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维生素D检测你知多少?

/ 2

活性维生素 D检测你知多少?

和昱辰 刘家云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西京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在很多人老传统的观念里,孩子长不高,成人人骨质疏松,还是因为缺钙,其实,很早之前,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医学专业教材里,早已改版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小儿佝偻楼病,成人骨质疏松,不是因为钙不足,而是体内活性维生素D3不足,而导致钙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其在人体内主要有两种表达形式: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其中有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3,,它占人体维生素D总量的90%~95%,也是我们身体维生素D3工作的主要功臣,其最主要的摄取途径是经紫外线照射皮肤时由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另外,也可以通过食物而获得的维生素D。在我们人体内,维生素D3需要先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相结合,继而被转移到肝脏,在25-羟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25-(OH)D3,最后在肾脏和其他组织中的1-α羟化酶作用下,转变成维生素D的生物活性形式1,25-(OH)2D3(骨化三醇)。这个时候,因为1,25-OH)2D3由细胞内特异的VDR介导,具有激素样的生理特性,可以参与多种生物学进程,我们临床称它为活性维生素D3,其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主要包括有: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骼生长、调节细胞生长及分化、抑制甲状旁腺分泌、和控制细胞增殖和分化、增加胰岛素分泌缓,解胰岛素抵抗,促进适应性免疫,增强天然免疫等、调控免疫应答,及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心脏病、肺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形成都与缺乏维生素D密切相关。

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维生素D可以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当维生素D缺乏时,各种氧化应激反应最终会使血管舒张因子NO减少,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同时维生素D的缺乏也会抑制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如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作用以及诱导血栓调节蛋白、抗血凝酶表达的作用减弱,而使内皮细胞损伤所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及聚集、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增强,引起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血管钙化增加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高。

维生素D缺乏与高血压疾病:维生素D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具有负性调节作用,缺乏维生素D导致肾素的产生以及血管紧张素II的活性均明显增强,从而导致高血压、心肌肥厚、水钠潴留。维生素D缺乏也可以通过提高刺激血管内皮的氧化应激反应,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海绵体血管窦中NO合成及利用下降,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信号途径受阻,继而增高血压。

在对二型糖尿病的影响方面:25-羟维生素D3可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及分泌,并维持各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当25-羟维生素D3缺乏时,胰岛素的合成及分泌减少,同时发生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调查发现:缺乏维生素D3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的人群增加48%。

在免疫/炎症反应中维生素D也必不可少,其受体大量存在于免疫细胞中,维生素D的缺乏可通过诱导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增强。

维生素D也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维生素D的受体和参与维生素D代谢的酶类在精子细胞、附睾头部的囊泡、附睾尾部的腺上皮、精囊及前列腺中均有表达。研究证实,维生素D在多个水平参与男性生殖功能,包括基因、精子代谢和功能、睾丸组织形态学和激素等水平。活性维生素D的不足,会直接影响男性的生殖功能。维生素D的摄入,可以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的风险。补充维生素D也与减轻原发性痛经、减少子宫平滑肌瘤和提高女性的卵巢的储备功能。

在甲状腺功能方面:临床证明,在规律治疗和监测下,使用大剂量维生素D能安全有效地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同时可以稳定血钙水平、减少低钙血症的并发症。活性维生素D还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改善肾性贫血的情况,缓解骨痛、关节痛、皮肤瘙痒、肌无力等临床症状。

维生素D在多种肝脏疾病(如丙型肝炎)中起到抗炎等重要作用。维生素D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通过缓解氧化应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起到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证实:规律服用活性维生素D3后,血转氨酶、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肝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

在骨骼方面,维生素D预防小儿佝偻病和成人骨质疏松的作用不用多言,同时活性维生素D3的补充,还可以改善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情,降低骨代谢指标,降低疾病活动度。

在抗癌方面:维生素D不仅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还可通过下调DDX4的表达影响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对抑制卵巢癌转移的治疗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价值。活性维生素D还可干预肝癌细胞HepG2细胞,使细胞内脂质沉积明显降低。

与呼吸系统有关的研究表明:活性维生素D3可以通过其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作用,抑制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阻止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的生成和抑制Ⅱ型肺泡上皮纤维化,对尘肺和结核病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快速蔓延,人群普遍易感。目前认为病毒感染后诱发的免疫、炎性反应及其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是造成患者肺损伤,导致病情危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既往研究发现,肺感染患者往往存在维生素D不足和血钙降低。活性维生素D除调节钙、磷代谢外,还与机体的防御、炎性反应、免疫调节和修复等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在预防和治疗肺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无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不增加病毒复制和继发细菌感染。活性维生素D还能预防和治疗COVID-19康复中可能出现的骨坏死和肺纤维化等并发症。因此,应重视活性维生素D在COVID-19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那么,亲爱的朋友们,您体内的的活性维生素D含量达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