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浴对新生儿黄疸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24
/ 2

中医药浴对新生儿黄疸的作用

廖娟

成都市金牛区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10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作为新生儿期常见症状,在中医领域属于胎疸范畴,是胆红素长期在人体内堆积诱发的疾病。新生儿生理代谢速度迟缓,导致胆红素堆积速度快,发生黄疸的概率高。黄疸严重患者容易诱发胆红素脑病,导致新生儿发生神经功能损伤,儿童死亡率较高。防治新生儿黄疸对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调查显示,通过中医外治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重要意义。

一、你知道新生儿黄疸的类型吗?

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及病理两个大的部分。生理性黄疸情况较好,患儿足月分娩后2-3d发生黄疸概率高,一周左右会消失,最长延伸到3-4周。患儿每天血清胆红素升高值在5mg/dL以内。病理性黄疸类型较多,比如,溶血性黄疸,此类黄疸疾病会对新生儿的红细胞造成破坏,没有结合的胆红素在人体中堆积,已经超过肝细胞的需求水平,胆红素存积在血液中,超出正常水平后会发生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此类黄疸主要是肝细胞发生严重失调,胆红素的摄取量不足,胆红素量增多,从而发生黄疸。阻塞性黄疸常见阻塞胆管压力增高问题,导致胆管扩张,小胆管及毛细胆管发生破裂,胆汁中的胆红素进入血液,在堆积后发生黄疸。西医研究中认为,新生儿黄疸与胆红素过量相关,血浆白蛋白与胆红素的结合能力差,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从而引发黄疸。中医则认为新生儿发生黄疸病因是孕母内蕴湿热,进入胎儿所处环境,导致胎儿的先天禀赋不佳,胆液外泄,皮肤表面发黄,形成黄疸。

61ee1f5a61873_html_9c1449aa84715817.png

二、中医视角下的黄疸

中医认为新生儿发生黄疸与母亲相关,在母亲内蕴湿寒、湿热的背景下,新生儿受到湿热邪毒影响,新生儿黄疸作为祖国医学中的“胎黄”、“胎疸”范围,在疾病治疗中,将清热、化湿作为基本原则。中药药浴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相关报告中,在药浴中加入黄花、苦参、白芷、僵蚕等,药浴的成分复杂化,具有清热解毒及去黄疸的功能,对治疗黄疸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胎儿在妊娠期处于羊水中,中药药浴属于温和的环境,与母体相似,新生儿接受率较高。药浴温度适合,可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功能,加速药物吸收及体内胆红素排除,对治疗黄疸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理论中,通过辨证论治,有利于治疗疾病,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治疗。

61ee1f5a61873_html_e247d06a9709fbef.png

中医治疗黄疸已经积累丰富的经验。①灌肠法:该方法将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组,一组儿童采取蓝光照射治疗,一组患者采取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其中包括茵陈、生甘草、生大黄、栀子等,经水煎煮后,为患者保留灌肠,每天治疗1次。研究结果显示,疾病总体治疗有效率为100%,蓝光治疗方法有效率90%。②脐疗法:在一项研究中,新生儿通过脐疗法治疗,新生儿断脐后使用胎毒清贴敷治疗,其中包括黄连、茵陈、钩藤,儿童经治疗后,黄疸有明显的改善。③穴位贴敷:通过去黄贴剂经皮穴位透入治疗,选择胆俞、日月穴,新生儿每天贴敷1次,将5d作为一个周期。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降低。④光疗法:为黄疸新生儿使用蓝光照射及日光照射,暴露儿童臀部及手臂等皮肤,经治疗后,儿童的黄疸症状有效改善。

三、中医药浴如何治疗黄疸

药浴前,为儿童补充水分,保持药浴室内清洁,医务人员或者家属调控药物温度,在药浴期间关注患儿情绪状态及体征情况。将新生儿衣物褪去,将润肤油在手心揉搓,向新生儿头部、胸部、四肢、背部等进行按摩,按摩的目的是促进儿童吸收药物。随后将儿童放入药浴盆,其中包括苦参、艾叶、白芷、僵蚕,根据辨证用药原则适当增加或者减少药物。若儿童湿热,增加栀子10g,若儿童寒湿,增加附子及干姜10g,若儿童体内淤积胆红素,增加大黄10g,药浴方煎煮后,留下汁水500ml,在其中加入1000ml温水,温度保持在37℃。其中,苦参具有改善儿童黄疸指数及胆红素指标的目标,医务人员在使用中药药浴时,应当把握药物的功能,合理使用药浴。也要注意药浴后的饮食调节,摄入一些鱼肉及新鲜瓜果,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在中药药浴治疗的同时,也要关注一些联合方法,如同上述中的按摩方法。①药浴联合抚摸:在药浴中增加金银花、蒲公英、紫苏叶,将药物研磨成粉,开水进行冲泡,配合一些凉水备用,在每次药浴后联合腹部抚摸,从而加速儿童药物吸收速度。②药浴配合光疗:为儿童采取退黄洗液药浴与蓝光照射联合治疗,将茵陈、大黄及鸡内金等经水煎煮后,获得400ml汁水,融入1000ml水中,儿童每天浸泡10-15min,每天为儿童浸泡1次,将7天作为一个治疗周期。在药浴后,将新生儿防治在蓝光温箱中完成双面照射,每天照射12h,药浴与光疗联合,治疗有效率进一步提升。③药浴配合灌肠:新生儿使用退黄洗剂,其中包括茵陈、栀子、柴胡,药浴后联合中药灌肠,儿童黄疸治疗的有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61ee1f5a61873_html_1134f3f8a1aabc8b.png

总而言之,儿童发生黄疸的因素众多,在治疗过程中应当认识到儿童是病理性黄疸还是生理性黄疸。中医治疗黄疸经验丰富,外治法在黄疸治疗中广泛应用,各种治疗方法效果均较为显著,但应当根据儿童情况合理搭配,比如,通过中药药浴联合灌肠或者蓝光等方法,及时缓解黄疸病情,以免儿童神经功能受到损失,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廖娟(1983-),女,四川仁寿,成都市金牛区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科,主治医师,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的早期发现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