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汽车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曹建强

平邑县交通运输局 2733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运输行业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汽车的性能、档次、以及速度等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汽车的性能、档次、以及速度等方面逐渐提高,导致超速、超载现象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一现象导致交通是不断发生,这对汽车运输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从影响汽车运输安全管理的因素入手,具体分析在汽车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汽车运输;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公路交通便捷,人们出行逐渐选择公路运输,但公路运输中的汽车运输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出现这些安全隐患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汽车运输安全管理经验不足,其安全管理模式还滞留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汽车运输安全管理模式已经被淘汰,汽车运输行业要想实现稳定发展,就要不断的对其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影响汽车运输安全的因素

客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经济在发展中,受到地域、人文等多方面影响,不可避免的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经济不发达地区通常处于偏远地带,其天气恶劣不说,道路坡度大、弯道多,路况比较复杂,导致事故频频发生,而当地的居民因为交通不发达,对交通安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这是客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人为的不安全因素

有的运输驾驶员没有驾驶执照就开始行使车辆,对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不是很了解,进而导致发生事故;有的驾驶员虽然有驾驶证,但在运输过程中觉的自己对路况相当熟悉,在运输期间没有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进而导致发生事故,这些都是人为的不安全因素。

管理不到位导致的不安全因素

汽车运输工作的环境较为特殊,并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往往是在特定的路段或区域行驶,因此运输工作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很强,因此要对运输路程不同的车辆和驾驶员要实行不同的制度,这对汽车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展开产生了极大的阻碍,这是管理不到位导致的不安全因素。

二、汽车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工作环境复杂多变

对于汽车运输企业来说,由于购买车辆的厂家和性能要求不同,相应的其设备和经济利益也有着显著的差别,但汽车运输工作人员面临的工作环境是一样的,只是工作中不是在固定的地点,而是进行着流水线工作,因此汽车运输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不固定,环境复杂多变,导致事故频频发生,这给汽车运输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甚至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稳定的因素。

操作人员流动性强

人是汽车运输行业发展中产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在汽车运输过程中,公路和汽车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影响交通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是人,企业没有加强对汽车运输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学习,也没有让驾驶员定期的对使用车辆进行维护、检查,同时汽车运输驾驶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再加上有的汽车运输驾驶员存在对安全教育不足的现象。

事故牵扯面广、影响大

交通事故一旦出现,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的负面影响极为严重,不仅仅会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更为严重的是导致驾驶员受伤甚至死亡,所以交通事故牵扯的面积广,影响的范围比较大,这给汽车运输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甚至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必须要重视交通安全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汽车运输企业的发展,而且还能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汽车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意义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运输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建设中,不管是国家的经济、政治,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运输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汽车运输对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汽车运输安全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发展,就要注重运输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促使社会经济建设的得到稳定发展。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

汽车运输企业想要可持续发展,安全管理工作是最为基本的经营原则。要是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就会避免因出现不稳定因素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损失。总的来说,企业要想得到个更好的发展,就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首要工作,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管理,进而促使社会和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想要发展,安全管理必不可少,这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安全管理和提升经济利润两者并不是处在对立面,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由此可见,加强安全教育管理时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只有运输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能够树立汽车运输企业的品牌,进而以品牌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四、汽车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管理问题

随着市场激烈市场竞争,有的汽车运输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安全管理问题,还有的汽车运输企业甚至采取划块的管理模式,实行自负盈亏、项目费用自包等制度。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汽车行业有了明显的发展,并且在多个行业中加以应用,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也逐渐实行分散管理、分散使用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调动各个基层的经济效益,但汽车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发生变化之后,汽车运输的车管人员和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进而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管理转化过程中,单纯注重自身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运输的安全管理,导致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是做表面文章,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效力,也造成了本不应发生的安全事故发生。

注重短期效益,致使车况欠佳

有的汽车运输企业只注重短期的效益,忽略了车辆实际使用情况,但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各实体和分队用车单位,其主要原因是,车辆是单位的,不是自己的,用的时候只管用,不考虑修或者其他任何因素,本着能用就用,能省就省,反正又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围这一想法;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来自基层领导,基层领导人员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想着要是多一个人就得多发一份薪酬,没有将车辆管理的实际问题进行落实,进而出现车辆出现长期不修护、保养、检查等现象;最后还有一个原因是来源于司机,由于企业的实体车不多,只有一个司机,忽视了对司机的安全教育管理,致使司机没有定期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同时在没有同行竞争的情况下,缺乏竞争力,没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五、改善汽车运输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的措施

加强预防,构建健全的制度

做好对汽车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这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构建管理制度时,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要想这些制度得以有效实施,就需要汽车运输企业的领导加强对安全教育落实的重视和决心,确定每一个驾驶员的工作职责,将车辆维护保养的责任落实到基层驾驶员身上,从车辆的使用到后续的管理都需要明确各方责任,让安全管理制度的效果充分的显现出来,与此同时,汽车运输企业还要加强汽车运输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学习,并定期的对使用车辆进行维护、检查。此外,在车辆管理方面,要统一进行安排,保障各项制度都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尤其是对车况的检查和驾驶员的行车规范性要进行中点的检查,并建立例检制度。运输路程不同的车辆和驾驶员要实行不同的制度,对于运输路程短,能够返回工作基地的车辆和驾驶员,在回到工作基地时对其进行落实;运输路程远的,要定期到运输地点进行检查,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检查,要对其工作方向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公路交通便捷,人们出行逐渐选择公路运输,但公路运输中的汽车运输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管理问题,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注重短期效益,致使车况欠佳,这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工作落实的不到位,挂靠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要加强预防,构建健全的制度,注重落实汽车运输安全责任制,加强驾驶员队伍的培训工作,实施“上岗证”制度,并清理挂靠,加强对汽车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视,为企业增强竞争力,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寇广大.汽车运输安全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J].科技风,2019(10):158.

[2]李汉梁.客运承包后的运输安全管理及强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29):148-149.

[3]梁存壮.汽车分队运输中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0):166.

[4]齐智卿.新时期部队后勤运输分队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框架构想[J].内燃机与配件,2018(04):187-188.

[5]吴俢江,孙谦,郭颖平,亓建国,王亮.汽车运输安全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01):158-160.

[6]刘峰,马松杰.危险品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及探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7(18):123.