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4
/ 2

高血压用药注意事项

罗春

成都医学院附属青白江区中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随有心脏、血管、脑、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继发性高血压指的就是由一定的基础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大约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1%-5%,如肾脏血管性高血压。其可随基础疾病的根治得以完全控制。而原发性高血压又被成为高血压病,是一种到目前为止病因还不明确的心血管疾病,占总高血压病人的95%以上,其发病可能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需要长时间或终身服用降压药物治疗。

1.高血压基本病因

(1)高钠低钾饮食:世界卫生组织有相关建议,每个成年人每天的钠盐摄入量应该控制在5g以下,我国人群每天钠盐摄入量达到了8-15g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同时WTO也建议每人每天钾元素的摄入量应该在3.5g左右,而我国居民的摄入量为1.9g,而高钠低钾的饮食习惯是诱发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2)肥胖:体重超过正常标准不仅会增加患上高血压的几率,也会引起一系列其他疾病,根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体重超标者的患病几率是正常人的两倍以上;(3)过量饮酒:过量饮酒也是引发高血压的因素之一,饮酒量越大,患病几率越高,男性单次饮酒量在60g以上、女性在40g以上为有害饮酒;(4)长期精神紧张:在精神高度紧张、愤怒、压抑、焦虑的情绪下,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会明显升高。

2.高血压治疗误区

2.1不吃药、间断服药或自行停药

很多患者觉得血压高点没什么大不了,根本不吃药,或者只是在觉得不太舒服的时候才吃药,也有很多患者吃药后血压很好,就觉得高血压已经治愈了,而自行停药,这都是很危险的。

2.2虽然吃药但是血压不达标

很多患者每天坚持吃药,但很少测量血压,或者偶尔测量血压发现血压根本不达标。减压治疗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治疗就一定要达到目标。

2.3用药不合理

很多患者选择作用时间较短的降压药,在吃完药后1小时测血压,发现血压得到控制,殊不知,在降压药失去效力之后,血压很快就会反弹,血压的波动会对血管造成更大破坏。

3.高血压常用药物以及注意事项

3.1利尿剂

该药物能够促进患者的排尿,排出体内多余的钠元素,能够有效减少细胞的外容量,起到缓解血管压力的作用。利尿剂的降压持续时间相对来说较长,一般在服用药物后的两到三周左右达到巅峰,与此同时利尿剂也能够提升其他药物的疗效。但利尿剂也有局限性,会引起低钾血症,同时不利于血糖、血脂的正常代谢,在服用时要严格控制计量,如患者本身患有痛风症状,应禁止服用,同时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也不应服用此药物。

3.2β受体阻滞剂

能够迅速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不同程度的高血压都适用,尤其是对于中青年患者来说效果更好,老年人高血压疗效较差。要持续服用该药物,如果在高剂量治疗时突然停药,会引起一系列的综合征,此时可以伴随胰岛素共同使用。该药物的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脏跳动缓慢、全身无力。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包括阿替洛尔、美托洛尔;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包括吲哚洛尔、氧烯洛尔、纳多洛尔等。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3.3钙通道阻滞剂

具有良好的降低血压的作用,主要是减弱神经兴奋--收缩偶联,起到降低阻力血管收缩反应性的作用,同时降低肾小管对钠元素的吸收。该药物降压效果良好,幅度大,短期治疗能够降低10%-15%的血压,使用的剂量越大疗效越好,但也会随着患者个人体质差异有所起伏,在与其他抗压类药物共同使用时疗效更佳。除了心脏衰竭以外,钙通道阻滞剂基本没有任何禁忌症,也不会影响到血脂和血糖的正常代谢。相对于其他抗压类药物来说,该药物还具有以下优势:适用于老年患者,不会影响疗效;摄入抗炎类药物也不会影响疗效;即使患者平时喜欢喝酒,该药物也有着良好的降压作用;如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冠心病,该药物也适用;长期应用钙通道阻滞剂还能够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3.4ARB

该类型药物作用起效缓慢,但持久而稳定。最大的特点就是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很少,不引起刺激性干咳,持续治疗的依从性很高。虽然在治疗对象与禁忌症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同,但ARB有自身治疗特点,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并列为目前推荐的常用五大降压药中的一类。

3.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能够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起到抑制作用,在用药后,血管扩张,血管周围阻力和血压都会降低,在血压降低的同时,心脑血管的血流量不会受到影响。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高血压并不能够完全治愈,但是可以实现有效控制,患者终生都需要接受治疗,一旦开始药物治疗就不能随意停止服用药物或更换药物,如果没有严格遵循医嘱服药,会导致血压再次升高,引发其他危险。一旦高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增加患上心脏病、中风、肾功能衰竭的几率,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管理,服用适合自己的抗压类药物,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都需要做到劳逸结合,留出休息时间,在饮食上注意减少摄入钠盐,适当增加钾元素的摄入量,注意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