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1
/ 3







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探索



蒋雯婷



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提高对核科学技术学科对于社会服务的认识,需加强社会服务教育工作者的发展,扩大直接社会服务范围,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和机制,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践研究,全面发展和有效提供核工业社会服务,医疗企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学校特色,重点抓好基础学科管理。政府的承认,核工业和社会工业的认可证明,社会服务机构在核技术方面的能力建设取得了成功,以及加强大学工程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 核科学与技术 社会服务 建设

  1. 核科学与技术学科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曾仿照当时前苏联所创建的“原子能学科”创造了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前身。我国当前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工程物理以及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这四个本科科目被设置为了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自学科。就我国当前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监狱情况而言,我国历经多年的研发与建设,目前该学科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以及教学科研团队。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以及管理体系的推动之下,我国先后建立了相关学科的研究院所以及实践教学基地的落成。

“等、靠、要”思想事当下众多地方高校工科类学科在社会服务当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服务主动性的匮乏以及实际师资队伍服务能力的低下、服务效率不高等现状,直接导致该学科实际社会服务内容以及领域的单一化发展趋势。对于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应基于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学现状,以及学科内容为基础,强化对于该学科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在服务地方社会的基础上,推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1. 社会服务

根据定义,社会服务是大学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满足人口需求的社会活动。从社会角度看,大学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各个高校应发挥积极作用,为社会提供服务,充分发挥科研利益,直接或间接参与促进社会和公共生活以及可持续经济的社会发展活动当中。从高校的角度来看,社会服务也是培养高校教师、提升校园品牌、提高教育效率的有效手段;同时,它可以为学校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援助,增加学校管理资源,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研究。在高校中,社会服务能力是一个“外部窗口”,它不仅反映了教育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也反映了当前不断演进的科学思想,创造了新的文化环境和开放的制度环境。

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四大职能不仅包括社会服务,还包括人才开发、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创新。归根结底,人才发展不仅是大学的中心,也是其他三个领域的中心。社会服务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也是高校在社会层面生存和拓展的基本职能。归根结底,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必须引入社会服务,核科学科技研发和创新也必须满足社会应用的实际需要。鉴于社会服务的多功能性,高校对于核科技与技术学科方面社会服务的建设应投入更多的关注。

当前我国采取了各种教育改革措施,制定了具体规划,确定了大学人才发展目标,其中包括高校要为区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继续支持高校转变教学组织观念,完善管理体制,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对应用型干部的迫切需要。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高等院校应引导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被忽视。核科学与技术学科这些独特的优势为高等院校提供了更多的社会服务机会。因此,许多高校把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1. 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与成效

1、 强化教学过程当中的社会服务意识

由于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对于该学科下设子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因立足于当下的社会现状,将研发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当中。并且该专业对于核工业以及相关医疗卫生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不断的将社会服务意识进行植入,提高教学过程当中核特色、医品牌、环保的教学特点。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发展核工程和应用核技术的过程中,对于人才和相关科技成果的充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化和一体化的培养,对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科学思想教育以及相关科学理论只是的传授,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核工程技术等知识的推动之下,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到相关的、核反应堆的科学研究、设计、运行和建造以及核技术的应用当中。促使学生在教育和技术开发方面具有创新的技术和工艺知识。

随着多年来各个高校、科研院所和核科技研发设备的积累,以及与原中国核工业体系多个部分的友好合作关系,满足了中国核工业的实际需要,核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中国高等教育机构致力于转变大学教授的职业道德,改变不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需树立高校师生自信,敢于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和核技术的应用提供服务,激发为中国核电发展和核工业发展,提高核科学的应用能力,可开展岗前人员培训、环保辐射防护和安全培训等社会服务。

2、提高社会服务师资队伍质量

师资队伍质量的高低应通过提高招聘门槛的方式优化师资队伍。由于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特殊性,以及较高科研性和专业性,应积极引进相关专业高学历的人才,并通过鼓励在职进行攻读博士学位的方式提高该学科教研团队的师资力量以及整体的学历水平。同时需鼓励并激励相关人员积极参与社会资格证的考试,提高社会认可度。例如“全国注册核安全工程是”、“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等相关执业资格。此种方式能够合理化提高我国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整体社会服务师资队伍素养的提升。在相关资格证以及执业证书考取的过程当中能够将单位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水平进行有效的提升,例如,计量检定(检测)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以及相关的培训考核在提高相关人员整体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能够将氡室与放射性检测室相关计量标准进行完善,并将检定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必须提高教师为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高校教师往往一味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而忽略的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的重要性。为企业提供相关培训的过程当中合作公司除提供受训人员外,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由教师负责组织并确定培训期间的具体任务。除了相应的核科学实践内容外,教师还需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并熟练使用模拟实践软件,开展培训的授课教师与企业相关部门实际经营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保证实践过程的正常有序。这样的学习和交流过程需要教师花大量时间适应且目前为止许多类似的教育项目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教师为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以及直接影响授课效率。因此,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教师积极承担社会服务责任具有促进作用。虽然当前教师也在积极承担社会服务责任,积极与合作企业探讨培训内容,但要充分重视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和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社会服务领域被拓展

