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护理指导模式在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2

出院护理指导模式在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运用

葛红梦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过程中辅以出院护理指导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本院进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出院护理指导),各40例。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加强出院护理指导,能够显著减少肿瘤患者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肿瘤;出院护理指导;并发症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技术比较新颖,目前在我国逐步呈广泛发展趋势,由于输液港留置时间较长,且大多数可以达到6个月以上,故而对相关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虽然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能够获得较为全面的护理指导,但是出院后居家期间缺乏详细的护理指导[2]。因此,在患者出院时加强指导,要求患者遵医嘱落实治疗方案,主动规避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故而本研究特此纳入80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分析了出院护理指导模式的运用效果,以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基于自愿与知情同意原则之上纳入80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接受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均通过手术病理活检证实为肿瘤,排除精神病史以及伴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患者。以数字随机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研究观察对象随机纳入常规组、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包括20例男性和20例女性,年龄33-68岁,均龄(50.4±14.3)岁;常规组包括21例男性和19例女性,年龄32-68岁,均龄(50.5±14.5)岁。两组基础资料可比性充分,统计学检验结果P值均>0.05。

1.2方法

常规组40例患者辅以常规护理,比如(1)遵医嘱输液,全程落实无菌要求,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注意观察输液导管是否通畅,局部穿刺点使用透明贴膜妥善固定,穿刺一侧禁止采血化验,结束输液工作之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2)认真掌握患者心态变化,主动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从而稳定患者身心状态。

研究组40例患者辅以常规护理同时加入出院护理指导模式,包括(1)知识宣教。患者康复出院前1d,由主管护师对患者加强知识宣教,重点强调日常运动锻炼、饮食、工作生活等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植入一侧肢体禁止负重、剧烈运动,以免静脉血回流堵塞导管;指导患者正确辨认不良反应,一旦植入位置渗血、泛红或者是胸部闷痛、高热,嘱咐患者立即入院检查。另外,指导患者签署出院同意书。(2)制作手册。结合患者理解能力、实际需要、文化水平,制作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护理手册,比如不同并发症的正确应对措施、皮肤清洁要点、日常注意事项等等;手册上必须明确注明患者静脉输液港植入位置、时间、型号,每日入院复诊时,要求患者随身携带手册,方便医护人员全面掌握患者治疗情况,为日后的护理工作调整提供依据。(3)皮肤护理。要求患者注意日常皮肤清洁工作,确保皮肤干燥、卫生,动作温柔,禁止用力摩擦、揉搓、压迫;勤剪指甲,以免挠伤局部皮肤而引起感染。(4)导管护理。每月由专业护士维护1次导管,比如生理盐水清洁导管、肝素封管、输液港穿刺操作等等,确保导管无菌。

1.3观察指标

认真观察患者有无导管堵塞、皮下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总病例数。

1.4数据统计处理

统计学软件以spss22.0版本为主,进一步检验分析本研究课题获得的定性资料,均以%(率)形式表述,组间X2检验,数据差异判定结果以P值描述,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比5.00%;常规组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比17.50%,二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并发症对比

小组

病例数

导管堵塞

皮下血肿

感染

总发生率

研究组

40

1(2.50%)

0

1(2.50%)

2(5.00%)

常规组

40

3(7.50%)

2(5.00%)

2(5.00%)

7(17.50%)

X2

-




9.037

p

-




<0.05

3.讨论

输液港植入时间一般比较长,化疗全程需要重复穿刺,而此时多数患者出院居家休养,一旦操作不当,就有可能会引起相关性感染、皮下血肿、管道堵塞等不良事件,危及患者安全健康[3]。故而对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显得至关重要。出院护理指导模式新颖,要求护理人员对居家休养的肿瘤患者继续展开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处于互联网世界,使得出院护理指导模式逐渐多元化、多样化,上门拜访、微信视频、电话联系等方式均具有良好的随访效果,有助于患者居家休养期间积极康复[4]。但是现阶段的出院指导依然以电话联系、口头简单叮嘱为主,无法让患者受益[5]。故而本研究特此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之上涉及了家庭护理手册,将患者静脉输液港植入部位、时间、型号等信息记录在手册上,以便于患者每次回院复诊时都能够获得个性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达到预防并发症目的。本研究观察对照,结果发现研究组并发症5.00%明显低于常规组17.50%(p<0.05)。充分肯定了出院护理指导模式有效性。出院护理指导模式下,护理人员耐心讲解说明、详细全面指导,调动了患者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患者积极参与其中,主动规避并发症的发生。

总而言之,对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的肿瘤患者而言,出院护理指导模式应用作用重大,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值得现代临床广泛借鉴、普及。

【参考文献】

[1]窦红艳.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导管堵塞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性延续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2):36-38.

[2]韦审,韩叶芬.1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6):245-246.

[3]韦佩沂,邓媛元,欧丽华.综合护理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23):2912-2913.

[4]肖菊芳,许传金,严伟红.18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患者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5):154-156.

[5]黄素仪,程惠芳.电话随访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5,7(03):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