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CT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4
/ 2

腹部 CT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价值分析

朱奕

监利市人民医院 湖北监利 433300

【摘要】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GDU)急性穿孔采取腹部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GDU急性穿孔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分别采取腹部CT及腹部平片诊断,对比结果。结果:观察组准确率91.42%、特异度66.67%、敏感度87.88%均高于对照组75.76%、20.00%、81.67%(P<0.05);观察组腹腔积液24.24%、游离气体96.97%、穿孔区域气体19.70%、渗出液18.18%均高于对照组6.06%、84.85%、3.03%、1.52%(P<0.05)。结论:GDU急性穿孔患者采取腹部CT诊断效果良好,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特异度较高,便于疾病的诊断。

【关键词】腹部CT;敏感度;诊断价值;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特异度

在临床内科疾病中,急腹症为一种常见类型的疾病,而胃肠道穿孔则是其中多兼并,如急性穿孔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GDU)急性穿孔,对穿孔位置进行准确且及时的诊断才可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1]。现阶段,影像学技术快速发展,临床对于GDU急性穿孔的诊断中普遍应用腹部CT,该种方式不但效果良好,同时可重复操作、无痛、安全性较高[2]。所以,本研究对GDM急性穿孔患者利用腹部CT诊断,效果理想,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132例GDU急性穿孔患者(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男34例,女32例,年龄9~83岁,平均年龄(40.26±0.53)岁;对照组66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10~82岁,平均年龄(41.15±0.47)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腹部平片。站立位,对十二指肠以及胃部情况进行全面探查,对病变部位及程度明确。

观察组:腹部CT。全腹部用螺旋CT机实施扫描工作,管电流、管电压、矩阵、层厚、螺距、常规窗宽、窗位分别为150mA、120kV、512×512、5mm、1.0、200~250Hu、35 Hu。结合具体情况实施薄层扫描,层厚为3或2mm。在扫描游离气体时调整窗宽为500 Hu,窗位为80 Hu。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率。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8.0分析数据,P<0.05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2.1 诊断效果

组间对比(P<0.05)。见表1~2。

表1 诊断效果(n,%)

分组

病理诊断

总计

阳性

阴性


观察组

阳性

58

3

61

阴性

3

2

5

合计

61

5

66

对照组

阳性

49

5

54

阴性

11

1

12

合计

60

6

66

表2 准确率、特异度及敏感度

分组

例数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率

观察组

66

87.88(58/66)

66.67(2/3)

91.42(61/66)

对照组

66

81.67(49/60)

20.00(1/5)

75.76(50/66)

X2


13.502

14.652

15.241

P值


<0.05

<0.05

<0.05

2.2 诊断结果

组间对比(P<0.05)。见表3。

表3 诊断结果(n,%)

分组

例数

渗出液

穿孔区域气体

游离气体

腹腔积液

观察组

66

12(18.18)

13(19.70)

64(96.97)

16(24.24)

对照组

66

1(1.52)

2(3.03)

56(84.85)

4(6.06)

X2


13.552

14.521

15.114

16.301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GDU急性穿孔在以下几类疾病的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如肿瘤、溃疡、炎症等,其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存在的特点为变化多样、进展迅速、发病突然等。该病的出现常常是因为GDU持续且反复发作而导致肠壁原有的组织结构被破坏,从而使病变的组织将肌层和浆膜层穿透而发生穿孔情况。穿孔后,腹腔内会有食物和肠液流入其中,进而出现了急性腹膜炎等较多并发症。患者常常存在的体征为腹膜炎,如腹部反跳痛、压痛等。尽早准确对此类患者进行诊断是疾病治愈的重要内容,而诊断的目的是明确病因、病理及病变位置,同时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评估,根据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体征等实施综合的评价,从而为患者确定最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

临床中对于该病的诊断以腹部平片等方式比较多见,但是该种方式在诊断膈下气体以及小网膜囊时效果并不理想,容易被穿孔组织体积较小以及气体少等因素影响。该病以较多的游离气体存在于腹部为主要特征,所以对游离气体进行准确的检出才可诊断此病的重点。腹部CT特点为空间分辨率高、密度高,可对腹腔内全部脏器以及邻近的组织清晰探查,可将游离气体以及少量积液而引起的气泡高度的显示出来,同时对实质性病变准确的定位,存在优势为定性诊断等。该种诊断方式对于以下因素,如肠道内气体等不受影响,在此病诊断中存在更高的准确性。并且腹部CT可将肝肾隐窝、结肠旁沟、肝门、网膜囊等位置的气体发现出来[3]。若存在较少的气体,即可对窗位和窗宽有效调整而对气体状况进行诊断,可对穿孔位置邻近脏器渗出和累及情况有效评估,存在特征为全面性诊断等。然而在实施此种诊断过程中需要对窗位及窗宽合理调整,方式出现漏诊情况,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史等状况,特别是对患者是否实施过腹部手术或妇科检查进行积极询问,防止出现误诊情况[4]。本研究结果证实腹部CT的诊断价值较高。

总而言之,GDU急性穿孔患者采取腹部CT检查存在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均较高,且此种方式存在用时少、费用低、安全性良好等优势,价值较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柏乐. 腹部CT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诊断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1):180-181.

[2] 姜钢,黄高石,钟发明. 胃后壁溃疡伴急性穿孔1例诊治体会[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10):946-947,封3.

[3] 张光. CT检查在腹部急症炎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61-62.

[4] 郑儒兴,张盈盈,王耀光,等. 腹部急症炎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