我国高校在培养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方面人才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核工业、国防科技工业以及相关环保卫生事业传输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核类专业技术人才。而该类人才的社会服务通常只是提高间接性服务,通过为核工业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提供研究成果间接实现为社会服务。但是由于该学科人才的充分利用能够较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因此该类人才的社会服务并不能只是停留于间接服务。可通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以及培训的方式拓展该类人才对于社会服务的直接作用。例如,“承办国家环境保护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开展氡测量仪计量标准服务”等活动,在科普以及培训的过程当中提高民众对于该行业以及该学科的认知度,同时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1.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由于在该学科发展的过程当中过于专注于学术研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并未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当前应用型人才市场广阔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行业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业务资源向着全球化快速优化,而高智能、高水平物理网络的发展促进了各要素的统一,打破了传统的业务模式。新时期条件下,一方面,人才培养正朝着高层次、跨部门的方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许多商业公司面临“就业不足和招聘困难”的问题,迫切需要具有应用技术和创新思维的员工。高素质的高校毕业人才具有便携性强、适应性强、学习成本低等优点。

可建立多层次对话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和分享公共资本,高等教育机构的专业机构需要足够的社会资源来实施提供社会服务,内部资源如教师、课堂教学、网络平台和硬件,以及外部资源,如教育合作、活动权力下放和政策补贴。社会服务部门不仅体现在各部门的专业群体中,还体现在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问题得以解决当中。从高校和企业的角度出发,共同开发产业融合与合作学习的新型合作形式,可充分发挥大学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好处,为开放式建设开辟新的途径。

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社会服务教学的过程当中需特别注重与相关核工厂、事业单位等的合作。学校在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基础上,利用资源储备进行团体培训和工作。此外,高等教育机构还可以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人才,降低就业成本和社会成本。在恢复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利关系的过程当中,为社会服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探索新的发展水平。

5、完善社会服务监管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构和组织,加强外部核科技社会服务活动,协调社会服务的整体发展,确保社会服务活动的次要性和可持续性有效有序地开展。核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委员会领导社会研究服务,开展全面科学研究,公正客观地评价核技术研究成果,提高成果服务于社会的力度,引导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同时需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将提供社会服务作为评价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标准之一,同时也是教师岗位评价和晋升的评价指标之一,即充分调动教师以及学士对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投入。再有,需从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年度预算中分配社会服务,为实验室和技术控制中心购置新设备。准备和购买专用多媒体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激光笔、扬声器等设备,为科普活动准备彩色核能和辐射防护手册,为社会服务和物质安全提供有针对性的资金支持。

加强与当地社会的良好互动。各高校应因地制宜,响应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支持。确保高校培养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核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能够最终满足当地社会的需求,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助力器。突破封闭式教学模式,开展多层次对话。统一协调教学资源,促使企业与高校进行良性互动、互利交流,明确学校业务定位,打造特色服务市场,大学必须提高同一大学专业群体的竞争力。高校应从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三个方面丰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从企业、学校和社会文化的整合中汲取创新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社会应用前景

1、核科技,新兴技术发展的引领者


“核”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的频率相对来说较高,目前国际前沿科学以及新兴技术的发展对于现代核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高。无论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方便面还是在医院检查过程当中所使用的X光片、“CT”、“核磁共振”等医疗技术,甚至于被广泛应用与公共场所的“安检仪”都是核技术在不断发展之后的衍生品。

对生活当中的食物进行定量辐射照射或者是离子体杀菌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消灭寄生于各类食物当中的寄生虫卵和病菌,对其食物保质期进行延长。

核能也是核技术在实际生活当中的一项直观应用,该能源不仅能够满足大规模供应需求,更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降低对于化石燃料的使用率,将碳排放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加快实现碳达标以及碳中和的步伐。

2、多学科相互交叉的高新技术专业

未来国家发展高科技战略产业的过程当中核工业将是重要的产业支柱。就当前的核工程以及核技术而言,将核动力工程与核能利用以及核技术应用囊括到核科学与技术当中。伴随着对于核能的深入利用以及现代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社会当中的应用方向已经不仅仅局限与传统意义的核动力、核电等传统领域,已经扩展到在医学、粒子探测等方向,在诸多交叉学科当中被广泛应用,成为未来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该专业主要应用核科学与技术研究衍生的技术,应用于医疗、信息、电子、物理、材料等诸多方面,可解决大科学与工程课程等领域的科学与工程问题,加速器与受控聚变装置等相关大型器械的发明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与地方相关的清洁能源的结合。

3、什么样“核”人才更有竞争力?

我国当下对于专业性较高的和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较高。在大规模发展核能的基础上,对于核能专业人士的需求更加强烈,同时,随着核医学影像、核电子学和加速器的快速发展以及离子体技术的深入研究,导致核人才在先进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职业前景。


五、结束语

在“十四五”重大改革和发展阶段,国家教育部目前正在制定高校社会服务指标的新要求。为了加大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需改革新的运行机制。针对专业群体建设是双高计划下职业教育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型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紧跟实践培训,逐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小华,于涛,肖德涛,等.核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3(6):6-11.

  2. 李小华,肖德涛,王振华,等.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风建设的实践探索[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36(3):4-9.

  3. 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举办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人员培训班的通知(环办函[2006]443 号)[EB/OL].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6-07-24[201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