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大叶性肺炎康复的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儿童大叶性肺炎康复的护理干预

张雪 姜姗姗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15001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康复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度、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依从度95.45%高于对照组79.55%(P<0.05);两组护理后,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喘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模式用于大叶性肺炎患儿中具有显著效果,提升护理依从度,缩短咳嗽咳喘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利于患儿病情好转,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康复护理模式;大叶性肺炎;住院时间;咳嗽咳喘恢复时间

大叶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常发病于3岁以上的儿童。该病的常见表现形式为咳嗽,发烧等。该病的特点表现为发病急,进展快,因此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发更严重的其他并发症,严重者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1-2]。在儿童大叶性肺炎康复治疗过程中,患儿会出现多种不适,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在一定时间内降低儿童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康复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2-14)岁,平均(6.54±1.58)岁。观察组44例,男28例,女16例,年龄(2-13)岁,平均(6.35±1.4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操作:

1.2.1 常规管理模式: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保持患者呼吸顺畅,生命体征正常。

1.2.2康复护理模式:(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是儿童这样的特殊群体,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儿童对于疾病和陌生环境的恐惧。可适当采用玩具、点子产品等儿童喜爱的娱乐方式帮助儿童缓解焦虑和紧张,使其处于放松状态。(2)环境护理:保持患儿周边环境的清洁、舒适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因此室内温度要严格管理,适时适当开窗通风。(3)术中舒适护理:手术中需帮助患儿调整舒适的体位,多给予语言和行为上的鼓励,一旦发现患儿有紧张或害怕情绪,护理人员立刻通过言语和动作进行安慰,直到患儿情绪稳定。操作时动作轻柔,对患儿出现的不适给予及时调整,避免患儿在术中出现哭闹情绪。(4)术后舒适护理: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清理呼吸道中的异物,防止患儿窒息。对患儿出现严重的咳嗽、咳喘症状及时检查,必要时进一步治疗,对伴有发烧症状的患儿采取物理降温,若发烧严重可使用相应药物进行降温。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护理依从度对比情况,分为:完全依从(患儿主动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没有抵抗情绪)、部分依从(患儿时有哭闹,但依然坚持治疗)、和不依从(患儿哭闹不止,完全抵抗治疗)3个版块,总依从度=(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2)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包括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喘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622969d78a380_html_b2061f6adcf43b23.gif )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依从度对比情况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依从度95.45%高于对照组79.5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度对比情况[例(%)]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度

观察组

44

36(81.82)

6(13.64)

2(4.55)

42(95.45)

对照组

44

22(50.00)

13(29.55)

9(20.45)

35(79.55)

X2





4.035

P





0.006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护理后,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喘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622969d78a380_html_b2061f6adcf43b23.gif ,d)

组别

例数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咳嗽咳喘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

44

9.24±1.15

9.78±1.24

18.78±1.71

对照组

44

5.08±1.47

5.28±1.07

14.28±1.15

t

5.164

2.781

4.089

P

0.000

0.011

0.00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舒适的护理干预在病情恢复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4]。对于儿童大叶性肺炎患者来说,康复过程会产生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儿童本身对于医院和疾病有所惧怕,机体也会有一系列应激反应,导致治疗难度有所增加,且对儿童的自身发育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患儿机体的更好恢复,良好的护理干预起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依从度95.45%高于对照组79.55%(P<0.05);两组护理后,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喘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常规的护理只是保证了患儿机体的生命体征正常,对于患儿心理、生理上的舒适护理都有所欠缺。舒适的心理护理干预则能帮助患者排解焦虑、不安情绪,增加患儿的安全感[5-6]。环境护理能保持患儿心情舒畅,有利于快速恢复。术中和术后护理更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舒适度,促进康复[7]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模式用于大叶性肺炎患儿中具有显著效果,提升护理依从度,缩短咳嗽咳喘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利于患儿病情好转,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 徐俊梅, 史大伟, 李雪华,等.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刊, 2020, 55(5):109-111.

  2. 陶虹, 汪丙松, 王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免疫功能变化及意义[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 26(3):166-169.

  3. 刘帅帅, 马静, 张忠晓. 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的早期预测指标[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 36(8):601-604.

  4. 黄凤娟.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大叶性肺炎患儿中的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9):92.

  5. 王越, 薛莹莹. 浅谈小儿大叶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2):126-127.

  6. 杨爽,王伊辉. MEWS评分下的分级护理在大叶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 52(11):115-116.

  7. 赵慧, 郭素华, 谢梅,等. 儿童大叶性肺炎病原及临床特征与治疗研究[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0, 11(1):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