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发病现状及其潜在危险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3
/ 2

中国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发病现状及其潜在危险性

林熠

宁波诺丁汉大学 浙江 宁波 315100

摘要:从国内整体临床医学发展来看,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在成人与儿童群体中有着较高发生风险,需要对相关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从而降低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发生几率。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现状;环状RNA

前言: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发现环状RNA可以以特异性、组织、疾病、发育阶段方式在各种生物体中广泛表达,且有相关研究证明环状RNA可能参与到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发展过程中,比如肺癌、急性呼吸窘迫征等。

一、中国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发病现状

从我国急诊门诊患者实际情况来看,有一半以上都属于急性上呼吸道疾病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都是受到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起病比较急,有着1-3天的潜伏期。患者鼻部症状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同时可能出现咳嗽、咽干、咽痒、灼热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壁厚滴漏感。随着病情发展,在患病2-3天,患者的鼻涕会逐渐变稠,同时出现咽部疼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音嘶哑等情况,如果患者症状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可能会出现相关并发症,比如咽鼓管炎、支气管炎、急性心肌炎、肺炎等,增加治疗难度,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推动急性上呼吸道疾病治疗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环状RNA在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中的意义分析

1.环状RNA

环状RNA属于新型非编码RNA分子,主要是通过外显子、内含子或者两者连接具有共价闭环结构,其形成机制包括外显子环状RNA)、内含子环状RNA(CiRNAs)和外显子-内含子环状RNAs(EiciRNAs)的研究,已逐渐被揭示。从相关研究内容来看[1],利用环状RNA芯片或下一代测序,可以确定不同呼吸道疾病中许多差异环状RNA,而且一些环状RNA在某些呼吸道疾病的病理过程中的生物学机制也已被揭示。

2.环状RNA在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中的意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属于一种严重的、致命性呼吸道疾病,同时也属于一种严重的急性肺损伤(ALI),主要特点为难治性动脉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虽然国内相关研究人员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对于ARDS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方面的研究仍进展缓慢,使得不能有效控制ARDS/ALI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既往研究表明[2],miR-155和miR-17等miRNAs在ALI的发生和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使得环状RNA作为miRNA海绵,可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帮助我们开发一种有效的ARDS治疗方法。相关研究人员对脂多糖诱导的ARDS大鼠肺组织中环状RNA的表达谱进行了分析,发现395个环状RNA上调,562个下调的环状RNA上调。其中,4个上调的环状RNA(mmu_circRNA_19423、rno_circRNA_010489、rno_circRNA_011426、mmu_-circRNA_30664),1个下调的环状RNA(rno_-circRNA_005564)的有效性显著。另外,在相关研究报告中发现,在吸入烟雾引起ALI后发现了10个差异表达的环状RNA。这些不断变化的环状RNA提高了我们对分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的理解。

三、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中环状RNA未来研究方向分析

由于环状RNA的特殊性(具有潜在调控功能的RNA家族的新成员),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中环状RNA的研究发展。未来环状RNA今后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潜在应用可能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1. 对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与miRNAs和非编码RNA[3]相比,环状RNAs的高稳定性和丰度的环状RNA使其成为一种更好的生物标志物。而且一些环状RNA已被确定为肺癌、肺动脉高压和肺结核的临床生物标志物,因此,需要检测更多候选环状RNA或环状RNA诊断面板,从而帮助临床医生诊断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

  1. 通过调节细胞中环状RNA的表达来成为特殊的治疗靶点

环状RNA可能的治疗机制被认为是miRNAs海绵或被翻译为功能蛋白[4],但是目前,针对环状RNA治疗呼吸道疾病疗效还缺乏相关研究证明。基于相关细胞和动物模型,发现环状RNA在不同呼吸道疾病中(特别是肺癌)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天然的保护性环状RNA可通过递送环状RNA质粒或病毒来过表达。此外,随着RNA环化方法的出现,可以根据研究人员或临床医生的需要设计和人工合成个性化环状RNA。

  1. 总结

关于环状RNA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限,我们探索环状RNA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仍存在许多挑战和机会。比如,差异表达的环状RNA仅在肺癌、ARDS、肺动脉高压、肺结核和矽肺中被发现,环状RNA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和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尚完全未知,需要确定;环状RNA在不同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分子机制仍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捉摸,大多数研究只使用环状RNA微阵列或下一代基因测序,但这些环状RNA的功能尚未阐明。因此,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工作来证明这些差异表达的环状RNA在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中的功能,重视开发针对环状RNA的环状RNA诊断面板和治疗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 罗春绸,蔡惠贞,张宝忠,等. 入托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及咽部病原体变化的影响[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8):943-946.

[2] 李立,廖星,赵静,等. 中国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临床指南的解读[J].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8):1510-1513.

[3] 肖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现状及 用药建议[J]. 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3):27-28.

[4] 李晓翠,杜伟南,苗丽琼,等. 某三甲综合医院2013年-2017年住院呼吸系统疾病统计[J]. 中国病案,2019,20(1):64-66,77.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资助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编号:2019A61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