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需要采取预见性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9
/ 2

产后出血需要采取预见性护理

董敏

四川省 绵阳肿瘤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产后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旦出现问题便为时已晚。预见性护理又称为超前护理,以预防为先、治疗为后为主要原则,与传统护理方法相比,预见性护理符合新型护理理念,有利于护理质量水平的提升,为孕产妇及胎儿的安全提供保障。

  1.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在临床医学上产后出血作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疾病,发生在胎儿娩出24小时后,且产妇总血量大于500ml,经研究分析,产后出血一旦发生便会增加产妇的死亡率,这一问题在经济落后地区尤为突出,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和前置胎盘等。

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来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案,辅助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

二.治疗方法

为了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加强宫缩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首先可对患者子宫进行按摩,腹部按摩子宫是促使子宫收缩且减少出血的有效方法,当患者停止出血后,应间歇性进行按摩,以防子宫再度发生出血,必要时还需采用双手进行按摩,一手置于患者阴道前穹窿,将子宫前壁顶住,另有一手在腹部按压子宫后壁,同时进行按摩。手法应尽量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对患者子宫肌肉造成损伤。

其次,医务人员还可采取宫缩剂来治疗,目前缩宫素是治疗和预防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进行10u缩宫素进行肌肉注射或宫颈注射,随后将500ml晶体液静脉滴注加入其中,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对给药速度合理调整。如若催产素受体过饱和或者无法发挥出作用,应在24小时内控制在60U。或,还可为患者采取欣母沛进行治疗,该药物为前列腺素F2α衍生物(15-甲基PGF2α),将其应用到产后出血患者中可协调子宫的有力收缩,对患者进行子宫肌层注射或肌肉注射,30min可发挥效果,必要时重复使用,总量不超过2000μg(8支),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药物禁止应用到心脏病、哮喘、高血压、青光眼等患者中,主要表现为呕吐、恶心、腹泻等反应。米索前列腺作为前列腺素PGE1的衍生物,可引发子宫的有力收缩,在临床治疗中可采取200~600ug米索前列醇舌下给药治疗,然而该药物服用后患者会出现较大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寒战和体温升高。

如若以上药物治疗均无法发挥出作用,则可对患者采取宫腔填塞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在宫腔填塞治疗中应塞紧填满,不留空隙,以此达到止血的效果,如若停止出血,在24~48小时后取出纱条。行宫腔填塞后还应采取抗生素进行治疗,取出前应注射宫缩剂。

除此以外,B-Lynch缝合可在凝血功能异常性产后出血、宫缩乏力中得到应用,手法按摩无效极可能将患者子宫切除,B-Lynch术后并发症的报道较为罕见,但有感染和组织坏死的可能,应掌握手术适应证。当各种止血措施无明显效果,出血未能控制,为挽救生命在输血、抗休克的同时,即行子宫次全或全子宫切除术。

三.干预手段

(一)产前护理

在产妇手术前,应加强产前预防护理,对产妇各项信息收集整理,同时对产后出血的风险科学评估[2]。同时对产妇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缓解其不良情绪,减轻应激反应,做好分娩准备,确保分娩的顺利实施。

(二)分娩中护理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对产妇的会阴加以保护,减轻软产道损伤程度,一旦发生该症状,就出血部位及时查找原因,同时进行缝合。为提升产妇的舒适度评分,还应为产妇营造良好的分娩环境,提高分娩的稳定性,以此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三)加强产后观察

为了避免分娩后12小时大出血情况的发生,还应对产妇的实际情况及时观察,判断产妇是否发生阴道出血情况。在产后四十二天内,应禁止性生活,否则会增加产妇的感染率,导致产妇大出血发生。产后出血属于产妇分娩后极易出现的并发症状,在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还应对产妇的生命体征严格观察,一旦出现产后出血还应向临床医师及时通知,对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进行明确,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出血量,在分娩结束后还应加强观察,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做好产妇的保健工作,提高产妇的认知水平,同时提高分娩质量,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

  1. 研究结果

某学者对某医院200例产妇进行了临床研究,对其分别采取不同方法干预,研究结果如下:

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表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n=100

60(60.00)

30(30.00)

10(10.00)

90(90.00)

对照组n=100

20(20.00)

50(50.00)

30(30.00)

70(70.00)

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表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n=100

70(70.00)

23(23.00)

7(7.00)

93(93.00)

对照组n=100

25(25.00)

50(50.00)

25(25.00)

75 (75.00)

3.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三 2组临床指标对比(61e7776be361d_html_74008b6936a67841.gif±s,分)

组别

产后24h出血量(ml)

疼痛评分(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分)

观察组(n=100)

133.2±7.7

45.25±1.3

93.1±1.6

对照组(n=100)

171.9±9.2

70.34±1.9

6.38±1.20

t值

9.4900

8.6407

15.8403

P值

0.0000

0.0000

0.0000

4实施临床干预前后产后出血发生率

表四 临床干预前后产后出血发生率 (ml

组别

例数(n)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100

256.1±22.3

166.4±13.3

观察组

100

145.6±18.1

101.3±10.4

不难看出,在产后出血产妇中采取科学护理干预手段,可降低出血发生率,提升临床干预效果,有效改善产妇的各项指标,降低疼痛评分。

产后出血疾病的发生与孕妇身体状态与不良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良生活习惯属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疾病的高发因素,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联合家属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为增加产妇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了解,护理人员通过健康宣教增进了产妇对疾病的认识,减轻了对疾病的恐惧,这对于提高产妇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同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