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扶贫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加强农村扶贫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

刘厚斌

陕投商洛合力扶贫开发有限公司 陕西 商洛 726000


摘要:在我国现代农村建设过程中,扶贫工作的有效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全面小康的推进创造良好条件,实现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首先分析针对农村扶贫对象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然后综合探究实施思政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农村;扶贫对象;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在农村地区实施扶贫工作时,对农村扶贫对象科学实施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确保能够对扶贫对象的思想意识进行合理优化,为农村扶贫工作的有效落实创造良好条件,为了进一步明确如何对农村扶贫对象更为高效的实施思政教育,特此落实本次研究工作,

一、在农村扶贫工作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使小康社会建设需求得到高度满足,在农村地区实施扶贫工作时,需要结合中国特色,建立社会主义思想,对其进行准确步数,确保贫困户和党中央的思想可以保持一致,确保贫困户对党的惠民措施和政策方针具有充分的了解,至今,在脱贫工作中具有更高的积极性,确保能够更为有效的落实脱贫攻,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其实还可以确保农民积极参与脱贫工作,思政教育的有效落实,可以对人们进行崇高理念的科学处理,对其进行正确三观的科学培养,在线阶段,具体实施脱贫工作时,需要对贫困户进行脱贫志向的科学培养。精神贫困是导致出现贫困户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是其对脱贫工作缺乏信心和勇气,此时需要进行良好环境的合理营造,使贫困户能够进一步明确自身优势,进而使其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对其意志力和决心进行科学培养,使其精神层面实现脱贫效果。

二、对农村扶贫对象实施思政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加大扶贫力度

在农村地区开展扶贫工作时,物质经济问题始终是扶贫对象的根本性问题,所以,财政部门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对其扶贫渠道进行有效拓展,科学制定扶贫措施,结合当地时间情况探索脱贫致富道路,确保能够使思想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首先需要摸清底子,确保能够全面了解当地实际情况,为扶贫工作的有效落实创造良好条件。其次,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究脱贫致富策略,确保能够科学制定工作措施,使其扶贫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完善教育机制

科学构建常态工作机制,可以确保有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实现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进而确保能够高度实现教育目标。首先,需要结合农村扶贫对象具体情况制定思政教育方案,确保能够有序开展教育工作,在具体设置思政教育方案时,需要深入调查当地实际情况,确保思政工作能够贴合民意,有效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其可行性,完善性与合理性。其次,需要在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加大投入,针对思政教育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在人力配备方面,需要针对思政教育培养专门工作人员,使其能够在农村地区实施教育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基层干部加强培育,为日常教育储备丰富的后备力量[2]。在财力方面,在针对农村扶贫对象实施思政教育工作时,需要对其工作费用设置专门预算,确保能够为教育工作创建良好条件[1]。而在物力方面,需要进行现代教育设施的科学引进,确保能够使其教育方式实现更高的现代化。最后还需要对其教育渠道进行有效拓展,使以往应用的宣讲教育方式得到科学转变,结合日常生活开展教育工作,确保能够实现教育渠道的有效措施。科学设置多种教育活动,在个种活动形式中,合理融入教育工作,确保教育工作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深化理论教学

在对农村扶贫对象实施思政教育时,理论教学是其最为常见的一种教育方式,具体是指针对农村扶贫对象实施思政教育,对其进行正确三观的科学树立。在具体实施扶贫工作时,需要对扶贫需求进行深入剖析,强化思政教育。首先,需要对扶贫对象进行相关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强化教育指导,确保贫困人口对国家政府部门的扶贫政策具有充分的了解,使其对国家扶贫工作具有更为深刻的认知[3]。其次,需要对扶贫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在具体实施教育工作时,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有效结合,不仅需要确保贫困人口能够高度明确政府部门对民生工作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对农村居民的奋斗激情进行有效激发。最后,需要引导贫困人口进行正确三观的科学建立,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农村人口的感知能力和教育程度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具体落实扶贫工作时,必须强化思政教育,结合农民群众实际情况,确保能够使扶贫对象的精神需求得到高度满足。

(四)强化队伍建设

在建设任何一支队伍时,精心谋划和专业培育都是其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对农村扶贫对象实施思政教育,需要确保扶贫对象在教育中可以正确树立三观,使其精神面貌得到科学转变,此时,乡村政府部门需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组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育团队,确保能够对扶贫人员实施更为高效的教育培训[4]。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具体工作时,不仅需要夯实自身理论功底,强化自身思想素质,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明确村民思想状况,确保教育工作可以和当地群众有效结合,对农民群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而保障农村精准扶贫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笑容,使人民群众之间具有深厚的情谊,细化思想工作,使扶贫对象对精准扶贫具有深刻的认知,进而确保能够科学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2]

(五)丰富教育媒体

在现代信息网络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中,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是时代发展对农村建设提出的最新要求,在现代精准扶贫战略下,需要针对农村扶贫工作,为思政教育合理丰富传播载体,确保能够在扶贫工作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农村扶贫人口具有更高本信息接受能力[5]。所以,在具体落实扶贫工作,如果想要使思政教育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基层领导干部需要科学实施乡村管理活动,对村民行为进行合理规范,确保能够实现其思想道德的全面提升,通过拉横幅,广播,会议等多种方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同时,还需要和时代发展有效结合,并对现代传播媒体进行科学应用,确保可以对新政策新思想进行全面传播,引导农民对资源环境进行共享,使其可以主动学习,强化社会理解,进而对其正确价值观进行科学引导,确保当地村民能够主动接受思想教育,使其各种不良思想得到有效消除,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高的时效性,有效落实精准扶贫工作。

三、结束语

在农村地区实施扶贫工作时,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教育机制,深化理论教学,强化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媒体能够对扶贫对象实施更为高效的思政教育,强化扶贫对象的思想意识,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创造良好条件,确保当地农民群众能够积极参与脱贫工作,进而确保能够使现代农村扶贫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皓.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分析——基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高庄镇新庄村的分析研究[J]. 神州, 2019(17):261-261.

[2]李元杰.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探讨——评《思想政治工作》[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v.41(09):235-235.

[3]李倩.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研究[J]. 农家科技:中旬刊, 2019, 000(011):P.124-124.

[4]张媛媛. 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研究[J]. 学理论, 2019, 000(012):161-163.

[5]潘思婕, 张佳伟, 徐佳佳,等. 农村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政策实施的调查研究[J]. 时代报告, 2019, 000(003):P.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