±12.34

84.51±10.33

76.26±8.71

对照组

60

147.58±12.62

96.28±11.35

88.92±8.95

p值


<0.05

<0.05

<0.05

3讨论

手术和麻醉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和患者的身体状态、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手术方式多种因素有关,但是广大需要实施手术的患者可放心,医师会采取多种方式来避免风险的,在手术和麻醉前,需要对大家进行一系列的准备、检测等,并在手术中进行必要的麻醉监测。但是针对于高龄患者来说,其基础疾病较多,身体脏器功能较弱,因此全麻的影响较大,容易引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不利于术后恢复[5]

对高龄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而言,采用重视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能有效降低术中的应激反应,同时在患者体位、疼痛感以及病情等方面实施有效的麻醉苏醒期护理,能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切实保证患者健康,让其平安度过麻醉苏醒期。通过本次研究结果也不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握拳时间、自主呼吸时间、眨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等用时较短,同时,在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数据方面,观察组的也较为可观。充分证实,对于高龄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实施麻醉护理干预能加速患者术后麻醉的恢复,快速改善相关指标,保证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杨方,余晓露. 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体会[J]. 双足与保健,2019,28(21):151-152.

[2]李真. 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对策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4):157.

[3]李怡,刘晶,张唯怡. 高龄骨科患者下肢手术麻醉的护理配合[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1(01):67-68.

[4]王继红. 高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麻醉护理体会[J]. 双足与保健,2019,28(04):65-66.

[5]甘蔚明. 高龄骨科患者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观察[J]. 吉林医学,2014,35(15):3353-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