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2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宋玉平、刘涵、杜冰、郭旭瑾、国依

河北省中医院,脑病科 ,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摘要】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患者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内接收的帕金森病患者中随机抽选86例,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43例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以及睡眠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后非运动症状改善明显,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特色护理干预;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又被称作震颤麻痹,在神经内科比较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姿势步态异常、肌强直、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一些非运动性症状,早期主要表现为抑郁、便秘、睡眠障碍、嗅觉减退等。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目的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帕金森病抑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言语缓慢、动作减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人格改变、性格萎缩、胆怯、孤僻等表现。相关研究表明,抑郁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运动、疾病严重性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患者出现抑郁后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1]。本次研究主要选取106例患者进行分析,现对结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56~76岁,平均(59.26±5.08)岁;试验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56~77岁,平均(55.52±7.06)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饮食、用药。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操作如下:(1)穴位贴敷:选择10g远志、10g紫苏子、10g莱菔子、10g决明子、10g白术、10g厚朴组成贴敷药方,结合患者临床情况添加半夏、陈皮、沙参、生地黄等药物,将药物磨成粉磨之后加入蜂蜜进行调和,制作成厚度为0.3~0.5cm、直径2cm的圆饼,在4cm×4cm的敷料正中放置圆饼,贴在患者百会、三阴交、足三里、内关、神阙、天枢等位置,使用胶布进行固定,每日贴敷1次,每次贴敷3~4h,7d为1个疗程。(2)耳穴压豆:首先使用浓度为75%的乙醇对患者耳廓皮肤进行消毒,然后选取患者两耳脾、肝、心、皮质下、神门、交感等穴位,在穴位上贴敷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叮嘱患者使用无名指和食指按压15~30s,对穴位进行刺激,每日按压15~20次,7d为1个疗程。(3)中药热罨包:选择15g生地黄、15g酸枣仁、15g莱菔子、15g川芎、15g菟丝子、15g紫苏子、15g吴茱萸、15g白芥子磨成颗粒状,将其装入15cm×15cm的布袋当中,均匀混合后封口。使用温水湿透布袋放置烤箱当中加热到55~65℃,然后分别放置在患者的背腰部和腹部,放置15min,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4)穴位按摩:选取患者三阴交、足三里、太冲、气海、太阳、百会等穴位使用食指进行按压按摩,每处穴位顺时针按摩3min,7d为1个疗程。

    1. 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患者抑郁评分进行评估;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焦虑情况进行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患者睡眠质量评分进行评估,分数与患者临床症状成正比[2]

    1.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以(`x±s)表示,检验结果为t,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

试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睡眠质量评分

试验组

43

7.78±2.79

7.17±2.56

5.07±2.02

对照组

43

10.97±3.57

8.89±3.42

6.49±2.08

t

-

4.617

2.64

3.211

P

-

0.000

0.010

0.002

    1. 结论

    帕金森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出现该疾病后患者日常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经过临床实践可知该疾病具有较多的运动性症状,临床可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3]。但是帕金森患者还会出现一些非运动性症状,例如疼痛、睡眠紊乱、焦虑、抑郁、多汗、血压偏低、肠胃功能障碍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为有效改善上述情况,临床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具有无创、经济、安全等优点,主要以中医学肺腑经络理论作为基础,与中药药性理论相结合,选择相应药物贴敷患者穴位,起到治病、保健、预防、康复的作用,有效对患者慢性顽固疾病进行治疗。除此之外,临床采用耳穴压豆、中药热罨包、穴位按摩等方法有效对患者经络进行疏通,使其脏腑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经过本次研究可知,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帕金森病患者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患者非运动性症状改善明显,社会效益良好,可有效帮助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沈丹丹,陈洁,董利英,邓佳红,慎飞飞.个性化中医护理联合情志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新中医,2021,53(08):171-174.

    [2]任红丹,段筱妍.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状病人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0,34(15):2712-2714.

    [3]唐瑶.帕金森病非运动性症状中医护理干预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2):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