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2019年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1
/ 3

南安市 2019年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 结果分析

苏碧环 通讯作者 尤泽佳 叶文迪

南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福建 泉州 362300

摘要:目的 了解南安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为下阶段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选取幼儿园大班到高三共2421名儿童青少年开展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结果 共检出1250人近视,近视率为51.70%,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12.50%、37.21%、76.21%、86.21%,各学习阶段近视率随年级增加而上升(c2趋势值为493.217,P<0.05)。男生近视率为47.66%,女生近视率为5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9.069,P<0.05)。小学阶段近视率随年级呈上升趋势(c2趋势值为190.122,P<0.05),初中和高中阶段近视率随年级上升趋势不明显(c2趋势值分别为0.033、1.112,P值均>0.05)。轻、中、重度近视分别占71.92%、 23.92%、 4.16%。幼儿园和小学主要以轻度为主,分别占100%、89.01%。初中和高中以轻、中度为主,轻度分别占63.74%、52.89%,中度分别占31.03%、38.67%。小学、初中、高中这3个学习阶段近视程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25.140,P<0.05)。结论 南安市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较高,对近视的预防和控制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近视

近视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病之一,近些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上升,近视低年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给国家、社会和家庭未来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南安市按照《2019年福建省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方案》,对本市儿童青少年开展近视调查,以掌握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根据分层整群抽样原则抽取幼儿园、小学、初中各2所和高中1所,每所幼儿园抽取≥80名大班学生,其余学校覆盖所有年级学生。共调查2421人,收集有效样本为2418人,样本有效率为99.88%。

1.2 方法 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规范》和《2019年福建省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方案》的要求,开展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工作。统一使用天乐KR-9000台式全自动电脑验光仪。质控人员每天按5%复测比例随机抽取复测和数值比对。

1.3 判定标准 近视标准:有一眼裸眼视力<5.0,且非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等效球镜度数<-0.50D;佩戴角膜塑形镜的受检者计入近视样本。近视样本根据其测定的等效球镜度数绝对值|SE|进行近视程度分级,即|SE|≤3.00D为轻度近视;3.00D<|SE|≤6.00D为中度近视;|SE|>6.00D为重度近视。

1.4 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并检验一致性。将 Epidata软件中数据导至Excel文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间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全市2418人中共有男生1322人,女生共有1096人。检出近视有1250人,近视率为51.70%,其中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12.50%、37.21%、76.21%、86.21%。男生近视率为47.66%,女生近视率为5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 =19.069,P<0.05)。见表1

2.2 不同学习阶段近视率 各学习阶段近视率随学习年限增加而上升(c2趋势值为493.217,P<0.05)。小学学生近视率(37.21%)低于初中(7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273.457,P<0.05)。小学阶段近视率随年级呈上升趋势(c2趋势值为190.122,P<0.05),初中和高中阶段近视率随年级上升趋势不明显(c2趋势值分别为0.033、1.112,P值均>0.05)。见表1

2.3 不同性别近视率 幼儿园大班男生近视率11.82%,女生近视率13.13%;小学男生近视率35.38%,女生近视率39.66%;初中男生近视率68.82%,女生近视率83.82%;高中男生近视率83.80%,女生近视率89.08%。所有的学习阶段均为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其中初中阶段男生近视率低于女生(c2 =21.761,P<0.05),幼儿园、小学、高中男生近视率低于女生(c2值分别为0.069、2.388、1.514,P值均>0.05)。见表1


表1 2019年南安市儿童青少年各年级近视筛查检出率(%)

