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念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渗透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绿色建筑理念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渗透路径

王艳芳

身份证号: 41050319910512**** 浙江省 杭州市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新的标准与要求,绿色建筑理念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基于此,为了能够实现绿色建筑理念,人们在对居住建筑项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建筑绿色、生态的发展与其效益。本文针对绿色建筑理念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渗透路径进行深入性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绿色建筑理念;居住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主要是在确保整体建筑质量水平与使用寿命的条件下,减少各个资源的消耗,避免出现浪费问题,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影响,推动绿色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宜居的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生态平衡。

1.居住建筑的景观设计

为了能够使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应当对其进行有效的优化。景观设计工作的质量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1]。绿色环保是当前新时代发展的必要要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加用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能够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环保、舒适,加强居住的幸福感。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当与海绵城市的相关理念相结合,通过融入净、蓄、用、排、渗等建设观念与原则,促进景观设计以及雨水综合的结合性。确保绿色生态环境的发展,不仅能够在景观中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还能够使生态平衡性得到提高。对此,可以通过利用透水性铺装、雨水花园等相关有效的措施以及技术,对水资源做好回收利用,降低表水流量,回收水资源,加强利用。

1.1透水性铺裝

在以往传统的不透水铺装方面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与复杂问题[2]。例如,对地表植物生长造成影响,道路易发生积水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随着降水逐渐增多,会对排水设施增加负担。地面无法和空气通过水分与热量进行相应的交换,从而出现“热岛效应”。通常情况下,透水性铺装内部的结构基本大多数为孔结构组成,透水性铺装内部骨架能够更好的连同外部空气,能够在符合地面水快速透过的基础上具备了较强的耐久性与强度,这是地面装铺十分依赖的需求[3]。透水性铺装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例如,能够帮助地下排水系统缓解泄洪压力,同时具备了较高的吸音作用,能够减少居住环境周围的噪音,降低噪音所带给人们的污染。同时,根据景观特点,对颜色、铺装方式等内容进行自由设计,能够改变传统颜色单一的问题,尽可能满足用户对景观的不同要求。透水性铺装所运用的材料包括透水性混凝土铺装、透水性沥青铺装等。通常情况下,透水性沥青路面主要运用于消防环路或是基层入口;透水性混凝土路面一般适用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活动以及休息的风景区,在人行道通常采用透水地砖。

1.2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的内部结构通常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组成部分通常分为五个部分,组成部分:停滞层通常适用于保持雨水,对存在于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消除与沉淀作用;覆盖层则更好的降低雨水径流冲刷土壤的情况,从而充分保证了土壤的渗透性,并且使微生物能够在十分优越的环境下进行生长,促进有机物降解;利用根系使植土壤层能够更好地吸收污染物;人造填料层的作用是能够对雨水渗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砾石排水层是对排水管进行良好的设置,方便雨水排除。相比以往的普通花园,雨水花园能够对雨水促进净化,同时降低径流污染;雨水收集,构建水循环系统;同时,雨水花园可对空气进行良好的净化,能够确保生物始终保持多样性。另外,雨水花园通过融入景观设计,对景观效果进行良好的设计,营造丰富的效果,在符合绿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居住者的新鲜感与视觉体验。

2.居住建筑的采光、遮阳设计

住宅建筑物,需要具有良好的遮光性能以及照明功能[4]。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住宅室内应当有足够的阳光照射进来,而夏天能够有效降低阳光直射所造成的热量。基于此,在对住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其建筑物的全方面布局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同时注重各栋建筑之间所存在的相对关系,详细观测、分析、研究建筑群的采光、日照等多方面,从而在满足采光以及遮光的条件下制定详细的方案计划,有效落实。在对其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阳台的形式加以关注与重视,例如半封闭阳台、开放式阳台等,阳台形体的凹凸面能够更好地减少突出部分对其他房间光纤的遮挡性。

3.居住建筑的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

在对居住建筑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采用节能环保材料能够更好地减少污染问题,降低能耗。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对实际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与分析,例如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通过采用自然可再生资源,确保居住建筑足够安全可靠。同时,保证建筑基本功能的完好,并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在居住建筑优化过程中,应当确保墙体足够保温,提高节能设计[5]。建筑保温主要有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等多种形式,或是不同形式的结合。保温材料具有多样化的形式,无论传统还是新型的保温材料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都应当对其基本性能进行充分的了解,同时对材料的适用范围进行确认。为了能够充分保证节能效果,应当针对实际情况选择保温方式和材料,提高节能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居住建筑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通过对实际情况的结合,合理的安排土地资源,规划设计可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环境建设的实际效果,确保实现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效益,更好的开展绿色建筑理念。

参考文献:

[1]党晓晖.绿色理念下的既有办公建筑改造——以建研大厦改造为例[J].建筑节能(中英文),2021,49(6):131-136.

[2]罗峣.绿色健康建筑一体化理念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的运用——以佛山阳光城绿岛湖项目为例[J].城市住宅,2021,28(6):193-194.

[3]纪伟东,葛葳.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高校风雨操场设计策略研究——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风雨操场为例[J].建筑节能,2019,47(12):37-40.

[4]王科奇,刘恒.浅析基于"绿色+文脉"理念的乡镇建筑材料适宜性应用——以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2):101-102.

[5]黄月梅.绿色建筑理念下本土建筑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桂北干栏式建筑为例[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