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对细菌学检验质量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对细菌学检验质量影响分析

苏雪

腾冲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 云南 保山 679100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采取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有关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12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12月,结束于2020年12月。回顾性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试验组,每组均为56例。对照组应用自然咳痰法采集痰液标本,试验组采用应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阳性检测率、阴性检测率以及痰液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率。结果: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阳性检测率,结果表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阴性检测率,结果表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痰液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率,结果表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可显著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

【关键词】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细菌学检验质量

人体常见分泌物有:痰液。一旦人体呼吸道被感染,痰液分泌量将明显增多,痰液成分以及痰液性状也发生相关变化。基于此,可采集痰液标本用于诊断疾病。为了提高疾病准确诊断率,必须保证痰培养标本质量。现阶段来看,临床既往常用自然咳痰法采集痰液标本。虽然上述方法具有一定作用,但是整体痰培养的阳性率较低。有学者提出,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可显著提高阳性率和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率[1]。本文将对其进行有关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12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12月,结束于2020年12月。纳入标准:(1)均在患者知情下参与;(2)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2)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40例、16例,年龄(52.68±5.74)岁。试验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39例、17例,年龄(51.96±5.55)岁。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未有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采集痰液标本之前均合理评估其病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等,再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详细解释痰培养的重要性。

对照组应用自然咳痰法采集痰液标本:(1)指导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晨起漱口4次左右,再用力咳出痰液;(2)将痰液装入无菌试管内,送检时间为1h内;(3)再由培养基完成痰液接种。

试验组采用应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法:(1)叮嘱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集痰液前未服用抗菌药物;(2)指导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晨起漱口4次左右,再用力咳出痰液;(3)将痰液装入无菌试管内,并且在试管内放入5ml灭菌盐水,晃动10s左右,取出试管内沉淀在底部的浓痰,再放入灭菌试管内,提出痰液;(4)上述操作至少进行2次,送检时间为1h内;(5)再由培养基完成痰液接种。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阳性检测率、阴性检测率以及痰液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率[2-3](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合格:白细胞数量大于25个且鳞状上皮细胞小于10个;标本可用:白细胞数量小于25个且鳞状上皮细胞介于10~25个且细菌类型不超过3种;标本不合格:鳞状上皮细胞大于25个)。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阳性检测率、阴性检测率以及痰液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阳性检测率、阴性检测率比较

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阳性检测率,结果表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阴性检测率,结果表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阳性检测率、阴性检测率比较(n/%)

组别

阳性检测率

阴性检测率

试验组(n=56)

49(87.50)

7(12.50)

对照组(n=56)

39(69.64)

17(30.36)

χ2

5.3030

5.3030

P值

0.0212

0.0212


2.2两组痰液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率比较

对比两组痰液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率,结果表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痰液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率比较(n/%)

组别

标本合格

标本可用

标本不合格

试验组(n=56)

50(89.29)

4(7.14)

2(3.57)

对照组(n=56)

41(73.21)

7(12.50)

8(14.29)

χ2

4.7473

0.9073

3.9529

P值

0.0293

0.3408

0.0467




3.讨论

随着环境日益恶化,支气管炎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在诊断期间,联合检验痰液标本可提高准确诊断率,继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不断提高治疗效果。而如果未准确采集痰液标本,将导致治疗效果下降。自然咳痰法会诱发细菌感染,从而降低痰液标本培养质量。改进后的痰液标本采集方法能够方便留取痰液,而且减少无效咳嗽,防止口腔内其他分泌物对痰液造成污染,最终显著提高标本采集质量[4-5]。本研究中,实验组应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之后,阳性检测率和痰液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率显著提高,阴性检测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取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可显著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 舒美林.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分析[J]. 饮食保健,2020,12(46):254.

[2] 刘欣.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分析[J]. 健康必读,2021,14(16):24-25.

[3] 孙丽.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及准确性分析[J]. 糖尿病天地,2021,18(7):148-149.

[4] 张小东.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及准确性分析[J]. 健康之友,2021,13(20):106.

[5] 郭光祖.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及阳性率分析[J]. 东方药膳,2020,15(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