学习阶段

年级

实检人数

检出数

检出率

男生

女生

实检人数

检出数

检出率

实检人数

检出数

检出率

幼儿园

大班

208

26

12.50

109

13

11.93

99

13

13.13

小学

一年级

194

26

13.40

118

15

12.71

76

11

14.47

二年级

213

38

17.84

121

21

17.36

92

17

18.48

三年级

202

64

31.68

112

37

33.04

90

27

30.00

四年级

230

92

40.00

138

55

39.86

92

37

40.22

五年级

202

95

47.03

112

51

45.54

90

44

48.89

六年级

206

149

72.33

114

74

64.91

92

75

81.52

小计

1247

464

37.21

715

253

35.38

532

211

39.66

初中

初一年

195

147

75.38

98

65

66.33

97

82

84.54

初二年

214

168

78.50

95

72

75.79

119

96

80.67

初三年

293

220

75.09

163

108

66.26

130

112

86.15

小计

702

535

76.21

356

245

68.82

346

290

83.82

高中

高一年

95

80

84.21

44

36

81.82

51

44

86.27

高二年

87

74

85.06

50

41

82.00

37

33

89.19

高三年

79

71

89.87

48

42

87.50

31

29

93.55

小计

261

225

86.21

142

119

83.80

119

106

89.08

合计


2418

1250

51.70

1322

630

47.66

1096

620

56.57



2.4近视程度 在检出近视的1250人中,轻、中、重度近视分别占71.92%、 23.92%、 4.16%。幼儿园和小学主要以轻度为主,分别占100%、89.01%。初中和高中以轻、中度为主,轻度分别占63.74%、52.89%,中度分别占31.03%、38.67%。小学、初中、高中这3个学习阶段近视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25.140,P<0.05)。男生、女生均以轻度为主,分别占74.29%、69.52%。不同性别近视程度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5.778,P>0.05)。轻度近视构成比随学业阶段上升逐渐下降,而中度、重度均逐渐上升。见表2


表2 2019年南安市不同学习阶段儿童青少年近视程度构成比(%)

学习阶段

近视人数

轻度

中度

重度

人数

构成比

人数

构成比

人数

构成比

幼儿园

26

26

100

0

0.00

0

0.00

小学

464

413

89.01

46

9.91

5

1.08

初中

535

341

63.74

166

31.03

28

5.23

高中

225

119

52.89

87

38.67

19

8.44

合计

1250

899

71.92

299

23.92

52

4.16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南安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女生近视检出率均高于男生,可能与女生青春期发育较相对同龄男生早,更重视、更刻苦学习,以及喜静,参加户外活动时间较男生相对少,运动时间相对较短有关。胥芹[1]等研究表明,延长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对男生,有助于防止近视眼的发生。随学习年限的上升,近视检出率逐渐上升,初中阶段近视检出率是小学阶段的2倍多,且中重度近视构成比上升,这意味着初中阶段是视力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近视防控的关键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措施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小学、初中、高中这3个学习阶段近视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之前报道2-3]一致。不同性别近视程度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他地市调查结果一致[3-4]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南安市幼儿园大班和小学近视检出率分别为12.50%、37.21%,提示着近视干预应从娃娃抓起。这些近视的学生绝大多数还处于轻度近视阶段,再加上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可塑性较高,应注意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加室外活动时间,坚持做眼保健操,坚持合理、健康的饮食方式,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早期发现屈光异常,及时进行矫正和治疗[5]。同时,学校还应积极改善教学环境条件,教室的采光、照明、课桌椅的高度等设施应符合《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T18205-2012对学校教学环境的要求,为学生创造符合用眼卫生的学习环境。

儿童青少年肩负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希望,让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近视已严重影响到了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南安市6岁儿童、初中生、高中生近视率距离国家2030年近视防控目标的3%、60%、7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眼下当务之急是对近视进行预防和控制,近视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且非常复杂,需要政府、学校、医疗机构、家庭、学生和社会共同努力。比如学校应严格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不得占用学生下课时间,鼓励、引导学生课余时间少在或不在教室内,到走廊或操场远眺等活动以缓解眼疲劳,且确实有效地减轻学生课内外学习负担,强化课外体育锻炼;家长要严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配合学校合理安排孩子课外补习班,保障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营养;医院要为定期开展视力监测提供便利,认真落实《近视防治指南》等诊疗规范,加强健康教育等近视防控层面入手,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孩子的眼睛。



参考文献

[1] 胥芹,王晶晶,段佳丽,等 .延长户外活动时间对小学生近视预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3):363-365.


[2] 鲍务新,杨建文,姜洪方 .江苏省2311名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0,21(5):53-55.

[3]祁军.2018年连云港市海州区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20,31(1):99-100,117.

[4] 沈理通,荣飚,郑蓉 蓉,等.2018年度厦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基线 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9,25(6):441-443.

[5] 孙中友,徐晓红,吕萍萍 .盐城市2013—2017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9,30(2):226-227.

——————————

第一作者简介:苏碧环,医师,公共卫生

通讯作者:苏碧环,医师,公共卫生。E-mail:1598061023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