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9
/ 2

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赵遗强

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414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应用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本院行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术治疗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32例(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对比患者手术前后各项评价指标与并发症发生在状况。结果:相比于术前,术后患者各项评价指标明显更优(P<0.05)。结论: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应用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术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较高,推广可行性较高。

【关键词】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安全性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较为常见,该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为严重,该病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当前公认的治疗SUI的一线治疗方案为尿中段悬吊带术[1]。此术式的演变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为TVT(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第二代为TVT-O(经闭孔路径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此两种术式虽然创伤小,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其也存在术后内收缩疼痛等劣势,而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术为第三代,此术式不仅可具备前两代的优势,还消除了前两代的缺点[2]。本次研究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应用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术治疗的效果做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本院行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术治疗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32例(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年龄36-77(56.37±2.85)岁,病程3-15(8.48±2.23)年,体质量指数21-34(27.29±2.73)kg/m2,中度尿失禁18例、重度尿失禁14例。

1.2方法

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利用可调节单切口吊带装置。指导并协助患者取截石位,安置导尿管。与尿道外口上方相距1cm的尿道中段大后方纵向切开阴道前壁肌层、黏膜(1cm),沿切口于尿道后壁两侧向耻骨下肢与耻骨体结合位置下方钝性游离3cm,不得将闭孔膜穿透。侧向分离路和身体中线成45°夹角。于右侧分离隧道置入导引杆,将塑料锚钉移至耻骨下支后方,将引导器向患者右侧推移,支点为右手拇指,将引导器向左侧旋转,手柄超过身体中线,运用右手拇指向10点钟方向推动引导器,突破闭孔膜。将锚栓释放,牵引吊带,检查锚栓是否固定牢靠。采用相同方式穿刺患者左侧,带铆钉固定稳固后对吊带长度进行调整,使其无张力与尿道中段后方贴服。使用可吸收线闭合阴道前壁切口,将碘伏纱布塞入阴道,展开压迫止血。

1.3观察指标

ICU-Q-SF{尿失禁调查简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包含漏尿量(0分、2分、4分、6分)、漏尿次数(0分-5分)及生活质量影响(0分-10分),分值症状越严重。症状评分=漏尿量分值+漏尿次数分值。IIQ-7(尿失禁影响问卷短表),包含7个问题(旅行、日常活动、个人情感、社会关系等),各问题评分0-3分,IIQ-7为各问题分值相加;PISS-12(性生活质量问卷简表)包含性生活问题12个,总分为各问题分值相加,分值与患者性生活质量正相关。OABSS(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包含4个问题(白天及夜间排尿次数、尿急、急迫性尿失禁),每个问题0分-4分,总分为各问题分值相加。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4.0统计分析,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手术后前后各评价指标

相比于术前,术后患者各项评价指标明显更优(P<0.05)。见表1。

1 手术前后各评价指标对比(61e7750bc115f_html_35c98dfe0801f945.gif±s,分)

评分项目

术前

术后

t

P

ICU-Q-SF

14.39±3.56

1.92±3.25

17.545

0.000

ICU-Q-SF-症状评分

7.44±2.13

0.96±1.68

16.201

0.000

ICU-Q-SF-生活影响评分

6.89±2.04

0.65±1.31

17.457

0.000

IIQ-7

9.57±4.83

0.69±1.86

11.636

0.000

PISQ-12

29.73±5.06

32.42±3.75

2.897

0.005

OABSS

30.21±4.94

32.22±3.62

2.226

0.029

2.2并发症发生状况

术中未产生膀胱、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产生痛感者9例(疼痛区域:阴道7例、大腿根部2例),8例患者主诉排尿不畅(尿流变细、淋漓不尽),无尿潴留产生。

3讨论

以女性盆地整体理论为基础,众多通过增强中断尿道支持结构治疗女性SUI的尿道吊带书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3]。当前女性SUI治疗的主流术式为以经闭孔路径尿道吊带术,其中代表为TOT,此术式可有效避免TVT等耻骨后路径尿道吊带术所引发的肠管损伤、膀胱穿孔等并发症[4]。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术吊带锚定可靠、牢固、创伤性低、安全性高、治疗效果理想,广受医生及患者的青睐[5]

本次研究显示,相比于术前,术后患者各项评价指标(ICU-Q-SF、IIQ-7、PISQ-12、OABSS)明显更优(P<0.05),表明于女性SUI治疗中应用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术治疗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性生活质量。术中未产生膀胱、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产生痛感者9例,8例患者主诉排尿不畅,无尿潴留产生,表明于女性SUI治疗中应用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术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期间,运用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术治疗发挥理想效果,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性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蔡巍,李宏.不同术式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尿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0,33(09):86-91.

[2]可调节单切口微小吊带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安全术式[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8,40(04):367.

[3]李冠军.可调节单切口尿道中段吊带术联合温针灸Kegel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8):2875-2880.

[4]徐臻,王晨阳,陈志龙,等.单切口可调节Ajust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术后性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短期疗效评价[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04):333-336.

[5]王劲夫,王建业,万奔,等.可调节单切口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6,21(03):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